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正设施葡萄促早栽培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品种选择,品种选择的正确与否在设施葡萄促早栽培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鲜食葡萄品种日新月异,新品种不断地引进和培育,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周期缩短。品种虽多,但不是任何品种都适合设施促早栽培;露地栽培表现良好的品种,不一定就适合高温、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明新梢管理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新梢间距(10cm、15cm和20cm)和主副梢管理措施(主梢一次成梢副梢全去除、主梢一次成梢副梢留一叶、主梢一次成梢副梢留两叶、主梢二次成梢副梢全去除、主梢二次成梢副梢留一叶和主梢二次成梢副梢留两叶)对设施‘87-1’葡萄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2017~2018连续两年的测定结果表明:新梢间距与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新梢间距20c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但与单粒重、可滴定酸和香气含量不存在相关性;主副梢管理与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和香气含量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建议设施‘87-1’葡萄新梢间距设置20cm,主梢一次成梢副梢留1叶绝后摘心。  相似文献   
13.
以‘贝达’砧‘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了行内生草对‘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3年测定结果表明:行内生草略微增加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对葡萄单粒重和可滴定酸的影响不大;葡萄果皮花青苷含量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性,但不同年份间没有明显的一致性,说明行内生草可能不是引起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因素。行内生草并不显著地影响葡萄香气物质总量,但影响了香气物质比例,行内种紫花苜蓿提高了酯类物质比例,降低了醛类物质比例,而行内种黑麦草和自然生草降低了酯类物质比例,提高了醛类物质比例。  相似文献   
14.
<正>无土栽培(soilless culture)是指不用土壤而用基质(珍珠岩、蛭石、草炭等)固定植株,以营养液灌溉提供作物养分需求的栽培方法。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而且可实现非耕地(如戈壁、沙漠、盐碱地等)的高效利用和满足阳台、楼顶  相似文献   
15.
中熟鲜食葡萄新品种‘华葡黑峰’是欧美杂种,以‘高妻’为亲本,采用实生选种育成。果穗中大,平均单穗质量553.3 g。果粒椭圆形,紫黑色,单粒质量10.8 g;果肉软,多汁,草莓香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6%,可滴定酸含量0.46%。早果性强,丰产,产量因地区不同控制在11250~30000 kg·hm-2。在辽宁兴城8月下旬成熟。抗病性与‘巨峰’相近,抗旱和抗寒性较强,抗盐碱能力中等。  相似文献   
16.
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的遗传变异及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与苹果品种杂种F1群体童期、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特点,并进行功能型苹果优株评价,旨在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体系的创建及新疆野苹果资源的利用保存提供基本资料。【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与‘寒富’等苹果品种6个杂交组合的杂种一代868株实生苗及从中选育出的4个优株为试材,以国外引进的红肉苹果‘德红脆’及苹果栽培品种‘金冠’为对照,检测童期、果实单果重、硬脆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果皮与果肉总酚、抗氧化能力以及类黄酮含量与组分,讨论功能型苹果育种技术。【结果】新疆红肉苹果为亲本的5个杂交组合在定植第3年的开花株率均在15%以上,童期仅2.33-4.33年,而对照‘金帅’ב寒富’苹果杂交组合在定植第4年的开花株率仅为8.0%,童期3.33-5.33年;果肉花青苷含量等各性状均出现广泛分离,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进一步选择的潜力很大;果皮与果肉总酚及花色苷含量的广义遗传力均在85%以上,遗传能力较强;新疆红肉苹果的5个杂交组合均出现了红-绵肉及红-脆肉等株系的分离现象,其中红肉和脆肉株系分离比率分别为26.2%-37.5%和23.9%-27.5%;红肉面积较大的红脆1号和10号总酚与花青苷含量、抗氧化能力及类黄酮含量和种类数极显著地高于果肉略带红色的红脆8号和白脆1号及其对照‘德红脆’和‘金冠’。【结论】新疆红肉苹果与苹果品种杂种F1结果年龄早,果皮与果肉总酚含量等功能成分遗传能力强,从杂种F1代群体中能够选育出抗氧化能力强、类黄酮含量含量高的功能型红肉脆肉优良株系。  相似文献   
17.
森果红露是从青岛胶州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种质资源迁地保存圃内的自然授粉实生后代中选育而来。2011年10月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该品种果实卵圆形,果尖明显,梗洼较浅,平均单果重18.89g,最大可达22.88g,纵径2.97~3.51cm,横径2.98~3.60cm,果形指数1.19;果面有果粉,  相似文献   
18.
‘巨峰’葡萄不同生育期植株矿质元素需求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矿质元素的均衡供应是实现葡萄优质高效栽培的前提,研究‘巨峰’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为葡萄的合理施肥与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2018年连续7年在‘巨峰’葡萄的关键生育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树体的各矿质元素含量,计算不同生育阶段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与比例,研究葡萄的矿质营养需求规律。【结果】‘巨峰’葡萄在整个生长季不同生育阶段各矿质元素的需求规律有所差异。萌芽期至始花期对氮、钾、铁、锰、锌、钼的需求量均超过了全年总需求量的15%,磷、钙、镁、铜、硼的需求比率也均超过了10%。始花期至末花期,氮、铁、钼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5%,磷、钾、钙、镁、锌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0%。末花期至转色期,各矿质元素的需求比率分别为氮41.7%、磷47.44%、钾44.83%、钙45.88%、镁44.92%、铁39.75%、锰27.40%、锌30.28%、铜60.20%、硼38.72%、钼41.59%。转色期至采收期对钾、锰和硼的需求量较大,分别占比21.76%、22.19%和20.17%,其次磷、镁、钙、锌的需求比率分别为17.12%、16.76%、16.34%、14.72%,氮、铁、铜和钼的需求比率均低于10%。采收期至落叶期,锰和锌的需求比率分别为28.71%和23.57%,铁和硼的需求比率均超过15%,氮、钙、镁和钼的占比也均超过了10%,磷、钾和铜占比分别为9.72%、4.78%和8.69%。【结论】‘巨峰’葡萄施肥需要重视各生育阶段各种矿质养分的供给。生产1 000 kg果实各矿质元素的需求量为氮5.67 kg、磷2.37 kg、钾5.66 kg、钙5.70 kg、镁1.02 kg、铁153.45 g、锰53.14 g、锌36.25 g、铜7.28 g、硼41.84 g、钼0.47 g。‘巨峰’葡萄各矿质元素占干物质重的平均含量分别为氮0.92%、磷0.36%、钾0.66%、钙0.84%、镁0.15%、铁269.27 mg·kg -1、锰57.24 mg·kg -1、锌49.64 mg·kg -1、铜12.66 mg·kg -1、硼66.35 mg·kg -1、钼1.09 mg·kg -1。  相似文献   
19.
抗寒是桃育种工作重要的目标性状,受多个基因的调控,转录组测序是对特定生理条件下的转录本进行测序分析,用以深入探究桃叶片低温响应的分子机制。以熊岳巨桃的叶片为试验材料对4℃低温(LT)处理下和正常叶片(RT)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利用DESeq2进行差异表达分析,获得72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和3个下调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并进行蛋白的互作预测。结果显示,低温处理的叶片呈现卷曲、变黄和失水的生理状态,差异代谢基因主要富集在植物病原体互作、MAPK信号通路和次生物质代谢积累等途径。MYC2、SPCH和Pti4~6转录因子可能在响应冷胁迫中调节低温带来的伤害中起到重要作用,MYC2和CBF蛋白预测相互作用,且分别与多个蛋白互作。本研究表明,有多个代谢途径共同响应桃叶片的低温胁迫,还预测到了可能在冷反应调节途径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相关转录因子,为探究桃响应冷胁迫的分子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制定基于品质指数的最佳理论施肥方案及营养诊断标准,研究了不同施肥配比和植株矿质元素变化动态与品质形成的关系。以设施‘87-1’葡萄为试材,连续多年进行5416配方施肥试验,测定植株矿质元素含量及果实品质,并对其进行Topsis综合评价,计算品质指数。研究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数的相关性,确定营养诊断因子。应用非完全正交方差分析法和组分营养诊断法分别制定最佳综合品质的施肥方案及营养诊断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单粒重在各处理条件下的分布范围是4.3~5.0 g。T10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5%。T3处理的果实硬度最高,为471.9 g。T3处理的品质指数最高,为0.6071;除T6、T8、T14、T16处理外,其他处理品质指数均高于T1处理,增幅为1.8%~33.4%。成熟期果实N、成熟期叶柄P、成熟期叶柄K、成熟期叶片Ca、转色期叶柄Mg被选作为营养诊断因子。高优园矿质元素含量适宜范围为N 1.0~2.4 mg/g、P 1.0~3.0 mg/g、K 4.0~10.4 mg/g、Ca 2.9~9.6 mg/g、Mg 0.6~9.7 mg/g,低优园的需肥顺序为K>Ca>N>Mg>P,其中K和Ca元素含量表现偏低,其他元素含量充足。当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硬度和品质指数达到最佳时,每公顷的建议施肥总量分别为736.5、1332.0、788.3和1430.3 kg。在本试验条件下,品质指数达到最佳时的元素N∶P∶K∶Ca∶Mg理论配比为3∶3∶4∶3∶2,其N、P2O5、K2O、CaO、MgO施肥量分别为375.0、141.0、506.3、337.5、70.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