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4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本文针对松沫蝉,以氧化乐果不同稀释液进行涂干防治,结果表明,氧化乐果1:10防治效果较理想,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72.
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筛选及林间感染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 7株虫生真菌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别 ,其中以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的毒力最强 ,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 1 0 0 %和 79% ,致死中时LT50 为 5 2 4d ,致死中浓度LC50 为 1 3 8× 1 0 6孢子 /mL。松褐天牛虫体不同部位接触白僵菌Bb2 0 2 1无纺布菌条的感染试验表明 ,触角、口器、足和腹的感染率依次升高 ,致死中时依次下降 ,表明足与腹部是白僵菌感染天牛成虫的主要部位。林间感染试验表明 ,球孢白僵菌Bb2 0 2 1菌株有较高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73.
陕西4种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分形模型 ,研究了陕西 4种不同质地的土壤粒径的重量分布。结果表明 ,土壤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其粒径分布分形维数为 0~ 3。分形维数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明显的线性相关 ,表现为粘粒含量越高的土壤 ,其分形维数也越高。分形维数不仅受粘粒含量的支配 ,还与土壤质地的均一程度有关 ,土壤质地均匀指数 Iu与分形维数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但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74.
景观生态学及熵模型在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景观的空间格局是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特色之一。本研究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熵模型,在G IS支持下对承德市城市绿地景观斑块的等级与分布、空间结构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基于景观熵值的空间格局评价分析体系,得出了和实际一致的结果,为承德市生态市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4种草履蚧防治药剂持效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化学防治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40%杀朴磷、2.5%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4种高效、低毒药剂的持效期,该试验通过在喷药的枝条上,不同时间段接触草履蚧若虫,观察统计死亡率情况。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草履蚧防治效果均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步降低,至...  相似文献   
76.
在前期土壤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北杨树黄化苗木进行了施肥处理:根施硫镁复合肥+叶面喷施叶肥。通过对处理组与对照组不同部位、不同黄化级别的叶片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分析表明:处理组对杨树黄化苗木各项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叶片叶绿素含量、POD酶含量以及PPO酶含量的升高均有促进作用,施肥处理使得它们分别提高了2.3倍、3.6倍和2...  相似文献   
77.
测定了Phomopsiseucommicola代谢产物对寄主杨树电导率、脯氨酸、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病菌代谢产物中可能含有对寄主起一定毒害作用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78.
对DGN-1型流量计中传感器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传感器压阻芯片采用全桥对称形式,完成自动温度补偿,消除因热形变应力而产生的漂移电压信号,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控制电路采用高输入阻抗的同相放大器并串联高共模抑制能力的差动放大器,该测量电路具有较强的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同时,给出了CYG13B传感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组合控制电路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优点是仪表从采集信号到信号放大均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使整机性能在可靠性、稳定性方面有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9.
利用Matlab软件对玉米子粒灌浆过程用Richards方程进行拟合后,通过编程实现灌浆次级特征参数计算,并对不同播期子粒灌浆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在黑龙港地区生态条件下,不同播期玉米各部位子粒灌浆均符合"S"形生长曲线,可用Richards方程很好地拟合。不同播期条件下,早播处理子粒起始势最高,达到灌浆盛期时间最早,平均灌浆速率及最大灌浆速率最大,活跃灌浆期较长,粒重最高。各播期玉米不同部位子粒,穗下部与上部相比,子粒的起始生长势较大,平均灌浆速率较高,达到灌浆高峰期时间较短,粒重较高。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陕西黄河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方法]以陕西黄河湿地为研究区域,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湿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比较,研究了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其变异规律。[结果]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黄河湿地从河滩湿地、开垦湿地(农田)到因盐碱化最终废弃后的退化过程中,土壤容重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容重的平均值分别为1.474、1.522、1.593g/cm3。土壤变得更紧实;土壤孔隙状况(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的各项指标也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有所降低,其中毛管孔隙和总孔隙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达到极显著水平,非毛管孔隙也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孔隙度状况的改变而改变,加剧了土壤的退化;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与湿地土壤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的最大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5.7%和22.3%。毛管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了0.2%和19.4%。最小持水量平均值分别减少6.1%和22.2%;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河滩湿地的蓄水能力和排水能力均优于开垦湿地(农田)和废弃盐碱地,与河滩湿地相比,开垦湿地(农田)和盐碱化荒地总土壤蓄水能力分别降低了12.4%和15.2%。总的排水能力分别降低了2.7%和15.9%。[结论]采取合理措施安排湿地周边集体林地、农田及湿地资源开发关系对黄河湿地保护区涵养水源,调节水分循环和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