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61.
芒长是普通小麦的重要农艺性状,受多个基因控制。本研究利用长芒的普通小麦郑麦9023与无芒的西藏半野生小麦Q1028构建一个重组自交系群体(186个株系);采用SSR和DAr T分子标记,构建覆盖小麦全基因组的遗传图谱(2597 cM)。基于重组自交系群体两年芒长表型数据,采用ICIM作图法对小麦芒长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2个与芒长相关的QTL,即Qwa.sau-4AS和Qwa.sau-5AL。它们分别位于4AS和5AL染色体上,可分别解释7.4%和27.3%的表型变异。这2个QTL效应可能分别来源于钩芒基因Hd与抑芒基因B1。利用连锁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表明Qwa.sau-4AS与Qwa.sau-5AL对芒长的抑制效果具有累加效应,且Qwa.sau-5AL效应强于Qwa.sau-4AS。本研究将为精细定位及克隆这2个QTL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2.
从现有小麦品种中筛选抗穗发芽变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对四个穗发芽抗性有差异的品种(品系)的成熟期穗发芽抗性和种子休眠性进行四年连续混合选择。其中宜宾白麦子的选择群体穗发芽率和A7429-7的选择群体的种子发芽率均较未选择群体低,并且达到显著水平。四个品种(系)的穗发芽率和种子发芽率的变异度均较原始群体增大,从变异的分布范围看,主要是由于发芽率的低值降低引起,其中宜宾白麦子的种子发芽率与穗发芽率和A7429-7的种子发芽率的变异增加达显著水平。而蓬安白麦子和永川白麦子无论种子休眠和穗发芽抗性的选择平均效应及其变异度均与原始群体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一些稳定群体(品种和品系)中穗发芽抗性可以通过选择而得到改良,但这种选择改良不是对所有群体均有效。  相似文献   
63.
小麦抗穗发芽研究方法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 10 6份小麦不同灌浆时期的穗发芽和种子发芽进行了测定 ,7份具不同穗发芽抗性基因型的完整穗、脱粒种子和切取的胚部发芽测试以及抗穗发芽小麦与易穗发芽小麦杂交的F2 单株测定与遗传分析。结果表明 :①由于不同基因型的灌浆速度、生理成熟和种子脱水速度不同 ,导致不同基因型的发芽高峰值出现在不同时期 ;②不同基因型的胚发芽率随灌浆期延长而增加 ,种子发芽和穗发芽率则呈现各自的高峰值 ,说明不同基因型的穗发芽抗性来源于胚以外的其他方面的抑制 ,因而在作遗传分析时 ,F1植株上的种子 (胚 )发芽应视为F1的表现 ,其他类推 ;③由于穗发芽受环境影响很大 ,通过简单的“抗×易”杂交和F2 的单株测试 ,有时不能准确地判定控制基因的数目 ,而单体和双端体分析能够较好反映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或染色体个数和表达的显隐性关系等 ;④由于很难一次性地确定F2 所有单株的真实差异 ,因而在进行分子标记时 ,经过多年测定的稳定株系为对象较为可靠 ;⑤对穗发芽测试所涉及的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64.
小麦新品种(系)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15个亲本配制50个杂交组合,对杂种F1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组合农艺性状普遍存在优势,对照优势、平均优势、母本优势和父本优势均值分别为6 84%、6 31%、8 95%和6 26%。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均表明,杂种F1相对亲本,提高了农艺性状间相互作用。通径分析揭示亲本中千粒重对穗粒重直接作用最大,而杂种F1中穗粒数对穗粒重直接作用最大。本文还重点考察了川农16优势情况,指出其千粒重较低和穗粒数较少的特点可以通过杂种优势来克服。  相似文献   
65.
中国半野生小麦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 2 8份中国特有半野生小麦的幼苗、剑叶及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分析表明 :酯酶在这些材料中存在组织特异性。幼苗电泳出 10条带 ,8种酶谱类型 ;剑叶 15条带 ,7种类型 ;幼穗 18条带 ,2 0种类型。幼穗的酯酶同工酶在材料个体间类型最为丰富 ,更能反映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云南小麦和西藏半野生小麦亲缘关系较近 ,它们与新疆小麦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66.
株高和穗长是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农艺性状。为进一步发掘控制株高和穗长的主效QTL,以硬粒小麦矮兰麦和野生二粒小麦LM001构建的F8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基于小麦55K SNP芯片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并结合5年8个生态环境的株高和穗长表型数据,进行QTL定位和遗传解析。结果表明,在RIL群体中,株高和穗长均呈现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共检测到24个QTL,其中7个与株高相关,分布在2A、2B、4B、5A、6A和7A染色体上,可解释7.46%~20.03%的表型变异;17个与穗长相关,分布在2A、2B、3A、4A、4B、5A和6B染色体上,可解释6.52%~17.10%的表型变异。控制株高的 QPh.sicau-AM-4B QPh.sicau-AM-7A以及控制穗长的 QSl.sicau-AM-2B.2 QSl.sicau-AM-4B.4能够同时在单环境和多环境分析中检测到,为稳定的主效QTL,分别解释了9.17%~20.03%、10.44%~ 14.48%、10.41%~16.29%和7.54%~11.70%的表型变异。此外,在RIL群体子代中存在超亲分离现象,进一步的QTL聚合效应分析表明,株高位点 QPh.sicau-AM-4B QPh.sicau-AM-7A的聚合或者穗长位点 QSl.sicau-AM-2B.2 QSl.sicau-AM-4B.4的聚合均能极显著地提高株高和穗长表型,表明鉴定到的控制株高和穗长的QTL位点具有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67.
为了了解节节麦及人工合成多倍体的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表达情况,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跣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了4份节节麦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合成多倍体高分子量走谷蛋白亚基(high—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4份节节走AS60-1、AS60-2、AS77和AS2383在Glu—D1位点上出现了4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分别为2 10、5 12、5 10和2.1 10;2份节节走人工加倍形成四倍体AS2390、AS2410的HMW—GS分别为2.1 10和5 10;3份节节麦-圆锥麦人工合成双二倍体RSP、SHW—L1及SHW—L2的HWM—GS分别为2^*、17 18、5 10;2^*、17 18、2 10和2 10。谷蛋白王基呈现了共显性遗传,表明节节麦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能在人工多倍体情况下得到正常表达。本文还对利用节节麦优良基因的方式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68.
SSR标记遗传距离与小麦杂种优势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异源2号、川麦28号和绵阳26号等3个优良品种(系)与繁6等37个四川小麦品种组配杂交组合,考察了F1代6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以及与SSR标记揭示的亲本间遗传距离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性状杂种优势平均值均较低,但变幅较大(-92 31%~145 1%)。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23个SSR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其中66条(81 2%)具有多态性。每个SSR引物能扩增1~8条,平均为3 2条。亲本间遗传距离(GD)变幅为0 135~0 486,平均GD值为0 297,表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除穗粒重外,各性状杂种优势与SSR标记揭示的亲本间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说明难以利用SSR标记遗传距离预测小麦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69.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产量评价和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AMMI模型对2001年和2002年国家小麦区域试验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川农16稳定性和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采用逐步回归法获得川农16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415 2685+16 0237x1+7 9396x4+8 0625x5-1 4065x6。结合偏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川农16是典型的穗数型品种。其有效穗对产量贡献最大,千粒重和穗粒数次之。有效穗与千粒重易协调,而与穗粒数协调较困难。  相似文献   
70.
小麦新品种川农16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20  
以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创制的新材料 87- 4 2 9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选育的川育 12为亲本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川农 16 ,在四川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国家区域试验中分别平均增产 14 2 %、14 0 %和 12 7%。结果分析表明 ,川农 16的丰产性、稳产性、穗容量和成穗率均属四川小麦育种的新突破 ,具有重大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