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92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51篇
  60篇
综合类   659篇
农作物   111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本研究旨在建立能同时检测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坏死梭杆菌(Fn)和副猪嗜血杆菌(Hps)7种猪场常见高致死性流行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利用7种病原体的保守序列设计7对特异性引物,同时合成了Cy-5标记的通用引物。将通用引物分别连接到特异性引物的5′端形成7对特异性嵌合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分别使用7组嵌合引物和通用引物混合,扩增7种病原的混合cDNA/DNA,验证其单重PCR的特异性。利用GeXP多重基因表达遗传分析系统,混合7种嵌合引物和通用引物,扩增单一病原的cDNA/DNA,验证其多重PCR特异性;将其他常见猪病病原的基因组作为干扰的阳性标本,利用7对混合嵌合引物和通用引物进行多重PCR分析,扩增加入了阳性标本的混合模板,验证其多重PCR的抗干扰能力。利用重组质粒和体外转录的RNA进行梯度稀释,确定GeXP多重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结果表明,7种不同引物分别进行GeXP单重及多重检测,均能检测出特异性目的片段的信号,无明显的干扰片段信号出现;GeXP多重检测抗干扰试验结果显示,在混入3种干扰病原模板后,依然可同时特异性检测出7种病原;GeXP多重检测灵敏度分析显示,在10~3拷贝/μL浓度条件下能检测到7种不同基因的特异性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同时检测7种猪场常见高致死性流行病原的GeXP检测方法具有高通量、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的特点,为快速诊断猪流行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和混合感染提供了新型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83.
通过实地调查、民间走访与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基本摸清了浙江中西部地区猕猴桃属野生资源的现状与资源分布概况,探讨了猕猴桃属植物在药用、食用、观赏等方面的利用价值,并提出了野生猕猴桃开发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984.
本试验旨在确定塑料袋发酵全株青绿玉米中霉变真菌的属性,研究添加益生菌(含有乳酸菌与枯草芽孢杆菌)对霉变的影响。将乳熟期全株青绿玉米粉碎后分为两部分,分别添加益生菌及不加菌,进行塑料袋厌氧发酵,后分别取霉变全株玉米及无霉斑正常全株玉米检测。结果显示,霉变真菌为假丝酵母、烟红曲霉和酿酒酵母,霉变增加烟红曲霉多样性,而加菌减少酿酒酵母多样性;霉变提高酵母含量、pH、丙二醛含量、NADH氧化酶活性等指标值(P 0. 01),减少乳酸菌含量及乳酸脱氢酶活性(P 0. 05);添加外源菌提高未霉变玉米中的乳酸菌含量,也提高霉变玉米中的酵母含量,降低霉变玉米的总抗氧化能力和乳酸脱氢酶活性(P 0. 05)。对于全株玉米的乳酸菌和酵母含量,霉变和加菌互作效应显著(P 0. 05)。因此建议添加外源菌预防玉米霉变时应考虑乳酸菌和酵母的互作。  相似文献   
985.
霜凌 《农家参谋》2014,(6):51-51
山东女孩马金琴高考落榜后来到上海一家服装厂打工,本来一个月可以拿到近2000元的工资,可一番克扣下来,只拿了不到600元,于是她一气之下离开了服装厂。  相似文献   
986.
辽宁海城梨小食心虫成虫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监测辽宁海城地区不同梨园和不同立地条件下梨小食心虫成虫的发生数量,调查了该地区梨小食心虫发生消长规律以及发生高峰期,确定了7月中下旬是喷施农药的关键时间点.在梨小食心虫蛀梨果时期,化学药剂处理园梨小食心虫数量(45.5头)比空白园内数量(59头)明显降低,并且发生高峰推迟,高峰持续时间短.对不同品种梨园的调查结果表明,南果梨园中的梨小食心虫数量明显高于尖把梨园中的数量.不同树龄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也有影响,老果园第1个和第3个发生高峰均较盛果园提前.不同光照条件对梨小食心虫数量有一定影响,阳坡的梨小食心虫数量大部分时间段明显多于阴坡的数量.诱虫盆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好于诱虫屋效果.上述结果可为科学掌握梨园内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提出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7.
徐青  凌长明  李军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5):192-196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的微波裂解特性,采用微波设备对城市生活垃圾(MSW)进行裂解处理。研究了温度对裂解产物、产气规律和气体组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垃圾在微波炉内裂解时升温速率很快,微波裂解加快了垃圾完成裂解的时间。在该研究范围内当裂解温度由400℃升高到600℃时,固体产物的质量由55%减少到26%,液体产物的产生量由21.52%增加到27.83%,裂解气的质量回收率由12%升高到35%。利用气质联用设备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裂解气主要含有H2、CO、CO2、CH4和CnHm等气体成分,随温度升高,甲烷含量逐渐增大,CnHm含量500℃最高,H2在温度低于450℃时析出量很低,550℃之后H2体积分数迅速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8.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超家族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都有WRKY转录因子的参与.本研究利用SRAP-cDNA技术,以无核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无核白胚珠各发育时期的cDNA为材料,克隆获得了311 bp的差异表达片段,进一步在有核葡萄(V.vinifera)品种黑比诺胚珠中进行验证.BLASTn分析表明,差异表达片段为葡萄基因组预测的WRKY20基因序列(XM_002272334.2)的部分序列.以序列XM 002272334.2为模版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在无核白胚珠cDNA中克隆到一个长1796 bp的同源序列,其ORF为1653 bp,编码550个氨基酸,命名为VvWRKY20(GenBank登录号:JQ78260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Vv WRKY20含两个WRKY保守结构域,两个C2H2锌指结构域,两个DNA结合位点,为WRKY家族中的Ⅰ类成员.其分子量为60140.4D,等电点为6.10,不稳定系数为51.01,属于不稳定蛋白.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无核白胚珠发育过程中表达量大且变化十分很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为17.56,在有核品种黑比诺中,表达较低且表达水平保持相对稳定,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仅为2.52.在同一发育时期,该基因在无核白中的表达量也远高于在黑比诺葡萄中的表达量,10d时为15.77倍,30 d时达到229.12倍.有核与无核品种Vv WRKY20基因表达的差异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无核葡萄胚珠败育.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葡萄胚珠败育机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89.
1 发病与治疗 1.1 发病情况 某养羊合作社采集了约100 kg的腊梅枝叶饲喂山羊,有37只山羊采食了腊梅枝叶.进食不久,2只成年羊突然死亡,稍后有3只羊出现两耳直立,两眼急睁、急闭或两眼圆睁,眼结膜潮红,全身肌肉颤抖,两后肢僵硬、外展,站立不稳,夹尾,肛门收缩等症状,病羊尿液呈黄绿色,其瘤胃胀气,呼吸迫促,每分钟达113次,口干、色红,体温40C,心音快而弱,心跳达每分钟100~132次.3只羊出现上述症状后,有2只突然倒地,全身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大声嘶叫,其每次痉挛的持续时间为5~10min,间歇时间为10~30 min,间歇时山羊能勉强站立,这2只患羊还出现结膜发绀,眼球震颤,两眼急闭、急睁,体温升至41℃以上,瘤胃臌气,呼吸和心跳加快,呼吸困难,皮温增高,皮肤敏感等重度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990.
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能够引起奶牛泌乳量减少、繁殖力降低以及淘汰率升高,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以洪雅县某奶牛场为调查对象,于2010年全场牛群修蹄时进行了蹄病调查。通过对病因的分析并针对牛场实际情况,20l1年对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整,实施新措施一年后,再次对奶牛蹄病进行检测,评价了调整后的措施对蹄病防治 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