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5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构建DINH和mC3d基因融合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试验将含有INHα(1~32)基因的pMD19-INH构建含有双拷贝INHα(1~3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DPPISS-DINH,然后将鼠源C3d基因引入DINH基因3′端构建 了一种基于DINH-C3d3的抑制素基因疫苗pcDNA-DPPIS-DINH-C3d3.酶切及测序结果表明,pcDNA-DPPIS-DINH、pcDNA-DPPIS-DINH-sC3d3构建正确.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在间接ELISA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检测抑制素(inhibit hormone, INH)表位多肽疫苗抗体的方法并对ELISA试剂盒进行优化,为今后测定主动免疫后细毛羊体内INH表位多肽疫苗抗体提供理论参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血清中INH表位多肽疫苗抗体的含量,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的控制摸索出最佳试验条件,即以脱脂奶粉为封闭液,INH及GnIH以表位多肽疫苗抗体稀释度为20 000倍,最佳反应时间60 min,最佳显色时间为15 min。本试验建立了一种检测细毛羊体内INH及GnIH抗体的方法,为今后对INH表位多肽疫苗抗体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2种甾体抗原对甘肃高山细毛羊排卵数的作用。[方法]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和武威市天祝县,用2种甾体抗原免疫甘肃高山细毛羊,研究2种甾体抗原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繁殖率的影响。[结果]肃南县试验点,试验组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排卵率为168.00%,对照组排卵率为108.62%,试验组比对照组排卵率提高59.38%,差异极显著(P0.01)。天祝县试验点,试验Ⅰ组排卵率为158.97%,对照组排卵率为103.92%,试验Ⅰ组比对照组排卵率提高55.05%,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Ⅱ组排卵率为137.92%,试验Ⅱ组比对照组排卵率提高34.00%,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2种甾体抗原均可以提高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排卵率。  相似文献   
84.
新疆巴州牦牛Lfcin基因的克隆与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首次从新疆巴州牦牛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了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基因exon 2编码区,其中含有乳铁蛋白素(Lactoferricin,Lfcin)基因编码区序列;利用在线生物软件对Lfcin蛋白的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克隆获得了含新疆巴州牦牛LF基因exon 2的DNA序列(GenBank:EU547256),共778 bp,其中LF基因exon 2编码区长165 bp,Lfcin基因编码区长75 bp;序列分析显示,克隆获得的牦牛DNA序列与奶牛该序列存在11个碱基的变异;牦牛和奶牛的Lfcin蛋白质序列完全相同,各物种Lfcin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各物种的Lfcin蛋白进化树符合物种进化规律;同源建模预测的Lfcin 3D模型显示,Lfcin为一段由α-螺旋和β-折叠组成的"U型"结构.首次从新疆巴州牦牛品种中克隆获得Lfcin基因编码区全长序列并揭示了其分子特征,为牦牛Lfcin蛋白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功能方面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选用1岁左右的绵羊15只,均分为A、B、C 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10 g赖氨酸盐。饲喂28 d后,全部屠宰,取样。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后扩增GHR和GAPDH基因,分析不同处理背最长肌中GHR 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绵羊GHR基因在B组背最长肌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A组(P〈0.01),极显著高于C组(P〈0.01);C组与A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能够提高绵羊GHR基因在背最长肌中的表达量,但不存在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赖氨酸对绵羊生长的影响及其机理,选用1岁左右的绵羊15只,平均分为A、B和C组.3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和10g赖氨酸盐酸盐.饲喂28 d后全部屠宰,取肝脏和背最长肌样,提取组织总RNA,反转录后扩增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IGF-I)和GAPDH基因,用荧光定量PCR法分析不同处理肝脏和背最长肌IGF-I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C组IGF-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B组(P<0.01),B组IGF-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A组(P<0.01),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赖氨酸呵以调节绵羊组织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7.
将含有天祝白牦牛SRY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SRY转入E.coliBL21(DE3)中,在通用条件下诱导表达;同时用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在不同温度、诱导时间和IPTG浓度下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重组质粒转化菌E.coliBL21(DE3)在31℃、0.1 mmol/L IPTG诱导5 h时,SRY蛋白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88.
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夏(6月中旬)、秋(9月中旬)、冬(12月中旬)三季的水、土壤、牧草、绵羊被毛、血液、组织器官及粪、尿中锌含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锌含量正常;绵羊采食牧草中锌含量为夏季>秋季>冬季;三季采食牧草平均值中锌处于临界缺乏状态;绵羊被毛中锌低于正常范围的下限;从三季绵羊血液、肝脏的统计分析结果看出,锌处于临界缺乏;从土壤-牧草-畜体生态系统看,青海三角城种羊场绵羊处于低锌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9.
1987年至1988年,作者采用了五氟利多、氟哌丁苯及LRH等药物,在水貂配种期对初产和经产母貂逐一投药,设对照组进行试验,观察母貂的妊娠期及产仔数。试验结果表明:不论哪种药物均能缩短水貂的胚泡滞育期,其中以投喂五氟利多组效果较好;另外妊娠期缩短后,胎产仔数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0.
在牧草幼嫩期(6月份)、生长末期(9月份)和枯黄期(12月份)采样,对青海省三角城种羊场土壤一牧草一绵羊“三位一体”生态系统中常量矿物元素钙、磷、镁及其在土壤、牧草和畜体中的含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①土壤速效磷、全镁和全钙含量在12月份采样点相对最低,分别为8.33、3.79、10757.50mg/kg;②牧草中磷、镁在幼嫩期(6月份)含量最高。分别为:2.58、8.84g/kg。而钙在牧草生长末期(9月份)最高,为6.06g/kg.三种矿物元素在枯草期(12月份)含量最低。③该地区镁含量丰富,能满足放牧绵羊的需要;钙在6月份和12月份出现负沉积.日采食量也低于需要量;磷元素在6月份和12月份的日采食量低于需要量.12月份血清无机磷含量最低。经试验分析得出:在本地区不同季节视绵羊需要应补饲钙、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