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61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25篇
  30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4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5篇
  1964年   10篇
  1960年   3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31.
为准确估算福建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确定其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基于2016—2019年采集的4 350个表层土壤样本,利用地统计学方法与ArcGIS技术分析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并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福建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范围为0.03~14.68 kg·m-2,平均值为4.06 kg·m-2。全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在空间上聚集分布,具有中等程度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变异主要由结构性因素主导,呈现自南向北、从沿海向内陆山地逐渐升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降雨量、海拔、土壤质地和土壤pH是影响有机碳储量的主要因素,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作物类型影响相对较弱,且随着化肥(磷肥和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降低。研究表明,福建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不高,空间分布聚集,自然气候变化、地形因子和人类活动都会影响土壤有机碳密度,其中降雨量、海拔、土壤质地和土壤pH为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32.
为控制以橘小实蝇为主的实蝇类害虫危害,本研究对“加强检疫堵截外来传入,联防联控压低本地发生,以绿色物理诱杀防除为主,化学防控为辅”在实蝇类害虫中的防控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后,对示范区实蝇的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果实品质和产量均有提高。该绿色防控技术在全市近三年来累计示范推广1 100 hm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综上,建议在实蝇发生区应用“新型双性饵剂诱杀+悬挂粘虫板物理防治+点喷绿色生物农药”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有效防治实蝇类害虫。  相似文献   
633.
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是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以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加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食品加工技术为例,介绍了课程的建设背景和目标,通过深入挖掘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探索实现课程思政化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同时,对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后取得的成效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其他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