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5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5篇
  41篇
综合类   159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51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栖霞市苹果园氮磷养分平衡及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栖霞市是中国最主要的苹果产区之一,近年来果园单位面积养分的大量投入造成了区域氮、磷元素的过量富集,进而对当地的土壤、水资源、大气等环境要素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了解苹果主产区施肥现状,并科学评价其环境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栖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田间试验、室内模拟等方法,分析了苹果园氮磷养分的输入量及输出量,进而构建养分平衡模型,对区域环境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栖霞市苹果园养分投入量为:有机质5360.28 kg/hm^2,N 545 kg/hm^2,P2O5568.76 kg/hm^2,K2O 712.57 kg/hm^2;2)氮素的气态损失、果实及枝条带走量各占输入总量的6.49%、24.34%、3.12%,盈余率达66.04%(402.97 kg/hm^2);磷素被果实和枝条带走量分别占输入总量的12.33%和2.55%,盈余率达85.12%(484.75 kg/hm^2);栖霞市氮、磷盈余量均超出环境安全的阈值,分别属于中风险和高风险范围。因此,在保证果园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逐步建立水肥一体化的果园施肥模式、提升果农科学的管理经验,应成为果园可持续发展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42.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事关养殖业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河南省2013年实施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以来,已建成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场100个,日均处理能力1350t,病死畜禽收集点1990个,在政策扶持、机制创新、资金支持、执法监督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创设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与保险勘查理赔相挂钩的联动机制——“河南模式”,但也存在体系规划不合理、建设标准不高、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提出制定法律法规、完善扶持政策、加强科技研发、加强宣传引导等建议,以期为深入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
研究了中南地区3种土壤的电荷量、电荷零点(PZC)和净电荷零点(PZNC)等表面电荷性质及其与土壤矿质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赤红壤、红壤到黄棕壤,永久负电荷量(CECp)趋于增大,主要与土壤的粘土矿物组成和粘粒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CECv)变异趋势不明显,主要与土壤氧化铁铝的组成及含量有关;可变负电荷量占负电荷总量的比例趋于降低;正电荷量趋于减小.(2)供试赤红壤、红壤和黄棕壤的PZC分别为3.90、3.35~3.50和2.96~3.12;赤红壤和红壤的PZNC分别为3.85和2.15~2.84,黄棕壤不存在PZNC.(3)初步提出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电荷性质的指标为:PZC>3.0、PZNC>2.0、PZC朠ZNC<1.0和CECv/CEC8.2>0.4.  相似文献   
44.
根据莱茵衣藻和普通小球藻ω3脂肪酸去饱和酶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ABL09485和BAB78717)的保守区(TMFWALF和HHDIGTH)设计简并引物,以缺刻缘绿藻H4301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PCR和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CE),克隆了缺刻缘绿藻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EU658930),它与莱茵衣藻的这个基因具有69%相似性。该基因cDNA序列长2330bp,其中5'-非翻译区长107bp;3'-非翻译区912bp,且具有明显的poly(A)尾巴;开放阅读框1311bp,编码一个436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9.06ku,等电点7.85;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为膜结合蛋白,含有2个疏水区域和3个保守的组氨酸簇基序。将该基因的cDNA序列与其DNA序列比对后,发现该基因在其编码区存在6个内含子,剪切位点均符合GT-AG规则。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在氮饥饿培养过程中,缺刻缘绿藻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的相对转录量在4h时可能因休克显著提高(P<0.05),然后开始下调,12h开始显著下降(P<0.05),并在20h降到最低(约为完全培...  相似文献   
45.
旨在分析玉米和高粱SSR标记在其近缘种薏苡中的通用性和多态性,以期筛选可用于薏苡种质资源和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以11份薏苡资源为供试材料,利用SSR-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方法,对364对SSR引物进行了测试和筛选。结果表明,364对玉米和高粱来源的标记中有163对能在薏苡中扩增并得到清晰的条带,其中44对标记在薏苡中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高粱SSR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58.02%和30.85%,玉米SSR标记的通用性和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3.45%和26.47%,高粱SSR标记在薏苡中通用性和多态性更好。44对引物在11份薏苡材料中扩增出110条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扩增出的条带数在1~5条之间,平均为2.5条,PIC为0.15~0.79,其中15对引物的PIC值大于0.5,占全部多态性引物的34.09%。筛选出的通用SSR引物可为薏苡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可用的遗传标记,也是高粱、玉米和薏苡3种作物之间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6.
天然有机质(NOM)在土壤、沉积物和水体等环境中无处不在,其中富里酸和胡敏酸是主要形态。富里酸及胡敏酸活性高,易与天然矿物颗粒和金属离子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矿物的表面化学特性以及金属离子的形态与迁移性,进而在控制环境中金属离子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富里酸和胡敏酸等NOM和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共吸附特性与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了表面络合模型和现代光谱技术在上述三元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反应机制研究进展。NOM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特性和反应机制,并受体系pH、金属离子类型和浓度、NOM浓度、NOM和金属离子的添加顺序、矿物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低pH时,NOM通常促进矿物对金属离子的吸附。NOM和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的共吸附机制包括:NOM和金属离子竞争吸附表面活性吸附位点;在溶液中形成NOM-金属离子络合物;形成金属离子桥接矿物表面位点与NOM的A型三元络合物(矿物-金属离子-NOM)或NOM联接矿物表面与金属离子的B型三元表面络合物(矿物-NOM-金属离子);静电作用改变表面电荷特征。最后展望了天然有机质等配体与金属离子在矿物表面共吸附有关的研究热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7.
羽衣甘蓝抗寒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赏羽衣甘蓝作为秋冬季节重要的园林绿化植物,抗寒性直接影响其推广和应用。为了阐明羽衣甘蓝响应低温的生理特性,揭示抗寒机理,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生物技术课题组选配的优良F1杂种作为研究试材,分析不同低温处理下叶片电导率变化和半致死温度,以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羽衣甘蓝叶片电导率在-5℃以下迅速升高,-10℃左右达到最大值;半致死温度为-10.3~-13.7℃,红色类型低于白色类型,羽叶和圆叶低于皱叶类型。上述研究结果与观赏羽衣甘蓝田间抗寒表现一致。低温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响应特性表明,不同指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除了可溶性糖在-10℃含量最高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在-5℃或-8℃达到最大值,并随温度进一步降低而下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半致死温度、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是导致羽衣甘蓝抗寒性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为建立羽衣甘蓝抗寒性评价体系,进一步解析抗冻机理,培育抗寒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8.
以含有Mi-3抗根结线虫基因的秘鲁番茄(Lycopersicon peruvianum)LA2823为父本,栽培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高代优良自交系为母本,授粉后20~30d摘取幼果。将从幼果中分离出的直径大于2mm的胚珠放置在营养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4周后胚芽、胚根分别由两端伸出。培养的胚珠还可以通过体细胞胚发生途径产生胚芽。获得的种间杂种对根结线虫的抗性表型与野生种父本完全相同,在植物学性状上亦与其父本秘鲁番茄更相近。以栽培番茄为母本进行回交,成熟果实与母本相似,但其种子即使放置在MS培养基上也不能萌发。对回交种子胚败育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甘蔗绵蚜( Ceratovacuna lenigera Zehuter )是甘蔗主要害虫之一,在贵州蔗区普遍发生危害,甘蔗选50经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多年的引种试验观察,是高抗甘蔗绵蚜的优良品种。甘蔗叶片中水溶性糖、全氮含量以及糖一氮比例与甘蔗抗绵蚜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为了探讨甘蔗选50抗绵蚜机理,我们对甘蔗选50及主要栽培品种的植株叶片中水溶性糖、全氮含量以及糖一氮比例进行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50.
氮含量作为有机肥养分的重要来源,是评价有机肥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以普通市售的有机肥料为样品,分别使用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有机肥料的全氮含量,为采用两种不同的分析测试方法测定有机肥料全氮含量研究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样品每个分析测试方法重复测定5次.结果 表明: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法测定的有机肥料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