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92篇
农学   66篇
基础科学   51篇
  60篇
综合类   659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宝石斑引种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澳洲宝石斑是鲈形目中 ,当今生栖于淡水水域的上品 (或珍品 ) ,是澳大利亚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于维多利亚淡水鱼类资源中刚刚开发的一个可以人工养殖尤其适合工厂化高密度养殖的优良品种。 2 0 0 1年 6月青岛现代农业开发中心 ,从澳大利亚引进了 5 (6 )cm的宝石斑苗种近 1 0万尾 ,在下属晟华种苗有限公司的设施渔业工厂 ,养殖至商品鱼。历时一年取得了引养的初步成功。试验证明 ,宝石斑可以作为当今适合我们国情的引进养殖品种首选之一。宝石斑在室内水泥池中高密度养殖、户外池塘单养以及水库网箱养殖均获成功。毋庸置疑宝石斑是一个可以…  相似文献   
112.
113.
114.
增温剂对培养料中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富民  凌霞芬 《食用菌》1992,14(5):12-13
应用增温剂制备蘑菇培养料,具有节能、省工、快速、安全及增产等优点,是一种新型的蘑菇培养料制备技术。为了从微生物学的角度阐明这一新技术的可行性,我们测定了蘑菇培养料应用增温剂后料内细菌、放线菌及真菌数量的变化,并与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法料内微生物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5.
采用两种饲料配方(配方1含麸皮5%,配方2含麸皮10%),按厂家使用说明采用两个植酸酶添加量(600mg/kg和1000mg/kg),对成年公鸡按相同体重分为三组,每只公鸡一次性强饲40g配合饲料,在强饲后收集排泄物48h,之后分析各组每只鸡的排泄物。初步结果表明,两个植酸酶添加量对两种配合饲料的表观干物质、有机物和钙消化率的影响均在5%之内;对表观磷消化率的影响则高达22.2%;对表观粗蛋白质代谢率达11.7%。由此结论,随着植酸酶添加量从600至1000mg/kg提高,①表观磷消化率大幅度提高,植酸磷的利用提高;②表观粗蛋白质代谢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6.
近两年来,由于插秧机械性能的提高与育秧技术的改进,水稻机插秧在本地区得到较快推广。为配套完善机插水稻大田栽培技术,2003年我们就一定施肥水平与肥料配比条件下,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大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7.
闽南地区冬作马铃薯原原种分期播种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不同播期对冬作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均有影响 ,或早或晚都会使产量减少 ,只有适时播种 ,才能获得高产。闽南地区冬作马铃薯原原种最佳播种期为 11月上旬至 11月 16日。  相似文献   
118.
不同堆放方式对储粮损耗影响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22个省574个县粮食产后损失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我国粮食在收获、储藏、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量高达18.2%,其中储粮环节损失率达9%左右,可见粮食产后的损失是相当惊人的。作为储备粮承储企业,其中心任务就是要做好储备粮的管理工作,而减少粮食损耗是一个尤其重要的方面。粮食保管损耗的大小,是反映仓储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9.
通过对性诱剂及诱捕器不同悬挂使用方法对诱蛾量的影响进行应用观察研究,以期明确性诱剂诱捕器摆放高度、间距等较为合理的使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诱捕器在时间、气候条件等相同情况下,放置在作物顶端上方30~50 cm,诱蛾量最大;从节本和诱蛾效果来看,放置间距以50~80 m为宜;诱芯以单放为宜。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