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拔地拉果蔗     
拔地拉果蔗在我国广东、广西、台湾等地有较大面积栽培,俗称黑皮蔗。其特点是茎大、节间短、圆筒形、黑紫色,有明显的白色蜡粉带,芽圆形,叶片阔,叶鞘毛多,皮脆汁多,爽口味甜,产品畅销成都、重庆、西安、云南等地,颇受消费  相似文献   
12.
“凉蔗2号”抗旱性强,根据其早生快发、出苗率高、分蘖率强、宿根性极强、生长势中等、全生育期生长均匀的特点,拟定其配套栽培技术,需进行及早整地播种,重施基肥,早施分蘖拔节肥,及时上厢,补施壮尾肥等栽培技术措施及相关田间管理,以保证其既高产又高糖。  相似文献   
13.
石榴花期西花蓟马的防治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色板、性诱剂诱杀和药剂防治的方法,对石榴花期西花蓟马的防治试验表明:蓝色粘板的诱杀效果最好,其次是黄色粘板,白色粘板效果最差;辅助挂置蓟马性信息素诱芯能增加粘板的诱集量;48%乐斯本乳油和3%汗马啶虫脒乳油在施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达到70.0%、75.2%,可以作为西花蓟马的应急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4.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甘蔗抗性与血缘遗传基质密切相关。凉蔗2号搜集抗性亲本遗传基础广泛,引入异质血缘,采用种间高贵化杂交育种方法,增强品种的抗性,实现超亲遗传。凉蔗2号在生产中表现出极强的多抗性,进行抗性育种研究,有助于实施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以期为凉蔗2号高产稳产、高糖增效。  相似文献   
16.
四川是我国最北缘的热区,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晚熟芒果、晚熟龙眼和晚熟荔枝的重要生产基地。本文介绍四川热作病虫害发生的基本概况和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凉蔗2号亲系广泛应用高贵化杂交育种方法,引入异质血缘多次回交,打破连锁遗传,重组有利基因,促进血缘多样化,实现超亲。进行凉蔗2号亲系遗传高贵化杂交技术研究,有利于为凉蔗2号用作广亲和力亲本,实施远缘杂交制种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于‘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膨大的水肥组合,在全生育期设置4个灌水量,4个施肥量梯度水肥一体化滴灌试验,探究其对‘克瑞森’果实膨大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主副互作对设施‘克瑞森’无核葡萄果实膨大的影响差异显著。灌水量5850、5400 m3/hm2与施肥量3150、2700 kg/hm2互作利于果实横径、纵径伸长、单粒重增加、硬度增强,以灌水量5850 m3/hm2与施肥量2700 kg/hm2互作效果最佳。灌水量5400、4950 m3/hm2与施肥量3150、2700 kg/hm2互作利于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以灌水量4950 m3/hm2与施肥量3150 kg/hm2互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及理论抽样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5种聚集强度指标和2种线性回归对西花蓟马在石榴上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检验,对各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在石榴园中的分布为聚集分布,个体间相互吸引,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其聚集性随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强。用Iwao回归法中的α、β参数计算出了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