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北方粳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与毒性及其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1996年对北方粳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和毒性频率分析的结果表明, 小种337、 237、 003、 137和537为该稻区的优势小种, 不同地区优势小种的分布及病原 菌群体的 遗传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别。 对病原菌群体进行毒力频率分析的结果发现, 该稻区的稻瘟病 菌对已知抗性基因Pi-z、 Pi-zt、 Pi-t和未知抗性基因近等基因系F-21-6  相似文献   
32.
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凌忠专同志应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植保所等有关单位的邀请,于1984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来闽作了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考察了抗性育种基点和实地指导抗性育种的研究工作。同时,应本刊所约,热情地辑写了《作物的抗病基因分析·抗病育种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材料对我省水稻抗性遗传育种研究将富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在此,代表广大读者向凌忠专同志致以深切谢意。本刊将陆续发表凌忠专同志辑写的有关材料。望读者注意收阅。  相似文献   
33.
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普感特性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 (以下简称 L TH)是云南粳型地方品种 ,也是中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的 7个鉴别品种之一。在 1976~ 1979年 ,全国稻瘟病菌生理小种联合试验协作组筛选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和生理小种鉴别期间 ,L TH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2 46 0个菌株表现高度感病反应。此后 ,经 2 0多个省 (区 )市 30多个研究单位近 2 0年的广泛接种鉴定 ,L TH对被测菌株都表现感病反应 ,没有发现任何非致病性菌株。 1980~ 1982年在日本用 2 0 0个菌株鉴定 ,1994年在菲律宾用 80个代表性菌株鉴定 ,1983~ 2 0 0 0年我课题组用中国南北方稻…  相似文献   
34.
抗病性遗传的基因分析比一般可见性状的基因分析更复杂。为了研究作物一般可见性状的遗传,只要把作物种在田间或者温室内,对其性状进行调查,即可进行基因分析。作物的抗病性或感病性是作物和病原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知道某作物品种是抗病还是感病,必须使作物与病原菌接触。在温室内研究抗性遗传,需要进行接种鉴定。接种鉴定需要各种设备条件,例如温室、保湿室,接种箱等,同时也需要许多劳力,这两方面的因素限制了鉴定的个体数。再者、接种以后,感病性的个体经常不一定发病,因为有时病菌与某些个体设有充分接触,有时尽管  相似文献   
35.
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籼稻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力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利用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146个来自广东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其中17个单基因系对测试菌株的致病性有较好的鉴别力。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17个单基因系和146个菌株组成的互作变量矩阵进行了因子提取,结果表明其中9个单基因系为代表的抽提因子可以解释变量总方差的80.437%,初步组建了这9个单基因系构成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系鉴别寄主。按其对变量方差贡献大小排序,它们分别是:IRBLkp-K 60(Pi-kp)、IRBLi-F5(Pi-i)、F128-1(Pi-ta2)、IRBL9-W (Pi-9(t))、IRBLsh-S (Pi-sh(1))、IRBLz-Fu (Pi-z)、IRBLkh-K3(Pi-kh)、IRBL1-CL (Pi-1)、IRBLz5-CA (Pi-z5)。用这9个单基因系可将146个菌株划分为83个小种,将来自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籼稻区的54个菌株划分为26个小种。筛选的9个单基因系对我国籼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有较强的鉴别力。在抗病性鉴定中,基于单基因系的代表菌株选择,可考虑应用聚类和变量分析法进行。  相似文献   
36.
两套鉴别品种对云南稻瘟病菌株鉴别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日本鉴别品种和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以中国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回交亲本选育的水稻近等基因品系的鉴别能力。【方法】应用云南省3个稻作区27个县(市)采集、分离的418个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单孢菌株,分析两套水稻鉴别品种的鉴别能力,两套材料各由9个携带不同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品种组成,一套为日本鉴别品种,另一套为2个日本鉴别品种和7个以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近等基因系(IRBL鉴别品系)组成。【结果】以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回交亲本选育的IRBL鉴别品系有较高的鉴别能力。IRBL鉴别品系可鉴定出126个小种,而日本鉴别品种鉴定出的小种数仅为95个。【结论】使用遗传背景一致,主效抗病基因不同的鉴别品种是较为理想的,有较高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37.
我国稻瘟病菌毒力基因的组成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用我国育成的6个近等基因系和IRRI-日本合作育成的24个单基因系,对来自我国吉林、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福建、广东和云南10个省的322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毒力基因组成及其地理分布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稻瘟病菌株含有与所有测试抗病基因相应的毒力基因,其中Av-kh+、Av-z+、Av-z5+和Av-9(t)+的出现频  相似文献   
38.
云南粳稻品种毫变-1和扎缅尼-1抗稻瘟病基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1个具有已知抗病基因的鉴别品种和2个日本代表菌系。对云南粳稻品种毫变-1和扎缅尼-1进行了抗稻瘟病基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2个品种各具有1对新的抗病基因,等位性测定结果确认这2对新基因具有等位关系,而与Pi-I、Pi-k、Pi-z、Pi-ta、Pi-b和Pi-t等6个已知基因位点为非等位关系。  相似文献   
39.
中日两套鉴别品种的鉴别力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82年,利用日本9个单基因的鉴别品种,把我国北方粳稻品种上分离的27个稻瘟病菌株(分属于4个中国小种)划分为11个小种。1983年,用清泽的12个鉴别品种测定了分属于7个中国小种的42个菌株。结果表明,42个分离菌中包括了19个日本小种。由此可以断定,日本鉴别品种和清泽鉴别品种具有比较高的鉴别生理小种的能力。利用由清泽鉴别品种任意选出的7个品种组成一套假设的鉴别品种,用三套假设的鉴别品种测定42个分离菌。前两套假设鉴别品种分别把42个菌株分为13个小种,后一套(?)品种划分42个菌株为9个小种。由这些结果可以断定,单基因的鉴别品种具有最高的小种鉴别能力。在理想的中国鉴别品种确立之前,可以利用清泽鉴别品种来研究我国北方稻作区的小种。它能为具已知抗病基因的抗病品种的布局提供有用的情报。  相似文献   
40.
中国水稻近等基因系的育成及其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能力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水稻品种丽江新团黑谷是一个普感品种。以它作为轮回亲本 ,日本清泽鉴别品种草笛、梅雨明、K1、Pi4号、K60和 BL1作为抗病性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回交和抗性鉴定 ,培育了一套单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这套近等基因系、它们的供体亲本、清泽鉴别品种、国际水稻研究所近等基因系等对菲律宾菌株的生理小种鉴别能力的比较研究结果为 :( 1 )近等基因系的生理小种鉴别能力比其供体亲本强。 ( 2 )中国近等基因系比清泽鉴别品种的小种鉴别能力高。 ( 3)中国近等基因系的生理小种鉴别能力与国际水稻研究所近等基因系相似或较强。但是国际水稻研究所的近等基因系不适用于鉴别粳稻区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 ;而中国近等基因系既适用于籼稻区 ,也适用于粳稻区 ,是可以在国际上通用的鉴别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