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8篇
  9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可折叠、便携式新型微型冷库研究,以新型聚乙烯基发泡材料为试材,以经典硬质聚苯乙烯泡沫保温材料为对照,明确便携式微型保鲜冷库的热功性能及其苹果、葡萄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便携式微型保鲜冷库的最佳制冷设备工作时间系数为0.24,对照0.32,库体导热系数为0.95,对照1.00。尺寸受热变形率-3.5%,压缩率7%,延伸率150%,压缩强度3.14 N/cm2,使富士苹果和巨峰葡萄的保鲜效果显著地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2.
冬枣贮藏效果预测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4个主要冬枣产地的冬枣为试材,对冬枣采收时带菌率和主要品质指标与贮藏结束时腐烂率及变红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确定能够预测冬枣贮藏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冬枣采收时的带菌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以预测冬枣贮藏过程中的腐烂程度与变红程度,可以作为预测大批量冬枣贮藏效果的预测因素,而其他指标难以较好地预测冬枣贮藏后病害程度与品质.  相似文献   
23.
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3,自引:7,他引:43  
农产品采后保鲜始终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采用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果蔬进行保鲜可以减少化学合成杀菌剂对人类健康的不良影响,并有效防止植物病原菌的抗药性。能够应用到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主要是天然香辛料和部分中草药, 其提取物对果蔬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天然防腐保鲜剂的活性成分大多是挥发性精油,主要通过作用于微生物的细胞膜或者能量代谢途径达到抗菌效果。天然植物提取物在果蔬保鲜中的主要应用方式有浸蘸、熏蒸、喷洒或与保鲜纸及涂膜剂等载体相结合,但目前尚缺乏成熟的产业化应用技术。发展植物源果蔬保鲜剂的未来研究应集中于确定植物提取物的活性成分与构效关系,以及产业化应用的系统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4.
依据库体和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体制、农村经济和市场机制,明确微型冷库的优化设计参数、远程诊断与控制系统和使用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25.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在(10±0.5)℃条件下,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 (30、60、90 μL/L)气体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熏蒸处理显著抑制了PPO活性的升高(8.90%~33.13%),减轻贮藏期的褐变程度.提高了贮藏后期POD活性(12.28%~76.27%),延缓了双孢蘑菇的衰老,有效延长了货架期(2 d).其中,NO浓度为60 μL/L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6.
一、收割机作业前的保养 收割机发动之前,首先应按照说明书要求加满油、水,检查电瓶是否充足电,查看线路是否良好,再检查皮带及其链条的松紧程度,必要时按说明书要求进行调整;打开脱粒部份后盖,检查脱粒齿杆有没有磨损过度,搅龙是否有异物堵塞,筛网是否破损,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清理、维修;底盘检查时,首先用千斤顶支起车身,查看履带的松紧程度,用手摆动驱动轮等轮子,看间隙是否过大.必要时按说明书进行调整、维修,各个润滑部分要按说明书规定进行润滑;应按说明书规定要求调整收割机各部位间隙,如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间隙、脱粒间隙、输送槽间隙、行车制动间隙、离合器与轴承间隙、搅龙叶片与割台底板间隙,并按要求调整链条、皮带的张紧度;检查燃油、机油、液压油、制动液、冷却液的量是否足够和发动机油底壳、高压油泵及液压用油的质和量;检查油压表、水温表、电气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按说明书要求全面润滑收割机的各运转部位;做好以上工作后,可以进行原地发动,无负荷运转2-5min,收割机在运行过程中无异常,即可进行田间作业,如有异常,应立即关闭发动机,进行仔细检查,发现故障,及时修理,一直到可以正常运转使用为止.  相似文献   
2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GA3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铃薯中赤霉素(GA3)含量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水=3∶7(V∶V)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35 nm。GA3的平均回收率为99.13%,方法检出限为0.09 mg/kg,定量限为0.12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马铃薯中的GA3含量。  相似文献   
28.
葡萄采后致腐病原菌鉴定及侵染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红地球,巨峰,玫瑰香,马奶葡萄为试材,对鲜食葡萄采后腐烂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致病力测定和鉴定及其侵染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引起葡萄采后腐烂的病原茵主要有灰霉,黑曲霉,青霉,根霉,链格胞和拟茎点霉属6个属.其中黑曲霉和根霉为高温致腐菌,灰霉菌和链格胞为低温致腐菌,根霉和黑曲霉只有在有伤时才可以侵入,在不同品种上或同一品种上的不同部位主要致腐菌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9.
采取一次性充气包装处理方式,研究不同类型包装袋、不同气体环境对大米生理和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以及大米气调贮藏保鲜阈值.结果表明,复合膜袋充高浓度CO2气体效果最佳,含水量在15.86%以上的大米CO2浓度应高于80%.大米不像果蔬会发生高CO2伤害现象,而PE薄膜不适合大米真空或充气等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0.
以白玉菇为试材,贮藏于4℃条件下,分别采用0(对照组CK)、0.5、1.0、2.0 kJ/m~2剂量的UVC进行照射,定期测定白玉菇颜色、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总酚含量及DPPH自由基(DPPH·)清除率等指标,探讨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对白玉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为UV-C技术应用于白玉菇保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0.5、1.0 kJ/m~2的UV-C处理可有效保持白玉菇白度、促进总酚的合成和积累,提高抗氧化物活性并抑制PPO活性的升高。其中1.0 kJ/m~2处理组白玉菇的DPPH·清除率和总酚含量显著高于0.5 kJ/m~2UV-C处理组和CK组(P0.05),而经2.0 kJ/m~2 UV-C照射后白玉菇的L*值、DPPH·清除率和总酚含量均出现明显下降。贮藏21 d后,1.0 kJ/m~2UV-C处理组白玉菇感官品质显著高于CK组(P0.05),贮藏期延长7 d以上。适宜剂量UV-C处理可提高采后白玉菇保鲜效果,但照射剂量过大会对白玉菇造成损伤,1.0 kJ/m~2UV-C处理的综合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