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巨桉纸浆原料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建立了密度、氮、磷、钾施肥与巨桉纸浆原料林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之间的效应模型,经检验,二次回归模型拟合较好。通过对模型的主效应分析,明确了密度、氮、磷、钾肥4个因素中对巨桉纸浆原料林单位面积材积生长量作用大小依次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对两因素交互效应的分析得出:氮肥与钾肥之间交互效应不显著。氮肥与磷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磷肥与钾肥之间具有协同性。经微机模拟寻优,氮、磷、钾三因素取95%的置信区间的高产栽培措施组合为:氮肥71~79g/株,磷肥96~100g/株,钾肥32~67g/株。  相似文献   
22.
试验研究了洪雅县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根系与根外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巨桉人工林具有较强的根系效应,R/S值处于1~2间;3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明显,蔗糖酶、脲酶活性夏季最高,春季最低,过氧化氢酶活性秋季最高,春季最低;3种酶活性垂直分布规律一致,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活性降低;巨桉人工林在试验区内未造成土壤肥力下降,许多因子都优于青冈次生林;根系土壤酶与根系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除脲酶、过氧化氢酶与速效K呈负相关外,其余生物因子与养分之间均呈正相关,且多数养分与生物因子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3.
四川巨桉人工林养分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土壤养分与巨桉人工林叶片养分及叶片中各养分浓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有效P含量与N、B的吸收呈显著正相关,全Zn、交换性Mg与N的吸收呈显著负相关 叶片P浓度主要受土壤总P供应量的影响,而与有效P含量关系不明显,但受到土壤有效N、交换性Ca、全K的促进作用和总Ca的限制作用 叶片Ca、Mg浓度与土壤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养分平衡关系中,N平衡最重要,K、Mg次之,Ca、Zn、B、Cu等也不可忽视,可采用N/Zn、K/N、K/Zn、Ca/N、Ca/B、Mg/N、Mg/K、Cu/N、Zn/Mg、B/N衡量巨桉人工林的养分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4.
巨桉人工林草本层优势种的种间关系及生态种组的划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野外6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运用χ2检验、Jaccard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巨桉人工林草本层16个优势种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草本层优势种种间联结性不强,种间关系较为松散,种的分布相对独立,呈负联结趋势,群落还处于演替之中,物种的组成还会发生变化。研究种间关系时,种间关联结合种间相关得出的结果较好。根据分析结果将16个优势种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生态种组内的种其资源利用方式和生态要求相似,而组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态种组的划分能为巨桉人工林林下草本层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5.
巨桉人工林草本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野外60个样方的调查数据,应用Levins、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巨桉人工林草本层13个主要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里白和芒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主要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生态位宽度较大(或较小)的种群,它们所构成的种对间生态位重叠既有较大的,也有较小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程度无相关性。总体上看,巨桉人工林草本层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相对较低。从生态响应速率来看,里白发展性最强,可能形成少数种独占巨桉人工林草本层的格局。  相似文献   
26.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对紫花苜蓿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为了了解紫花苜蓿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化感作用的响应,采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生长在不同水分[75%,55%,40%和30%田间持水量(FC)]条件下的巨桉幼树叶片水浸液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巨桉均对紫花苜蓿表现出明显的化感作用。巨桉叶片水浸液显著降低了紫花苜蓿的发芽指数,且随着巨桉生长土壤水分的减少,降低作用增强。生长在较差水分(40%和30%FC)条件下的巨桉,其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显著抑制紫花苜蓿幼苗生长,但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种子发芽;而生长在较好水分(75%和55%FC)条件下的巨桉,其低浓度叶片水浸液促进紫花苜蓿幼苗生长,高浓度叶片水浸液提高了种子发芽率。高浓度巨桉叶片水浸液降低了紫花苜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另外,紫花苜蓿对巨桉叶片水浸液处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紫花苜蓿对巨桉化感作用的这些响应特征表明紫花苜蓿可以作为巨桉林下植被优选物种。  相似文献   
27.
以毛豹皮樟叶片为材料,对其DNA提取方法和RAPD引物的筛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良SDS法从毛豹皮樟的老、幼叶片中都能提取到高质量的DNA,可以用于RAPD分析;从4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16个显示毛豹皮樟遗传差异的多态性引物.  相似文献   
28.
不同方法在巨桉人工林养分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了3种养分诊断方法对四川巨桉人工林叶片养分的诊断结果,为林木养分诊断筛选诊断方法和提供诊断标准。【方法】在四川巨桉人工林分布区设立60个标准地,分别采用临界值法(CVA)、DRIS法和相对生长速率法(RGR),对巨桉人工林叶片养分进行诊断。【结果】采用临界值法(CVA)进行诊断,K、Ca、S、Cu、Zn、Fe、Mn等养分元素诊断结果无效,P诊断结果易出现负值,N、B诊断结果受采用的生长量指标影响较大,仅Mg诊断结果较为稳定;DRIS法对Zn、Fe、Mn 3种养分元素的诊断明显属于误诊,其他养分元素诊断结果相对较为可靠;相对生长速率法(RGR)对11种养分元素均可得出有效的诊断结果,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并据此制定了四川省巨桉人工林叶片养分诊断标准。【结论】临界值法受年龄、降雨、温湿度、养分交互效应影响,诊断结果有效性较低;DRIS法选取样本数量较大,对高水平和低水平养分平衡关系无法进行有效诊断;相对生长速率法需要样本数量较少,充分考虑林分生长潜力,诊断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9.
德阳市3种林草模式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林草模式下土壤动物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以核桃(Juglans regi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核桃+菊苣(Cichorium intybus)及核桃+鸭茅(Dactylis glomerata)3种模式为研究对象,同时以纯核桃林模式作为对照进行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表明,1)调查共获土壤动物303只,分属3门7纲17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Nematoda)、膜翅目(Hymenoptera)、蜱螨目(Acarina);2)林草模式下土壤动物表聚性明显,纯林模式下土壤动物个体密度土层分布表现为5-10cm10-15cm0-5cm;3)核桃+苜蓿模式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DG)最高,纯林模式下密度-类群指数(DG)最低,但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4)核桃+苜蓿模式下虽然土壤动物个体数明显高于纯林模式,但在类群种类上却与纯林模式最为相似;5)4种模式中,核桃+苜蓿模式腐食性(Saprozoic)土壤动物种团比例最高。综合而言,3种林草模式均能有效增长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尤其以核桃+苜蓿模式土壤动物群落丰富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30.
本文研究了PVC维纶双面涂塑革(简称PVC)苫盖露天垛储存小麦的安全性,并与常用苫盖物(棉篷布,苇席)苫盖的露天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VC露天垛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露天储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