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38篇
  9篇
综合类   21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红地球葡萄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红地球葡萄采后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病原菌种类与侵染规律、干梗、漂白以及脱粒等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同时对红地球葡萄从采收到贮藏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72.
果蔬气调贮藏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果蔬气调贮藏的发展历史,对果蔬采后生理的影响与主要方式的研究概况及进展进行了报道。对机械气调库的主要设备、MA包装的建立方法与研究应用重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果蔬气调贮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湿冷系统在芒果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冷库可以为芒果提供低温高湿的贮藏条件,结合臭氧杀菌处理能明显减少芒果的失重率,延长贮藏期;12℃是芒果在湿冷库中贮藏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74.
箱式气调保鲜技术在果蔬贮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因素,综述了该技术对果蔬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并对箱式气调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5.
高湿度冰箱对青菜和西芹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冰箱的温湿度变化及其中贮藏的青菜和西芹为研究对象,分析测试高湿度冰箱和普通冷藏室内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和青菜及西芹的品质变化情况,为高湿度冰箱的湿度控制及对蔬菜的保鲜效果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高湿度冰箱和普通冰箱的温度控制性能良好,均在4~6℃之间变化。高湿度冰箱的湿度控制性能良好,冷藏室内湿度在85%~96%之间波动,比普通冰箱冷藏室内湿度大大提高且波动范围小。高湿度冰箱对减少青菜和西芹的失水,保持蔬菜维生素C含量,保持硬度作用明显,其中以降低青菜和西芹失水率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贮藏15 d后,普通冰箱中青菜和西芹的失水率分别是高湿度冰箱的1.66倍和1.70倍。  相似文献   
76.
新鲜果蔬流通过程中致病微生物种类及其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新鲜果蔬主要致病微生物种类、侵染途径及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技术进行概述,并提出从采前栽培环境与管理开始到消费整个流通过程中控制的系统工程理论,着重阐述了新鲜果蔬加工产品的安全与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77.
芥末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芥末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灰霉菌、链格孢、青霉菌和炭疽病菌的抑制效应,以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芥末精油对供试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当芥末精油空间浓度达到2μL/L时,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100%。相同浓度的芥末精油对不同的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不同。  相似文献   
78.
火龙果生物学及贮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龙果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同时也是用于提取天然染料的优良材料,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现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火龙果栽培的主要品种、营养成分、采收,包装分级、采后生理、病原菌、加工与保鲜等方面的研究与进展。  相似文献   
79.
伍新龄  王凤玲  关文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7):9522-9524,9656
[目的]探讨不同加热温度对4种植物油中肪酸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不同加热温度(25、160、200、240、300℃),加热时间为10 min,用三氟化硼-甲醇快速甲酯化方法对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4种植物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并采用气相色谱法对脂肪酸甲酯化溶液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升高,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总量呈递减趋势.其中,饱和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的含量变化不明显,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呈递减趋势.加热到300 ℃后,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和橄榄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38.04%、27.07%、23.87%、67.49%减少到33.76%、24.26%、19.16%、55.50%,变化率分别为11.26%、10.40%、19.70%、17.78%.从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率来看,大豆油比较不稳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由41.65%、60.67%、63.28%、9.27%减少到23.92%、37.17%、37.13%、0(未检出),变化率分别为42.57%、38.73%、41.33%、100%.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率来看,4种食用植物油的变化率均较大,其中橄榄油最不稳定.主要脂肪酸的含量分别降低22.14%、24.72%、30.63%、18.67%.[结论]研究可为指导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以及烹饪过程,避免或减少不良脂肪酸的生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
用7L发酵罐对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工程菌株NB01进行了重组几丁质酶的诱导表达,通过提高通气量和调整搅拌转速,使溶氧维持在30%以上,NB01可在发酵84 h内达到产酶高峰,酶活最高可达48.0795 U/mL.利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发酵液浓缩、提纯,再经过Sephadex G-100柱层析后得到单一组分的重组几丁质酶,酶纯度提高了7.9961倍.重组几丁质酶在60℃以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pH 2~6范围内有较强的耐受力,在4℃条件下贮藏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