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9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60篇
  26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61.
以重庆市江津区现状为例,分析该区在城乡统筹大背景下关于引导农村居民梯度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总结其他地区农村居民梯度转移有效开展的经验,提出完善农村居民梯度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2.
夫妻关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属法定共同财产,夫妻作为共有人对其共同共有财产享有共同处分权。对夫妻共同财产的保护,既要从道德层面来约束自身,体恤他人,又要从制度、法律层面加以完善、强化。  相似文献   
63.
为测定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分别测定了该物质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及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所测6种病原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在129.18~1113.85 mg·L-1之间,其中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129.18 mg·L-1;抑制孢子萌发的EC50在160.51~356.03 mg·L-1之间,其中对小麦叶枯的抑制率最高,EC50为160.51 mg·L-1。与4种常用药剂对小麦赤霉及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比较,BHT的抑制中浓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64.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目的]筛选营建油茶早实丰产林的最佳品种与最适栽培密度。[方法]调查设2个示范基地,一是调查栽培品种与生长量、产量的关系,二是调查栽培密度与生长量、产量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品种中,岑软2号的树高、地径、冠幅积显著高于长林4号、长林27号,且岑软2号的产果量显著高于长林4号、长林27号;从花芽分化分析,长林4号的花芽分化量显著高于长林27号,而岑软2号与长林27号、长林4号均无显著差异;从不同的栽培密度分析,栽培密度为1.5 m×2 m的树高和冠幅积显著高于1.0 m×1.5 m、2.0 m×2.5 m栽培密度的树高和冠幅;而栽培密度为1.5 m×1.0 m的地径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栽培密度的地径;从产果量分析,栽培密度为1.5 m×2.0 m的产果量显著高于其他的栽培密度。[结论]岑软2号品种,早期植株生长量大,产果量高,营建早实丰产林的栽培密度采用2.0 m×3.0 m;岑软3号品种,早期产果量高,营建早实丰产林的栽培密度采用1.0 m×1.5 m或1.5 m×2.0 m,第4~6年投产后进行移栽。  相似文献   
66.
为了解鸡马立克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在鲁北地区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对来自21个鸡群的送检病例进行了病原核酸的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率为28.5%,ALV-J阳性率为23.8%,REV阳性率为14.3%,肿瘤病毒的二重感染率为28.6%.结果表明,3种肿瘤病毒在鲁北地区蛋鸡和地方品种鸡群中的感染严重,病毒的混合感染较多.因此,做好MD的疫苗防护,对ALV-J及REV的感染状况要进行定期检测,控制好养殖环境,尽量避免3种肿瘤病毒的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67.
区域粮食安全度量研究 ——以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对区域粮食安全进行度量研究,进而建立起合理的区域粮食安全度量模型尤为重要。文章基于粮食产量波动系数、最小人均耕地面积、耕地压力指数建立了综合区域粮食安全度量模型,并以重庆市万盛区石林镇为例,进行动态研究及预测,结果表明:石林镇粮食安全系数呈下降趋势,在未来5年内还有恶化的趋势。针对动态分析及预测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68.
食用黑色食品符合营养学家倡导的“黑色、粗食、天然”三重膳食保健理念。小本投资者可开一家“黑色食品饮食店”来填补这个市场“空白”。店内销售的主要是黑色食品。在小店起名和店内装修上可围绕黑色风格设计。  相似文献   
69.
【目的】比较普通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种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基因(MAPK)序列的差异,研究MAPK基因序列在普通荞麦栽培进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普通荞麦的9个栽培品种和3个落花落果野生种质为材料,PCR特异性扩增获得MAPK基因的保守片段,对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差异分析和蛋白结构预测。【结果】荞麦MAPK基因cDNA全长为2 835 bp,开放阅读框1 827 bp,编码609个氨基酸,含有TDY的三肽模块,为植物D组MAPK蛋白。PCR扩增获得12个供试材料的MAPK序列,其单型不变位点为723个,多态位点为70个。9个栽培品种间开放阅读框(ORF)区域无序列差异,3个野生种质间ORF区域也无序列差异。栽培品种与野生品种的ORF区域序列含有8个差异位点,编码3个差异氨基酸。其中,ORF区域第13位点组氨酸(H)→酪氨酸(Y)发生置换,导致1个α-螺旋构象发生变化。【结论】普通荞麦MAPK基因序列高度保守,栽培驯化对ORF区域第13位点差异氨基酸的选择具有高度一致性。  相似文献   
70.
为明确薇甘菊萎蔫病毒(Mikania micrantha wilt virus,MMWV)对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探讨了MMWV侵染对薇甘菊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及叶绿素总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MWV感染薇甘菊16d内叶片的SOD活性均比对照组高,其中第16天达最大值,但接种后第24和32天SOD活性分别比对照低了13.28%和25.37%;POD活性在接种后16-32d均显著高于对照.PPO和PAL变化趋势相似,在接种后第8天这两个酶的活性分别比对照高了77.75%和23.58%,而在第32天分别比对照减少了14.27%和20.53%.随着侵染时间的增加,感病薇甘菊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值逐步降低;同时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分别比健康对照减少了32.34%和12.52%,而对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无显著影响.表明MMWV侵染可减低薇甘菊叶片光合作用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