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6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锌指抗病毒蛋白(ZAP)是一种重要的宿主限制性因子,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增殖.为研究绵羊ZAP(oZAP)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和对该蛋白功能进行预测,本研究通过PCR扩增oZAP基因,其长度为2697 bp,编码89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oZAP蛋白中丝氨酸(Ser)含量最高,半衰期为30 h,属于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  相似文献   
72.
为了解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 FIPV)在中国的流行与遗传变异情况,对新分离的FIPV AH1905株的N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比对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N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最后,将N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并制备鼠源多克隆抗体。测序结果表明,FIPV AH1905株的N基因全长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FIPV AH1905株与报道的FIP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0.2%~92.4%,氨基酸同源性为91.8%~93.9%,与国内其他分离株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同属于FIPV基因Ⅰ型。对N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显示,该蛋白具有高度亲水性,其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h)(14.06%)、延伸链(e)(15.12%)、β转角(t)(3.71%)和无规则卷曲(c)(67.11%)组成,无信号肽区域和跨膜结构域,存在4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含有6个潜在的B细胞抗原表位、2个CTL表位和2个Th表位。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明,N蛋白在大肠埃希菌细胞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8 ku,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上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FIPV的流行病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3.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PRR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引起繁殖母猪的生殖障碍与仔猪的呼吸道症状.故命名为猪繁殖-呼吸综合征.该病病原为PRRS病毒(PRRSV),于1991年为荷兰学者Wensvoort等最先分离到.根据其基因组的结构及转录调控机制的特点,将其归于动脉炎病毒科.随后的研究表明,其为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根据病毒的基因组组成特征及抗原性差异,可将其分为两种基因型:即以VR-2332株为代表的北美洲型和以LV株为代表的欧洲型.其基因组的共同特点是,都含有8个开放阅读框架(ORF),其所编码的蛋白也都相同[1].即ORF1(包括ORF1a和ORF1b)编码病毒的复制酶,ORF2~6编码病毒的囊膜蛋白,ORF7则编码高度保守的核衣壳蛋白.  相似文献   
74.
2010年3~11月间,安徽省部分规模养鸭场流行以产蛋下降和死亡为特征的急性、热性鸭传染病,主要感染成年种鸭或蛋鸭,病理变化则以心肌出血、卵巢肿大、出血和坏死为特征.通过鸡胚接种、传代培养和RT-PCR鉴定,从发病鸭体内分离1株黄病毒.对其NS1基因扩增并测序,发现其与坦布苏病毒亲缘关系非常近,核苷酸同源性达94.2%...  相似文献   
75.
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偶蹄动物传染病 ,研制新型口蹄疫疫苗是防治口蹄疫爆发的有效措施之一。自 1 990年首次出现基因疫苗的研究报道之后 ,基因疫苗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包括口蹄疫基因疫苗构成的基本条件、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免疫机理、口蹄疫基因疫苗的不同免疫形式以及免疫佐剂在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口蹄疫基因疫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PRRS弱毒疫苗毒株与野毒株的分子遗传学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7.
为制备新型鸭源呼肠孤病毒(DRV) THIl株Sigma 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扩增DRV TH11株Sigma A的编码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在大肠杆菌BL21 (DE3)中进行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表明,Sigma A基因不仅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66 ku,而且表达产物能够被特异性DRV多克隆抗体识别,证明表达的Sigma 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以纯化的Sigma A蛋白免疫实验兔制备抗Sigma A蛋白的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其效价达1:20000以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多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DRV的Sigma A蛋白,表明Sigma A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Sigma A蛋白的功能,以及建立DRV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旨在研究北京鸭Mx基因的结构及功能。利用干扰素诱导剂Poly(I:C)诱导鸭胚成纤维细胞(DEF),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北京鸭Mx基因全长编码区序列,并观察其在感染了鸭呼肠孤病毒(DRV)的DEF中的动态表达情况。北京鸭Mx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区全长2166 bp,编码721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脊椎动物Mx基因进行核苷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北京鸭Mx基因与野鸭Mx基因关系最近。北京鸭Mx序列与其他动物基因序列的比对结果显示,核苷酸同源性为47.8%~99.8%,氨基酸同源性为47.9%~99.4%。DRV孵育DEF后,Mx呈波动性表达。结果表明,本试验成功克隆了北京鸭Mx基因,预测分析证实其编码的蛋白具有脊椎动物Mx蛋白共有的结构特征,北京鸭Mx蛋白全基因的获得为下一步研究禽类Mx蛋白的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及干扰素的监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兔出血症病毒的遗传变异情况,为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防治提供理论资料。【方法】对1989~2006年7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RHDV)浙江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基因(VP60)进行了克隆与测序,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将其与国内外RHDV的基因组序列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并绘制了系统发生树。【结果】此7株RHDV的VP60基因均由1 740个核苷酸组成,编码580个氨基酸,其与参考序列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4.0%~99.8%;系统发生树分析显示,所选的RHDV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群,每个基因群又可分为两个亚群,其中中国分离株主要位于C亚群,与欧洲分离株的遗传距离较近,基因群之间的遗传距离有逐渐加大的趋势。【结论】RHDV在长期流行与演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趋势。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