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林业   25篇
基础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目的】分析水导纳秒激光对木材表面的烧蚀机制,探讨有无水导系统参与下激光功率、切割速度对切缝宽度的影响,剖析木材切缝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为纳秒激光加工木材切缝宽度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介绍自行搭建水导纳秒激光试验台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水导纳秒激光对木材表面的烧蚀机制,深入剖析水射流与纳秒激光耦合作用下木材表面烧蚀的动态演化规律。以红松为材料进行水导纳秒激光加工切割试验,加工后多次测量切缝宽度取平均值。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探讨有无水导系统参与下激光功率、切割速度对红松表面切缝宽度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对加工后的红松切缝表面进行微观形貌表征,剖析有无水导系统参与下红松切缝表面质量;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3对有水导系统参与下的试验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激光功率、切割速度、水流速度与红松表面切缝宽度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切缝宽度随激光功率增加而增大,随切割速度增加而减小;当切割速度为50 mm·s~(-1)、激光功率为6 W时,无水导系统参与下红松表面切缝宽度最小为0.53 mm,有水导系统参与下红松表面切缝宽度最小为0.31 mm。切缝表面微观形貌表征显示,无水导系统参与下红松管胞内壁留有残留物,平滑度低,表面粗糙;有水导系统参与下红松管胞内壁清晰,几乎没有残留物,表面平滑,表面质量良好。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得激光功率、切割速度、水流速度与切割宽度的关系,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具有较好预测精度。【结论】利用水导纳秒激光加工木材,应控制好工艺参数与切缝宽度的关系,当切割速度较大、激光功率较小时,可获得最小切缝宽度。有水导系统参与相比无水导系统,切缝表面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22.
结合Instron1343疲劳试验机开发了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系统。系统由数据采集和计算机数据处理软件两部分组成,可以在连续、停机状态下完成常温、低温(-50℃)实时采集载荷P、载荷位移D和裂纹缺口位移V3个模拟量数据采集。在制动盘蠕墨铸铁常温、低温(-50℃)低周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试验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3.
基于 LabVIEW 的叶片厚度远程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九庆  朱福安  王楠  熊美芳  于博 《农机化研究》2015,(10):211-214,219
网络技术经过近现代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成熟、具有高稳定性的应用技术,基于浏览器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远程通信的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为此,基于该模式,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Lab VIEW设计出了植物叶片厚度微增量检测仪远程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服务器端利用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Lab VIEW设计出植物叶片厚度微增量检测仪的监测系统,并且利用所熟知的TCP网络协议通过G语言编程进行网络通信,实现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对植物叶片厚度微增量检测仪数据变化进行远程监控。最后,对基于Lab VIEW的植物叶片厚度微增量仪远程监控系统的优势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4.
微波测量木材湿度的原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微波测量木材湿度的优势,详细说明了其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提出单参数湿度检测算法。给出了测量实验样本的制备过程及实验方案,实验结果显示了衰减A与湿度ψ的线性关系,实现了木材湿度ψ的单参数测量。  相似文献   
25.
本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监测技术发展情况,概括了森林动态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并介绍了几种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森林火灾动态监测系统。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开展森林动态技术研究的方案,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未来森林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动向及趋势。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笃斯越桔采摘机械手工作空间方程,采用蒙特卡洛法对笃斯越桔采摘机械手的工作空间进行仿真,应用Matlab软件编程得出机械手的可达空间范围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7.
为提高木结构梁柱材的加工精度,提升生产机床的加工性能,以MXK3120单端铣机床为研究对象,对机床整体进行综合误差建模,对其铣削主轴进行静态特性的多目标优化分析;通过对单端铣机床加工木梁柱材过程进行工艺分析和几何误差描述,建立了有无误差情况下的单端铣机床各运动轴间的变换矩阵,推导出单端铣机床加工精度的综合误差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机床的铣削主轴结构参数进行响应面优化,对其静态性能、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对比新建综合误差模型与原模型的差异。结果表明:铣削主轴具有良好的运动特性,能够满足MXK3120单端铣机床的工艺要求,且铣削主轴静态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8.
玉米、秸秆被处理之后,根茬仍留在耕地中,影响后期的耕作及农作物播种.为达到保护性耕作的要求,设计出一种玉米根茬粉碎还田机械刀具系统,可将根茬粉碎于田间.该刀具系统由刀片、刀盘和刀轴组成.刀具刃口设计为阿基米德螺旋线,减少了切削阻力,提高了切削效率.刀盘布置为“倒W”排布,保证灭茬连续、无遗漏的同时使得径向跳动微小,并对其进行Pro/E 4.0建模,导入ANSYS 13.0/Workbench中,进行模态分析和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刀具系统满足工作要求.该刀具系统的设计可为玉米的保护性耕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为分析圆盘锯式切割系统的切割机理,在Solidworks中建立单组圆盘锯及灌木枝条的简化模型,并在动力学分析软件ABAQUS中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灌木切割过程中工作参数与圆锯片参数的关系。同时,以锯片转速、行进速度、枝径为影响因素,以锯切力为评价指标,对其影响的因素进行虚拟正交试验,并用Design Expert动态响应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响应面回归方程,得知当圆锯转速为2500r/min、前进速度为0.9m/s时平茬效果较好。用小型灌木平茬机上进行实地试验,结果表明破茬率和留茬高度均能满足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30.
针对目前林业采伐后产生大量枝桠等林业剩余物,丢弃在林区,从而造成资源巨大浪费,易形成火灾隐患等问题,提出了将林间剩余物原地进行收集、削片、储存等一体化回收方式,并设计一台自走式林业剩余物削片机,拟定了设备总体方案,并对行走、切削以及喂料等机构进行了设计。该研究进行了林业剩余物切削试验,设备行走速度为2~12 km/h,最大爬坡角度为25°,削片后的木片小于50 mm,合格率可达90%以上,生产率可达3~6 t/h。设备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林业剩余物回收成本,而且为林业剩余物的收集储运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