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43篇
  5篇
综合类   4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连云港云台山营造林规划为例,探讨了城市林业的营建理论.通过科学规划,采取荒山造林、林相改造、森林保护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多林种、多林相、多色彩相搭配,乔、灌、草多层次相结合,且季相、色相变化明显的森林植被群落.规划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抵御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的能力,最终实现连云港云台山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生态风景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生态风景林是我国城市森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新林种.该文在对生态风景林营建技术及其效益评价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概括的基础上,对当前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徐州市石灰岩山地侧柏人工林的生态和景观质量,该研究以云龙山侧柏人工林为对象,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仪对2个样地不同土层深度细根的形态参数、比根长、根长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细根直径随根序等级的升高而增加,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表现为下降趋势,而细根体积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细根长度、比根长、表面积和体积均表现为表层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的规律;(3)单位面积上细根的生物量随根序的升高而增加,而根长密度则明显下降;表土层中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都要高于底层,东坡高于西坡。  相似文献   
14.
根据徐州市云龙山侧柏林的现状及社会发展需要,制订了人工促进侧柏纯林演替的目标、原则,确定了间伐抚育和林窗开设的标准,提出了种源树种及其配置方式和栽植、管护技术方案.林分改造后各树种生长良好,植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景观质量明显改善,风景林的效能已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我国常见木本植物的含碳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勇燕  秦飞  言华  郭伟红  关庆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66-16169
根据国内研究成果,收集了100多个乔、灌木的含碳率数据。  相似文献   
16.
间伐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季节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京市溧水林场实施了4种间伐强度(CK:0%、LIT:30%、MIT:50%、HIT:70%)的25 a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间伐7 a后0—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含水率、土壤全C、全N、全P,C/N和N/P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间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性。春季,间伐对土壤温度、含水率和全C均无显著影响,MIT显著降低了土壤全N和全P的22%和26%,HIT显著降低了土壤全N的11%。夏季,间伐对土壤温度、全N、全P和N/P无显著影响,但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率,平均为22%,MIT和HIT均显著降低了土壤全C和C/N。秋季,间伐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各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其中,3种间伐强度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温度、含水率、N/P,但显著降低了全P。冬季,间伐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较小,除MIT显著降低了土壤温度而提高了土壤C/N及HIT显著提高了土壤全P外,间伐对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在评价间伐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时应考虑季节差异。间伐7 a后林内土壤全N和全P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尤其是土壤全P,建议在春季对LIT施适量的氮肥,对MIT施适量的氮肥和磷肥,在秋季对3种间伐处理施适量的磷肥,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林木生长。从土壤N和P年平均值来看,HIT最有利于保持林地的氮磷养分,LIT次之,MIT最差。  相似文献   
17.
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徐州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理化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健康影响,结果表明:石灰岩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健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针阔混交林中土壤物理性质较好,说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土壤有机质和各养分含量上层明显高于下层,且各养分含量均以针阔混交林最高,进一步说明混交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化学性质。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3种植被类型林分土壤健康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主成分得分,针叶林为-8.309,针阔混交林为6.876,阔叶林为1.433。各类型林分土壤健康状况排序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表明针阔混交林能够改善土壤健康状况。建议在徐州石灰岩山地上应以针阔混交林为主要恢复模式,从而提高该地区土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间伐强度对不同林分类型美景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5个典型林分为对象,分析了不同间伐强度间美景度的差异,建立了美景度与景观要素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间伐尤其是强度间伐能大幅提高各林分美景度;林分密度、胸径、郁闭度等是影响该地区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较好的通透性、较大的平均胸径及树高有利于提高林分美景度,而林分密度和郁闭度增大会给景观美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进行生态风景林构建时应注意协调抚育措施对各林分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静态熏气方法对垂直绿化植物爬山虎、云南黄馨和野蔷薇的2年生苗进行了不同浓度SO2熏气处理,探讨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保护酶(SOD、POD、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SO2熏气浓度提高,3种垂直绿化植物的MDA含量及POD活性增加,SOD和CAT活性降低,增加及降低的程度因植物种类和SO2浓度而异.云南黄馨对SO2的抗性较强,其次是爬山虎和野蔷薇.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晰凋落物中微生物数量对间伐强度的响应程度,以南京溧水林场间伐7 a后25年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对凋落物中真菌、细菌、放线菌3类微生物数量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强度间伐杉木人工林下凋落物中微生物的数量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微生物数量在春季期间对间伐响应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春季内弱度间伐下细菌数量显著减少了61.05%(P0.01);而春季内中度间伐下的真菌和细菌数量分别减少了25.32%(P0.01)和36.14%(P0.01),放线菌则增加了30.97%(P0.05);春季内强度间伐下真菌量和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了77.64%(P0.05)和59.35%(P0.01),细菌数量减少了42.11%(P0.01)。其中,凋落物层温度及林下植被层Margalef指数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会导致凋落物向土壤中输送的养分不同,对提高林分生产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