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通过对榆中县马铃薯病害现状及危害马铃薯主要病害类型的分析,总结出了榆中县马铃薯常见病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2.
旱地胡麻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正>榆中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是甘肃省中部18个干旱县之一。现有耕地7.07万hm2,其中山旱地5.15万hm2,占总耕地的72.8%。近年来,由于种植胡麻凸现的比较优势,逐步成为山旱区的优势作物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播种面积0.67万hm2左右,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4%。但  相似文献   
43.
伊贝母种胚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时间和激素组合对伊贝母种胚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方法】试验以伊贝母种胚为试验材料,接种于添加了不同激素种类及质量浓度的培养基上,置于不同条件下培养,筛选出伊贝母最佳培养基组合及培养条件.【结果】20℃,12h/d的光照时间为伊贝母种胚诱导的最适条件,诱导率可达72.22%.适合伊贝母种胚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mg/L 6-BA+2.0mg/L NAA,出芽率达到75%,分化出的不定芽生长健壮;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2.0mg/L 6-BA+0.5mg/L NAA,增值系数为6.15.【结论】1/2MS+0.5mg/L NAA为生根的最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44.
近50a来官厅水库上游流域泥沙输移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50 a来官厅水库上游流域侵蚀产沙总量为4.57×109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拦沙量7.71×108t,占总产沙量的16.89%;水利工程拦沙量7.65×108t,占总产沙量的16.76%;引洪淤灌减沙量9.65×108t,占总产沙量的21.14%;河道淤积沙量8.16x 108t.占总产沙量的17.88%;官厅水库淤积量7.50× 108t,占总产沙量的18.02%;官厅水库下泄4.25×108t,占总产沙量的9.31%.20世纪的后20 a,流域内的水土保持措施拦沙量大幅度提升,和1950-1980年间相比,水土保持措施拦沙率提高了26.27%.  相似文献   
45.
高海拔旱作区马铃薯密度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高海拔旱作区马铃薯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产量及其性状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研究密度范围内,马铃薯的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反而下降,二者呈二次曲线模式变化Y=12 487.475+5 160.417 2X-236.968 6X2。马铃薯在高海拔旱作区较佳的种植密度为7.5×104株/hm~2。密度与株高之间为正相关,函数曲线是逆模型Y=96.566-85.513/X,单株结薯重量、商品薯率2个性状与密度之间呈负相关,函数模型均为性状指标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的二次曲线。商品薯率与单株结薯重量之间呈正相关,商品薯率随着单株结薯重的增大而升高,株高与商品薯率、单株结薯重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株高增加,商品薯率、单株结薯重下降。  相似文献   
46.
密云水库集水区刺槐水源保护林水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人工刺槐水源保护林水化学性质,结果表明,不同月份大气降水化学元素含量不同,在观测时段内6月份化学元素含量最高,所测定元素加权平均值之和为12.001 mg/L,各元素含量按大小排序为Ca > N > K > Mg > Na > P > Fe > Zn > Cu > Mn;大气降水经过林冠层后,林内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中各化学元素含量变化不一,但元素总含量增加,林内穿透降水化学元素含量之和为46.192 mg/L,树干茎流为61.586 mg/L,分别高于大气降水34.191 mg/L和49.585 mg/L.  相似文献   
47.
硫酸铝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报道了以硫酸铝为催化剂,以α-萘乙酸和甲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的方法.通过试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6%,醇酸摩尔比为12∶1,加热回流6h,酯的产率为88.2%.  相似文献   
48.
蔡军  刘世海 《蔬菜》2011,(2):4-7
榆中县南部二阴地区海拔2000~2500m,年降雨量400~600mm,年均温度6.3℃,无霜期90d左右。该区域气候冷凉,病虫害较轻,而花椰菜生育习性喜冷凉,因此在该区推广种植花椰菜,能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同时该区生产的花椰菜品质好、无公害,远销全国各大城市,甚至出口。为使该区域种植花椰菜品质更好,产量更高,技术人员通过多年试验示范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9.
以马铃薯品种陇薯11号试管薯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VX、PVS、PVY和PLRV 4种病毒CP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并对影响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薯片分化和生根阶段的选择压分别为Kan 50、75 mg/L,薯片分化和生根阶段有效抑菌浓度分别为Cb 500、200 mg/L,农杆菌活化时间为4.5 h、侵染时间为7 min、共培养时间为2 d时利于遗传转化。通过该体系将4种病毒CP融合基因导入马铃薯,获得了具卡那霉素抗性的转化植株,经PCR检测,外源基因已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0.
刘世海 《中国马铃薯》2007,21(4):240-241
<正>榆中县马铃薯栽培种植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hm~2以上,但脱毒种薯的普及率很低,不足20%。为进一步普及脱毒种薯,促进榆中县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加速农村经济增长,现将榆中县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二级体系的实践探索总结如下,供同类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