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通过2个试验研究了饲料蛋白质在鸡消化道食糜中肽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消化率的关系。试验1研究了3月龄黄羽肉鸡对鱼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的氨基酸利用率。试验结果,几种蛋白质饲料的氨基酸消化率分别为:鱼粉0.92,豆粕0.87,棉粕0.75,菜粕0.76。试验2研究了鱼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在鸡消化道各段(胃、十二指肠、空肠)食糜中肽氨基酸(PAA)的含量,并探讨了氨基酸消化率与肽氨基酸含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试验结果,不同蛋白质饲料在胃肠道食糜中肽氨基酸含量存在着很大差异 ,鱼粉最高,豆粕其次,棉籽与菜籽最低。将氨基酸消化率与肽氨基酸含量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其中以6h时间点的空肠段肽氨基酸含量与氨基酸消化率之间相关最高,R^2=0.98。  相似文献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寡肽分离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秀燕  计成 《中国饲料》2001,(20):25-27
传统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认为 :蛋白质在肠道中被水解为氨基酸 ,并以游离氨基酸的形式被肠粘膜吸收。但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 ,饲料中蛋白质在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终产物 ,大部分是2或 3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 ,它们以完整形式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与游离氨基酸相比 ,小肽吸收具有转运速度快、耗能低、不易饱和等特点 (Marraw ,1 972 )。小肽特殊的吸收特点 ,引起营养学家的关注 ,目前对寡肽营养的研究 ,已经成为动物营养研究中的热点领域。乐国伟( 1 995 )、王燕桃 ( 1 997)分别应用NucleosilC1 8ODS反相柱 ( 7…  相似文献   
23.
本文主要从市场上非蛋白氮在蛋白质原料中的掺假情况及存在原因、常见的非蛋白氮掺假物质等几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应该采取的措施,包括改进现有国家标准,完善粗蛋白质检测方法;建立非蛋白氮掺假物快速检测方法;建立蛋白质饲料中非蛋白氮风险监控指标等解决思路,为畜牧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饲料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它关系着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越来越引起政府关注。目前,国家已着手实施了饲料安全工程,每年定期组织全国范围的饲料监督抽查工作。但要保证饲料安全,除了加强监督抽查工作外,还必须从完善饲料质量标准源头做起。完善合理的质量标准体系,不但为执法工  相似文献   
25.
中国饲料工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起步,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饲料工业步入了成熟发展期;用了2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50多年的发展道路。饲料工业产品产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60多万吨,增长于2003年的12800多万吨,由十几个产品品种发展到数百个品种,一跃成为世界第二饲料生产大国。然而,随之而来的饲料安全问题,饲料与粮食的安全关系问题等也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26.
高纤维日粮对成年母猪影响的研究较多 ,比如 ,纤维性饲粮作为日粮的稀释因素能限制母猪的能量采食量 ,进而降低畜体中脂肪的沉积 (Kay等 ,1 990 ;Gill等 ,1 992 )。但很少通过饲喂不同的非淀粉多糖 (NSP)对新生仔猪的消化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微生物发酵是日粮中 NSP在猪消化道中被降解应用的唯一途径 ,断奶仔猪可通过添加 NSP降解酶应用纤维性日粮 (Dierick等 ,1 994)。小肠中酶水解糖类的吸收和代谢可提高纤维的净能 ,这将比通过微生物发酵降解 NSP释放能量更为经济 (Agriculture Research Council,1 981 ;Zhu等 ,1 990 )。但这种潜…  相似文献   
27.
肉用仔鸡腿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遗传育种、饲料营养和饲养管理等技术的发展,肉鸡的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增加了肉用仔鸡腿病的发生率,大约在5 %左右。腿病使肉用仔鸡采食发生严重障碍,导致生长速度下降,严重时可引起死亡。Morris(1993)的调查表明,美国每年因肉用仔鸡腿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为08~12亿美元。现将引起腿病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总结如下。1 维生素B1缺乏症维生素B1是鸡碳水化合物代谢所需要的物质,在谷类及其加工产品、黄豆粉和苜蓿粉中含量较多,在正常日粮中维生素B1不会缺乏。但维生素B1在碱性环境中或加热可遭破坏。维生素B1缺乏时,…  相似文献   
28.
一、利木赞牛 (一)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见图1)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 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饲养条件较好情况下,公牛活重可达1 200~1 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 (二)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胴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时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为0…  相似文献   
29.
30.
提高畜禽产品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秀燕  郭宏  计成 《饲料工业》2001,22(3):16-19
20世纪末我国畜产品的生产在数量上已基本满足人们需要,人们对畜产品的要求已逐渐由数量转为质量,开始追求瘦肉乃至高档分割肉(如眼肌肉),喜欢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畜产品,对畜产品的卫生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有许多畜产品质量仍然低劣,卫生不能达标,或含脂类物质太高,或有药物残留,严重制约了人们对畜产品的消费和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因此,提高畜产品的质量,降低药物残留,生产高品质肉、奶、蛋对促进国民消费,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国家科委在“九五”期间就制定了一系列攻关项目就提高畜产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