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蛋白质凝胶电泳技术与小麦亲本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四种蛋白质凝胶电泳方法与技术,指出了各自的应用特点。认为,A-PAGE和IEF/SDS-PAGE电泳比较适宜小麦亲本分类。其中,前者因其对设备要求不太严格,且经济实用,因而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AFL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同样也可用于小麦亲本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22.
安麦7号系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运用作物灰色育种学原理与方法,于1989年在对亲本进行灰色分类的基础上,选用豫麦13作母本、周8826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04年8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豫审麦2004017.  相似文献   
23.
1发展现状黄淮海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强筋小麦,河南北部地区的区域优势更大。根据农业部颁布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该区是发展强筋小麦的重点地区。由于我国缺乏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因此种植优质强筋小麦可以获得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双赢,优质麦收购价格要高于普通小麦10%~15%,而企业用于生产专用粉和高档精制粉也可从中获得10%~30%的效益。但是随着优质麦的大面积种植和去年普通小麦价格的回升,农民种植优质麦的比较效益已有所降低。同时,入世后国外进口优质麦的税率下降,国内优质麦面临着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与…  相似文献   
24.
小麦锈病是河南省小麦的主要病害,其中条锈病居三种锈病之首。条锈病的发生主要是在海拔1600—2400m,温度9—13℃,生产水平较高的麦田中。  相似文献   
25.
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中的最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广义的分子标记(m o lecu larm arker)是指可遗传的并可检测的DNA序列或蛋白质。蛋白质标记包括种子贮藏蛋白和同工酶(指由一个以上基因位点编码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及等位酶(指由同一基因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酶的不同分子形式)。狭义的分子标记概念只是指DNA标记,而这个界定现在被广泛采纳。笔者就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发展至今的延伸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并就该技术在作物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分子标记技术在不同的作物中有不同的应用,使用者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设计不同的分子标记,以达到辅助育种的目的。许多时候可与原先发展起来的生化标记、细胞学等标记进行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并提出了今后的应用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6.
小麦品质不仅依品种和自然生态条件而异,而且与栽培措施有密切关系。小麦品质既受品种本身遗传因素的制约,又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基因、生态环境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品种,不同的栽培技术一定会使品质相差悬殊,因此栽培技术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特从土壤肥力条件、人为肥水运筹、播期播量等栽培措施对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等主要方面的影响进行重点综述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小麦品种的不同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27.
本文旨在研究麦棉周年秸秆还田和施钾对棉花产量、生物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对比分析秸秆还田钾肥替代的可行性。试验通过在棉花季设置小麦秸秆全量还田9000 kg/hm2、半量还田4500 kg/hm2、施钾量K150和K300;小麦季只在两个相应的秸秆还田处理上进行棉花秸秆还田7500 kg/hm2,不施钾肥;以两季均无秸秆和不施钾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两年试验中,麦棉秸秆全量还田处理较对照显著提高了棉花铃数、单铃重和皮棉产量,显著提高了棉花生物量和氮磷钾累积量,且全量还田处理的增产效果及促进养分吸收效应显著大于半量还田,与K150处理效果相当,但显著低于K300处理。秸秆还田对钾吸收的促进效应大于氮磷。麦棉周年秸秆还田延缓了棉花生育后期因缺钾引起的早衰,可以部分替代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6种水肥供应模式对小麦产量及生育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安阳市生态条件为代表的豫北地区,如果从高产、高效的角度考虑,6种模式中,施纯N 225 kg/hm2,越冬始期和拔节期分别浇水450 m3/hm2,产量三因素协调,是取得小麦高产高效的最佳模式;施纯N 180 kg/hm2,越冬始期和拔节期分别浇水750 m3/hm2,也是较好的高产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29.
30.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特点,充分挖掘其增产潜力,以周麦18为对照,分析了漯麦906和昌麦18的群体性状以及产量构成等特点。结果表明:与周麦18相比,漯麦906和昌麦18的总茎数在越冬期和起身期无显著差异,拔节期明显较低;抽穗前叶面积指数增速较慢,抽穗后降幅较小,生育期内叶面积指数变化较为平稳,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和转移;穗粒数多,千粒重大,弥补了总穗数显著较低的不足;产量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分别达到了4.26%和4.18%。漯麦906和昌麦18高产的主要特点是主茎穗比例高,花后叶面积指数降幅小,穗粒数多,千粒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