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用固体加入法研究了银杏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盐析过程。结果表明:50%→75%饱和度的(NH4)2SO4盐析,蛋白质的收获率高,PAL的纯化倍数高,是较理想的盐析范围。  相似文献   
82.
郑早60是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最新选育的耐热、抗病、早熟白菜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83.
郑白65是由早熟耐热自交不亲和系06z153-6-2-3和EP1-5-2-1配制而成的秋早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育期57~80d(天),叶球矮桩叠抱,球高24.1cm,横径19.4cm,单株净菜质量1.5~2.0kg,净菜率69.8%,每667m2净菜产量5000~5800kg,抗病毒病、霜霉病、黑腐病,适宜河南、北京、河北、山东、辽宁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84.
<正>硝基氯化苯是农药重要的中间体。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硝基氯化苯总生产能力达到58万吨,全年装置平均开工率为65.5%,产量为39万吨,与2008年相比略有增加。目前全球硝基氯  相似文献   
85.
<正>大白菜是我国北方地区秋季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为实现优质高产,需要科学选种,合理安排茬口,并注意精心管理。1选择良种购买白菜品种要认清品牌商标,选购正规生产  相似文献   
86.
小额信贷是我国金融发展史上一项新生事物,目前仍处于实验探索阶段,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管理问题不容忽视。在阐述小额信贷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与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7.
娃娃菜是一种袖珍型小株白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亚种,因个体较小、生长期短、质地脆嫩、口感较好、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佳等优点,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笔者通过近年来对娃娃菜的引种、试验栽培,现着重将春播娃娃菜高效栽培技术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88.
为筛选适宜河南地区种植的早熟大白菜品种,选取5个品系进行2年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郑白65’大白菜生育期63.0 d,熟性最早,软腐病和霜霉病较轻,田间表现抗病毒病,667 m~2净菜产量6 979.50 kg,可于国庆节前上市,经济效益高,是适合河南省大部分地区夏、秋栽培的早熟大白菜品种。新品系‘15t43×11v39’大白菜熟性也较早,对霜霉病和软腐病抗病性强,667 m~2净菜产量5 984.28 kg,有待进一步提纯推广。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大白菜干烧心病的发病规律。[方法]以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5个大白菜品种和北京新三号为材料,采用大白菜干烧心病苗期鉴定法研究干烧心病的发病规律。[结果]干烧心的病情指数大体上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上升,但在缺钙培养45 d后都相继达到高感状态,在55 d后病害基本上达到稳定状态。郑白65在缺钙处理下最耐病,郑白四号耐病性最差,对钙的缺失极为敏感,缓冲能力差。郑白80在缺钙处理前期表现出较好的缓冲能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后期发病迅速,其他品种也表现出不同的耐病性和敏感性,但几乎在同一时间段达到稳定的发病时期。[结论]研究结果为干烧心病的预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甘蓝以其独特的风味、丰富的营养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目前镇江市大多数甘蓝都由外地市场调入,尤其是春甘蓝,本地虽有部分菜农种植,但由于品种老化,育苗时间掌握不当,导致春甘蓝易抽薹,品质差,产量低,菜农的种植积极性严重挫伤,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为此,本所于2005年引进了5个春甘蓝品种,与常规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试验,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本地区早春种植的品种。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