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1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内一典型实验区的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为案例,进行了普通克立格、BP神经网络与稳健克立格估计对比分析。发现对于土壤水分预测,BP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克立格法的平滑效应;在盐分预测中,稳健克立格与BP法对特异值影响估值问题尚未很好解决。BP神经网络技术对原始数据没有参数及严格地采样分布要求,简单而实用。  相似文献   
22.
土壤水盐时空变异数据中特异值处理方法与调控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区域水环境预测中土壤水盐监测与评价的要求,进行了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与稳健变异函数的研究。利用河套灌区内典型试验区返盐严重的春季水盐采样数据,计算了传统地质统计学变异函数,发现数据统计分析和特征受特异值影响较严重,运用稳健统计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剔除特异值后计算稳健变异函数及其相应的调控技术的尝试,获得了较好效果。重点探讨了影响系数法中参数K的确定原则和相应技术,并与估计邻域法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稳健地质统计学处理特异值的方法可以移植到农田水利与水土科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23.
以教学、科研、生产为核心的"太行山道路"是河北农业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本身就是一条实践育人、科教富民、创新创业的特色发展之路,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依托地方产业和农林学科,从实践出发坚持产学研结合之路,营造良性校园文化、构建立体化课程体系、搭建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健全各种保障机制、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农林人才是深化拓展"太行山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4.
基于多源遥感协同反演的区域性土壤盐渍化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进一步推动多源遥感技术在农业生产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为试验区,利用地面实测光谱和地表组合粗糙度数据,联合C波段微波雷达SAR四极化后向散射系数数据,分别利用主成分回归(PCR)、多元逐步回归(MSR)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选取盐分特征波段,并建模评价土壤盐渍化分布。首先,对光谱反射率及其对数、一阶与二阶导数4种光谱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相较于原始光谱和对数变换,光谱的一、二阶导数具有更好的相关性,二阶导数变换的618~622 nm、1 802~1 806 nm、2 169~2 173 nm、2 344~2 348 nm这4个特征波段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28、0.39和0.27;PLSR筛选的波段相较MSR选取的波段延后,但其二阶导数变换模型拟合度小于MSR。其次,在对比二阶导数变换的PCR、MSR和PLSR土壤盐分模型基础上,最终确定了协同光谱特征波段中心反射率二阶导数和雷达后向散射特性、地表组合粗糙度的BP人工神经网络(BPANN)模型为最佳预测模型,其预测模型的R~2为0.890 8,稳定性和预测精度均优于前述经验回归模型。融合多源遥感数据的神经网络模型可快速精准监测土壤盐渍化分布,为灌区土壤退化防治提供基础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25.
基于地质统计学的DTM空间插值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针对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的建模问题,将高程看作区域化变量,应用地质统计学(GS)中普通克立格(简写OK法)研究了1个山区高程空间变异分析及其插值.结果表明:OK法可以进行DTM的最优空间插值,而且可提供插值结果的精度,能满足DTM对高程的精度要求,其插值结果表明OK法可以直接用于DTM的建模.  相似文献   
26.
快速获取大范围土壤地表粗糙度的空间分布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科学难题。以快速获取内蒙古河套灌区解放闸灌域土壤地表粗糙度为目的,研究了RADARSAT-2雷达影像数据的地表粗糙度信息提取技术,通过剖面板法实测地表粗糙度数据。利用BP(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和LMBP(Levenberg-Marquardt Back Propagation)人工神经网络模型2种方法建立了土壤地表粗糙度的定量反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MBP模型的反演效果优于BP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88 3、0.689 2。建立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反演土壤地表粗糙度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快速获取土壤地表粗糙度的需要,为微波遥感监测土壤墒情及土壤盐渍化提供重要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27.
采用非参数统计理论中的指示克立格与BP神经网络技术,以河套灌区内一典型实验区的土壤水盐预测为例,在一条采样基线上比较了指示克立格与BP神经网络技术的优劣,发现指示克立格与BP神经网络技术在一维空间的土壤水盐预测中能改进普通克立格平滑效应,具有条件模拟的仿真功能,可用于空间水盐插值与预测。  相似文献   
28.
就万家沟水库混凝土双曲拱坝径向变形监测进行了两个方案的设计,经分析、对比,采用了第1方案-光学准直活动觇标法。  相似文献   
29.
以河套灌区内一典型实验区的土壤水盐空间变异性为案例,对比分析了指示克立格、析取克立格、概率克立格风险概率计算值。结果表明,IK法与PK法具有相似的功能,而DK法则有局部细化、突出细部的特点。3种概率估计误差无明显差别。而阈值不同则概率估计误差不同。若单纯考虑提高概率估计精度,不宜选择中位数作为单阈值进行概率估计。  相似文献   
30.
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科教兴冀战略,科教兴农是重头部分,培养大批高质量、高水平、高适应性的人才,是农业高校的根本任务,直接关系到我省“科教兴冀”战略的实施。为此必须认真研究河北省的农业科技人才现状、需求规律和培养的方法途径。  一、河北省农业科技队伍现状河北省现有农业科技人员37000人(农、林、牧、渔、水专业),平均每万名农业人口6.7人。全省农业科技干部18102人,平均每万亩耕地1.85人。为了深入了解我省农业科技队伍现状,笔者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抽样调查,主要调查农、林、牧三方面、地(市)、县、乡三级的农业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