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25篇
农学   44篇
基础科学   9篇
  62篇
综合类   207篇
农作物   87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采用水煎煮法与乙醇浸泡法提取花椒、苦参、蛇床子、芦荟、山柰、地肤子、土伏苓等十几种中草药原液,对斑点叉尾鮰受精卵进行消毒。结果表明,消毒过的受精卵孵化的鱼苗肌肉重金属检测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农药残留未检出。证实中草药防治斑点叉尾鮰受精卵的水霉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2.
以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最大化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的,阐述了蚕桑资源高效利用通过发展乡村工业、开发文化科普旅游与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等模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蚕桑功能食品、桑枝实用菌、蚕丝被、蚕桑动物饲料、蚕沙制品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发展新兴的乡村工业;以开发蚕桑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创办包括蚕丝文化科普教育、养蚕体验与美食品尝的蚕家乐等休闲游乐,带动蚕区农村文化科普旅游和生态环境建设。通过以上模式及项目的实施,逐渐建立起适应我国蚕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蚕桑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3.
蚕蛹油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改善蚕蛹油的加工性能和延长其保质期,以大豆蛋白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蚕蛹油微胶囊。依据蚕蛹油微胶囊乳状液的稳定性检测指标,确定壁材大豆蛋白和β-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1∶1。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制备蚕蛹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芯材(蚕蛹油)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2,乳状液中固形物的质量分数为20%,均质压力25MPa,喷雾干燥的进风温度190℃。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蚕蛹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91.2%。  相似文献   
84.
85.
为研究乳化植物甾醇对雄性日本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生产性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肾上腺皮质酮水平的影响,将100只体质量为(70±4)g的26日龄雄性日本鹌鹑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只鹌鹑每天灌喂含0、0.1、0.2和0.4 mg.mL-1植物甾醇的乳化液0.2 mL。21 d后,采食量、体质量增加和饲料转化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但饲料转化率随植物甾醇灌喂量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植物甾醇乳化液均显著提高了鹌鹑血清中的IGF-1含量(P<0.05),但不影响皮质酮水平(P>0.05),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也无显著变化(P>0.05)。0.04和0.08 mg.d-1植物甾醇显著降低了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P<0.05)。结果提示:植物甾醇能显著上调雄性日本鹌鹑IGF-1水平从而对其生产性能产生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86.
为了提高油茶苗木的嫁接成活率和降低其育苗成本,给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以接穗不同留叶量、不同枝段和不同芽砧类型为嫁接材料研究其对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绿枝2~3叶段,留0.5~1叶,带籽砧嫁接方法的效果最好,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87.
六方水钠锰矿是土壤中普遍存在、活性最强的氧化锰矿物。它常常富集各种过渡金属如Ni等,对其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在六方水钠锰矿形成过程中加入Ni2+,Ni以+2价存在于矿物中。进入水钠锰矿结构中的Ni大部分以[NiO6]八面体形式存在于层内;部分Ni存在于八面体空位上下方。含Ni水钠锰矿沿c轴方向堆叠锰氧八面体层数逐渐减小,而a-b板面晶体大小没有明显变化,即层片状晶体逐渐变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随着Ni含量的增加,水钠锰矿结构中锰氧八面体空位数减少,而层边面吸附位点数基本保持不变,其对重金属离子(Pb2+/Zn2+)吸附去除能力逐渐降低。本文为明确过渡金属离子(Ni)对土壤中氧化锰矿物的形貌、结构及其性质的影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8.
针铁矿-高岭石二元体的微观结构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针铁矿-高岭石复合物,以其混合物为对照,分析了它们的微观结构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复合物中的针铁矿较好地包被在高岭石表面,而混合物中两固相之间的包被作用微弱。相对针铁矿和高岭石两单体而言,二元体中针铁矿和高岭石的主要晶面间距没有明显变化;复合物的孔体积增多、平均孔径减小,混合物的孔体积和平均孔径都接近两单体的平均值;两种二元体的表面分形度(D)增大,且D混合物>D复合物。红外光谱显示,二元体中≡Fe-OH的振动频率升高,而≡Al-OH、Al-O、Si-O和Fe-O的振动频率降低;高岭石与针铁矿胶结后,核磁共振波谱中29Si和27Al的化学位移均向正方向移动。根据波谱分析的结果推断,针铁矿与高岭石的胶结主要通过针铁矿表面≡FenOH2(n/2)+(n=1,2,3)与高岭石表面≡Si-OH、≡Al-OH02.5+等Lewis酸之间的阳离子交换、高岭石表面≡Si-O-和≡Al-OH0.5-与针铁矿表面铁羟基(≡Fe-OH)间的阴离子交换以及高岭石表面O与针铁矿表面Fe间的配位等作用而实现,其胶结力主要为氢键和静电引力。复合物中≡Fe-OH、≡Al-OH等主要基团的振动频率以及29Si、27Al的化学位移的漂移均大于混合物中的变化量,说明复合物中针铁矿与高岭石间的胶结强度大于混合物中两固相间的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89.
几种土壤铁锰结核对Cr(Ⅲ)的氧化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几种土壤铁锰结核为试验材料 ,采用流动法 ,用权函数方程、抛物线方程、Elvoich方程及一级方程模型对锰矿物氧化Cr(Ⅲ )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上述方程拟合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并且以权函数方程和抛物线方程拟合所得的标准差较小 ,由该氧化反应先吸附再氧化的反应机理、拟合方程的特性 ,表明氧化锰氧化Cr(Ⅲ )的反应过程受Cr(Ⅲ )和Mn2 + 的扩散、氧化锰表面覆盖度等因素影响。拟合权函数的k和A值表明其反应先快后慢 ,且锰矿物类型不同 ,初始反应速率有差异 ;随着温度的升高 ,Cr(Ⅲ )的氧化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90.
不同氧化度六方水钠锰矿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复试验法(trial-and-error)粉末X射线衍射(XRD)结构模拟和X射线吸收光谱(XAS)研究了不同锰平均氧化度(manganese average oxidation state,Mn AOS)六方水钠锰矿的结构变化特点.合成的系列六方水钠锰矿中(样品HB1到HB6),Mn AOS由3.92减小为3.67,晶胞参数b由2.838 (A)增加至2.848 (A).在a-b平面上的紧密堆叠尺寸(CSD)由12.0 nm减小至7.0 nm,沿c轴堆叠的锰氧八面体层数约为10.6~13.4层.随着Mn AOS逐渐降低,样品中八面体空位含量由18%减小至8%.Mn AOS与空位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它们与晶胞参数b呈负相关.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线性拟合表明,样品中Mn主要以+4价存在,随着空位含量的减少,低价锰(Mn2+/3+)含量逐渐增多.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EXAFS)全多重散射模型拟合分析表明,不同氧化度六方水钠锰矿样品的晶体结构和Mn局域配位环境基本相同.由于空位含量和颗粒尺寸减小,从HB1到HB6的表观锰位点占有率(focc)由0.74减小至0.66.随着Mn AOS逐渐降低,Mn-Mn(O)配位壳平均键长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