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作为一种重要的粮草兼用作物。谷子广泛地种植于黄河流域且现在仍然存在于中国北方地区。随着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种植面积也来越少。但是,由于谷子的基因组比较小及自花授粉。它非常适合作为全基因组研究及用作生物燃料和碳4作物光合的研究模式作物。在2012年,谷子全基因组序列被成功测序。因此,谷子可以用来研究植物形态、生理生化及比较功能基因组学。为了更系统地了解谷子研究进展,我们从种质资源、传统育种、生理生化、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及基因组测序比较基因组等方面进行综述。这将为未来研究谷子打开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22.
"张杂谷9号"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2008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鉴定。2011年张杂谷9号杂交谷子新品种被列为河北省新品种后补助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示范推广发现该品种综合表现优良,在掌握栽培特性和水肥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最高亩产量可达到500kg,较受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23.
谷子在建设旱作生态可持续农业中有重要作用。张杂谷18号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质优良,便于机械化作业。介绍了张杂谷18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4.
以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和常规谷子大同29号为材料,设置不同水分胁迫的种植方式,通过分析叶片水分特征、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以揭示谷子的抗旱稳产特性。结果表明,在谷子始灌浆期不同种植方式下0~40 cm深土壤水分缺失严重,土壤含水量最高只有10.28%,但谷子旗叶保持较高的相对含水量,普遍超过80%;尽管中午水势明显降低,但早晨水势迅速上升,最高可达-7.4 bar;产量与水势有着较高的相关性,特别是中午水势,相关系数可达0.643。研究结果可为谷子抗旱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5.
总结了海南谷子冬季南繁加代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简要阐述了试验地的选择、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以及病虫鸟鼠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措施和注意事项,以供谷子南繁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6.
为了分析加工精度对小米营养成分的影响,以扎鲁特旗种植的小米张杂谷6号为材料,比较分析粗加工和精加工处理小米的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加工精度对小米氨基酸、脂肪酸、矿物元素及维生素等均具有影响.与粗加工相比,精加工处理的小米多种营养成分含量下降.其中,主要营养成分中的脂肪酸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9.63%和7.4...  相似文献   
27.
<正>干旱对张杂谷的光合作用、呼吸机制、氮素代谢及生长发育和产量都有明显影响。干旱发生后,植株根系的生长受到抑制,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能力下降。干旱影响叶片的扩展,使叶片失水、气孔关闭。光合作用降低,植株制造和积累养分减少,缺水还促使老叶片的衰老和枯黄,使植株生长缓慢、植株矮小,灌浆的速度减慢,粒重降低,最终导致减产。1节水栽培适宜的播种期对于张杂谷的产量是必需考虑的因素。在适宜土壤湿度和温度下播种,张杂谷的发芽、出  相似文献   
28.
3个旱稻品种杂交配合力及其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个传统农家旱稻品种和2个改良旱稻品种与国内外7个水稻品种进行不完全双列组配,获得21个杂交组合,对旱稻品种9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农家旱稻品种的各性状有很高的一般配合力,改良旱稻品种一般配合力较低;改良旱稻品种虽然部分结合了传统农家旱稻的抗旱性和水稻的丰产性,但是传统旱稻中仍然有许多优良的基因有待挖掘利用.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4个组合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正向效应显著,主要源于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的显著正向效应.各性状遗传力分析表明,主茎穗长、株高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适于早代选择;单株总谷粒数、单株总实粒数、单株产量、单株结实率和单株有效穗数的特殊配合力方差所占群体总方差比例均大于70%,所以应该在较晚的世代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29.
水资源是限制我国雨养旱作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2013在张家口雨养旱作区,研究了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3号在不同种植密度(7.5万株/hm2和15.0万株/hm2)下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自然降雨较为充足条件下,张杂谷3号的主要供水来自于0~100 cm土壤,稀植栽培条件下,其平均产量为6 787.78 kg/hm2,较对照常规品种冀张谷5号(平均产量5 518.43 kg/hm2)增产23.00%以上,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中,在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以达到24.10 kg/(hm2·mm),是对照的1.26倍。在张家口雨养旱作区,适宜稀植张杂谷3号杂交谷子。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