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机生产边界法是一种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线性规划方法。在得到待定系数的估计值后,可求得理论产出,进而可以求得各投入单元的技术效率。以年渔获产量为产出,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和渔船数为投入,应用该方法计算浙江省1996—2004年的海洋捕捞能力。结果表明2000年浙江省捕捞技术效率最高,达到99.9%。在与DEA法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两者计算结果相近,都能较准确的反映捕捞能力水平;在使用SPF法分析捕捞能力时,要注意技术无效率投入的剔除。此外,在用SPF法计算捕捞能力时,应将除去劳动力外的投入因子全部货币化,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通过感官检定和理化检验,分析了不同贮藏温度(0℃、6-8℃和30℃)条件下巴特柔鱼的鲜度变化,结果表明:柔鱼内脏、墨汁最早影响柔鱼的TVBN值,柔鱼的背皮也是影响柔鱼TVBN的因素之一;在30℃的贮藏条件下,柔鱼鲜度的变化十分迅速,去内脏的柔鱼胴体6h后其TVBN〉30mg/100g,9h后腐败;而柔鱼肌肉12h后其TVBN〉30mg/100g;在6-8℃和O℃的贮藏温度条件下,柔鱼肌肉的TVBN≤30mg/100g的放置时间分别为6d和14d。  相似文献   
23.
采用网箱网片模型试验,对水平缩结长度1.7 m×垂直缩结高度为1.7 m的2种不同网片(六角形经编网片RHN,有结菱形绞捻网片KTNDM),通过改变网片的水平缩结系数(Et分别为0.65、0.707、0.60),在不同流速下,对网片的阻力性能和运动变化等水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网片固定时,菱形目有结绞捻网片的阻力在水平缩结范围(0.60-0.707)内,随着缩结增大而逐渐减小。相同缩结时,六角形目网片阻力在两者中均较大,有结绞捻网片阻力均较小,六角形目网片阻力与缩结关系不明显。2种网片之间的阻力差值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2)缩结系数对于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影响随网片的结构差异而不同。相同缩结系数时,六角形目网片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均较大。相同网片时,不同缩结系数差异对阻力和运动变化的影响较小。(3)网片的阻力受迎流面积的影响,而网片的水平垂直位移除受阻力影响外还受到流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远洋渔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产业和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渔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简述了全球渔业资源及渔场分布和国际远洋渔业管理措施及国外远洋渔业产业发展主要特点,从产业规模、结构、扶持政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远洋渔业产业发展现状,从渔业资源、渔船装备、关键技术、综合基地及管理与市场5个方面梳理了远洋渔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认为我国远洋渔业面临的突出约束为捕捞能力布局与渔场资源之间不协调、国际消费市场依存度与经济效益之间不协调、产业组织化程度与远洋渔业强国目标之间不协调。最后,从完善远洋渔业产业体系角度出发,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实现远洋渔业强国梦。  相似文献   
25.
通过模型分析环境变量对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的影响,评估适宜垂直活动空间对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作用。首先采用回归分析检验环境变量对延绳钓渔获率(由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fishing effort,CPUE)表示)的影响显著性,结合时空变量,采用GAM(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模型分析各变量对大眼金枪鱼CPUE非线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环境因子和时空变量对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空间分布影响明显。大西洋大眼金枪鱼延绳钓的高渔获率月份出现在夏季和冬季,空间上在赤道以北和30?~50?W。12℃等温线深度对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影响表现为抛物线形状,高渔获率出现在深度较浅的250 m水层,随着12℃等温线深度的增加,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降低。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深度差对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的影响都是穹顶状。随着温跃层下界深度值和深度差由小变大至200 m,延绳钓渔获率递增;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深度差超过200 m后,延绳钓渔获率变小。温跃层下界深度和深度差对大眼金枪鱼延绳钓渔获率影响显著的水层分别是200 m和50 m。研究结果显示,12℃等温线深度和温跃层对热带大西洋延绳钓大眼金枪鱼渔获率影响是交叉的,在大眼金枪鱼适宜垂直活动水层受限到和延绳钓作业深度相同时,延绳钓渔获率最高;在适宜垂直活动空间过深或者过浅时,延绳钓渔获率都变小,但可以通过改变作业方式提高渔获率。采用延绳钓CPUE进行渔场和资源评估要考虑金枪鱼适宜垂直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26.
3种网箱用网片的阻力性能与运动变化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模型试验,3种不同网片分别为六角形目经编网片RHN、菱形目无结经编网片KRNDM、菱形目有结绞捻网片KTNDM,规格均为1.7mm(水平缩结长度)×1.7 mm(垂直缩结高度).在不同流速下,通过改变网片的水平缩结系数(Et分别为0.65、0.707、0.60),对网片的阻力性能和运动变化(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网片固定时,菱形目网片的阻力在水平缩结范围(Et=0.60~0.707)内,随着缩结增大而逐渐减小.六角形目网片阻力在3者中最大,有结绞捻网片阻力最小,六角形目网片阻力与缩结关系不明显.3种网片之间的阻力差值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2)缩结系数对于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影响随网片的结构差异而不同.缩结系数相同时,六角形目网片的水平和垂直位移均为最大,有结绞捻网片均最小.(3)网片的阻力与水平垂直位移受迎流面积的影响.在缩结系数范围内(Et=0.60~0.707)设计网片时首先应考虑网片结构和网线粗度,其次考虑结节,最后考虑缩结系数.  相似文献   
27.
采用套网试验法在长江口渔场对25 mm桁杆虾拖网网囊网目的选择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当网囊网目内径为25 mm时,网囊与套网内脊腹褐虾的体长范围在30~80 mm之间,其中网囊内虾的优势体长在46~70 mm之间,套网内虾的优势体长在41~60 mm之间;50%选择体长L0.5为50.53 mm,选择范围SR为9.86 mm;逃逸虾的平均存活率为96.25%.  相似文献   
28.
针对在中东大西洋海域作业的远洋中型单拖渔船缺乏捕捞小型中上层鱼类手段的现状,该研究通过分析大型中层拖网和中国近海大网目拖网的结构特点和水动力参数,综合大型中层拖网和近海大网目拖网的设计参数,优化设计了网口网目尺寸为12 m、网口周长分别为552、456和360 m 共3个规格的试验网,并进行模型试验和海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在拖速为2.31 m/s时,模型试验测得552型试验网(网口周长552 m)在L/S袖端间距L与长纲长度S之比为0.35、0.40、0.45 3种水平下的平均阻力为151.82 kN,网口高度为28.74 m;456型(网口周长456 m)的平均阻力为135.60 kN,网口高度为24.96 m;360型(网口周长360 m)的平均阻力为70.76 kN,网口高度为20.20 m。试验船在中东大西洋海域生产试验时,552型试验网平均拖速为2.06 m/s,平均每小时产量为0.13 t,456型试验网平均拖速为2.26 m/s,平均每小时产量为0.77 t,360型试验网平均拖速为2.52 m/s,平均每小时产量为1.13 t。中型拖网渔船使用中层拖网捕捞游泳能力较强的小型中上层鱼类,需要较高的拖速,作业拖速为2.31~2.57 m/s时产量较好。试验网具部分(不计网板、曳纲)的功率消耗占主机额定功率的11%~16%。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适合中国远洋中型拖网渔船的中层拖网。  相似文献   
29.
吸鱼泵是水产养殖和商业捕捞中用于渔获起捕、运输,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工具。确保鱼体无损伤并提高存活率是吸鱼泵研究的重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吸鱼泵的研究现状,讨论了离心式、真空式和射流式吸鱼泵主要机型的技术特点和性能水平;分析了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国在泵体结构优化、吸鱼泵扩展系统、吸虾泵和网囊泵吸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鱼体损伤率高、效率偏低、机体笨重和能耗偏高等问题,提出了我国吸鱼泵技术的发展对策:需重点解决鱼体无损传输、增强通用性、提高智能化水平以及开发远洋渔业连续捕捞系统等问题。  相似文献   
30.
远洋渔业是碳汇渔业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水产品,同时还具有碳汇功能。在初步构建金枪鱼渔业碳汇评估模型的基础上,借助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IOTC)提供的中国产量数据,结合捕捞种类的营养级,分析了1995-2012年中国的印度洋金枪鱼渔业碳汇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1995-2012年间,金枪鱼渔业平均营养级处于4.34~4.45之间,其中4.41~4.45出现的频率为66.66%;整体评估模型的碳汇量测算平均值为54.13万t,在2006年达到峰值,约124.51万t;分种类评估模型碳汇量的主要贡献种类为BET、YFT和ALB,碳汇量平均值为55.05万t,2006年峰值为125.83万t;两种评估模型测算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但整体评估模型的测算值偏低,相对差额平均值为2.35%;为了准确评估金枪鱼渔业碳汇量,需要加强对分海域、分种类及分生命周期的金枪鱼食物网能量传递效率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