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0篇
园艺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在对虾育苗生产中,经常发现对虾幼体“发光”现象,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发光”病,涉及的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笔者在多年实践中,针对“发光”症状,采取多品种药物进行治疗,取得初步进展,现总结如下,供商榷。 1 发光病症状及其变化  相似文献   
22.
部分黄瓜和甜瓜品种对霜霉病的抗性及其组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部分黄瓜和甜瓜品种为试材,通过病害抗性组分分析法,对其霜霉病抗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供试黄瓜、甜瓜品种均为感病品种;其中黄瓜品种"唐山秋瓜精品606"、"水果型101"(唐山秋瓜)、"及早挂满架"、"津研4号"、"绿宝2号"等,甜瓜品种"纯甜时代"、"高糖金玉"等感病较轻,表现为病斑相对较小,病斑数形成较少,病斑产孢囊量较少;黄瓜品种"吉杂4号"、"麻皮黄"等,甜瓜品种"如意"、"金甜佳美"等品种感病较重,表现为病斑相对较大,病斑数形成较多,病斑产孢囊量较多。  相似文献   
23.
在开展对虾育苗生产中,经常发现对虾幼体“发光”现象,常被称之为“发光”病,涉及的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长毛对虾、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等,其症状频发和延误诊治不仅给育苗工作带来被动,而且在经济上也造成巨额的损失。笔者在多年实践中,针对“发光”症状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和药效比较,取得初步进展,总结如下,以供商榷。一、“发光”病的症状及变化在所有虾类孵幼过程中,从蚤状幼体开始至糠虾期、仔虾期,各期均有发病且不易被发现,究其原因,主要是育苗室内外比较强烈的自然或非自然光源干扰了对对虾幼体“发光”病症状的诊断…  相似文献   
24.
莱州湾位于山东半岛西北,渤海南部,其入海径流丰富,营养充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渔业资源基地,也是黄、渤海经济生物的主要繁育场。随着工农业的发展、港口的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高,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据《2009渤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结果显示,位于莱州湾底部南岸的胶莱河口及其东侧毗邻近岸海域呈现低盐区面积严重萎缩的现象,严重威胁了该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此,笔者根据2010—2012年平水期莱州湾的水质及沉积物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与特征分析。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在红小豆结荚时期进行叶面喷施烯效唑(S3307)对叶片生理代谢和籽粒产量的影响,以吉红9号红小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15,30,45 mg·L~(-1) 4个浓度处理,结荚期叶面喷施S3307后测定叶片蒸腾速率(Tr)和净光合速率(Pn),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红小豆结荚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S3307,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净光合速率(Pn)显著提高,POD,SOD和CAT活性显著增强,MDA含量显著降低;单株粒质量、百粒质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增加。说明结荚时期叶面喷施适宜浓度S3307能够促进叶片生理代谢,提高产量,其最佳喷施浓度为30 mg·L~(-1)。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大豆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生理依据。【方法】选择3个不同产量水平(低产品种、高产品种、中产品种)的9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L.)Merr.)品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种植,在大豆结荚期以后,测定大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结果】在结荚期后,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的SOD、POD、CAT活性表现为高产品种>中产品种>低产品种,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均在鼓粒盛期达到最大,然后下降,高产品种叶片SOD、POD、CAT活性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种;不同产量水平大豆叶片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则表现为低产品种>中产品种>高产品种,随生育进程均呈上升趋势,以成熟期最大,高产品种MDA含量和细胞膜透性极显著低于低产品种。【结论】在结荚期以后,高产大豆品种清除活性氧的能力较强,膜脂过氧化程度较低,叶片衰老延缓,而功能期延长,有利于后期干物质积累,进而有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7.
盐碱地区卤淡水池养南养白对虾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权  刘国宁 《齐鲁渔业》2002,19(7):37-38
  相似文献   
28.
许多研究表明,世界大豆品种产量随着育成年代呈显著增加,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围育成大豆品种的产量增加幅度有放缓和停止不前的变化趋势.说明以农艺性状为选择目标的常规育种其品种的产量潜力已受到限制.迫切需要建立新的育种目标和计划.大豆育种工作者在对大豆晶种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定向改良时,并没有考虑生理性状的改良,也不清楚生理性状发生了哪些变化.许多研究表明,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其生理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并与产量呈密切相关.对1923年至2005年间育成的40个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研究表明,生理性状与产量和农艺性状相比,其改善的幅度较小,说明大豆生理性状的遗传改良孕育着巨大的产量潜力.建立以生理性状为目标的育种程序,定向改变大豆的生物学和生理学特性,是提升当前我国大豆育种水平.实现产量突破的重要途径.总结作者及课题绀成员近几年来埘吉林省1923年以来育成的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和生理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认为大豆叶片的光合能力、表观叶肉导度、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根瘤的数量具有作为高产品种选择指标的价值,有待于对其进行选择成本、可靠性、关联性和可替代性进行研究,用于高产大豆品种的选育和改良计划.  相似文献   
29.
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与管理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示范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开始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农业科技示范区的建设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尤其对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提高农民和基层技术人员对新技术吸纳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本文就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农业示范区的涵义、特征、选建及管理机制、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