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根据GenBank已收录的牛(Bos taurus)、人(Homo sapiens)和小鼠(Mus musculus)等物种激素敏感脂酶(HSL)基因序列的同源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西农萨能羊乳腺组织中克隆得到了山羊(Caprar hircus)HSL基因的CDS,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蛋白质结构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山羊HSL基因CDS全长2 271 bp,编码756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为:EU273879),与牛、人和小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86%和79%;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6%、85%和83%;其蛋白质的分子量为82 583.7 D,等电点为6.23,其氨基酸序列中存在较强的疏水区域,三级结构存在一个α/β水解酶折叠区域,该特征与牛、人及小鼠的HSL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2.
芸豆是我国南北普遍栽培的一种蔬菜,目前品种较多,本试验以85-1为对照,初步试验了4个芸豆品种的早熟性、丰产性及一些综合性状,为芸豆品种的选育及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试验品种 为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培育的5个芸豆品种:佳园、87b、8718、五湖、85-1,其中85-1为对照。2.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品种设置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5 m2。2002年4月16日播种(露地干种直播),行距50 cm,株距30 cm,每穴4~5粒。播种前每小区沟施腐熟有机肥25 kg、过磷酸钙250 g、草木灰700 g,施肥后顺沟浇水,水…  相似文献   
33.
1992年春季,在菜豆品种85-1观察圃中,发现了1株变异株,该变异株比85-1开花期提前5d(天)以上,早熟5d(天)以上,植物学性状差异不明显。当年春季单株采收后于秋季进行混合选择,1993年春季再进行1次单株选择。1994~1995年参加大连市区域试验。2002年获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 丰产性和早熟性 1994~1995年在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春露地和春大棚品种比较试验,3次重复,随机  相似文献   
34.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色谱柱Waters C18柱(4.6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在0.18-3.60μg(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20~4.0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72%、102.72%,RSD均小于6.5%。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合于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品种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35.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首次研究了中国荷斯坦牛NUCB2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在NUCB2基因外显子9发现两个沉默突变:27451GA和27472TC,两个碱基变化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改变,但两个位点沉默突变同时发生,表现出3个基因型,即MM、MN和NN,经过对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产奶量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这些突变对奶牛产奶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36.
宁津县刘营伍乡生猪运销合作社于1999年4月注册运营,当时有股东6人,入股资金30万元。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已拥有股东220人,社员600多户,入社股金250万元,固定资产150多万元。2002年,运销生猪40多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亿多元,创利税300多万元,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极大地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对比研究D296R、D152、D280、122、001×16、D941离子交换树脂的脱色效果,以期从中筛选出适合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果实提取物的最佳脱色剂。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五味子果实溶液吸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含量,分别计算五味子果实样品的脱色率和木脂素的保留率。结果表明,D941对五味子果实提取物脱色效果较好,脱色率可达87.8%,并且对五味子木脂素的保留率可达87.0%,研究所建立的优化工艺简单可行,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陕北白绒山羊DGAT1基因的SNPs及其与部分生长、胴体性状的相关性,为陕北白绒山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234只陕北白绒山羊的部分生长、胴体指标,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其DGAT1基因外显子14的多态性及与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关系。【结果】该座位存在一个突变位点(G→A),此SNPs导致甘氨酸(G)突变为谷氨酸(E);该群体的该位点有1对等位基因A和B以及3种基因型AA、AB和BB,A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A型为优势基因型,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AA型与BB型之间、AB型与BB型之间均在断奶重、周岁重、胸围和管围4个性状上差异极显著(P<0.01),但AA型与AB型之间在此4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P>0.05);3种基因型间在其他性状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胸围上均表现为BB型>AA型>AB型,在断奶重、体高和管围上均表现为BB型>AB型>AA型。【结论】该基因的此突变位点与绒山羊育种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提高BB型的频率可望改善绒山羊的生长发育及胴体性状;DGAT1基因可作为陕北白绒山羊生长及胴体性状的候选基因,也可作为绒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9.
响应曲面法优化五味子果实中芦丁的微波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五味子果实中芦丁微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以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功率为自变量,芦丁含量为响应值,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分析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响应面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21,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功率为800W。结论:响应面分析所得二次模型方程能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实验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该研究可为从北五味子中提取芦丁提供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中国本地牛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基因第1外显子的多态性及其与南阳牛生产性状的关系,为中国地方牛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PCR-RFLP和DNA测序技术,研究了6个中国本地牛品种(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鲁西牛、草原红牛和荷斯坦奶牛)1390头个体CCK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其多态性与南阳牛生产性状的相关性。【结果】DNA池测序结果发现,CCK基因第1外显子有2个新的SNP多态位点(1 224 T→C,1 275 G→C),其中1 275 G→C是一个错义突变,该突变导致1个内切酶PVUⅡ切割位点的消失,表现为GG、GC、CC 3种基因型。3种基因型在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鲁西牛、草原红牛和荷斯坦奶牛CCK基因第1外显子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744 0,0.947 0,0.888 5,0.956 3,0.756 3,0.957 0;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256 0,0.053 0,0.111 5,0.043 7,0.243 7,0.043 0。不同基因型与南阳牛生产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GC和CC基因型个体除了与初生质量和6月龄性状指标不相关外,与12,18,24月龄体质量、体长、平均日增质量和胸围性状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结论】CCK基因可能是影响牛生产性状的主效基因或者与之紧密连锁,可能是牛分子育种的候选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