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1.
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是土壤具有肥力的重要基础,研究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添加对黄绵土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可为黄绵土耕地质量的提升及可持续利用、减少土壤侵蚀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依据.通过室内恒温培养试验,设置对照(CK)、1%秸秆(儿)、3%秸秆(J3)、5%秸秆(J5)、7%秸秆(J7)、10%秸秆(J10)和1%生物炭(...  相似文献   
21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传染性脓疱外阴阴道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感染引起的传染病,流行范围较广。该病在临床上主要有呼吸道和生殖道两种表现型,引发多种症状,给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毒侵入牛体后造成持续性感染,病牛长期或终生带毒,给防控带来极大困难,IBR的综合防控依赖于精准的检测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识别反应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在特异性、敏感性、样品前处理简便性、现场适用性、检测效率等方面优势突出。IBRV的gB蛋白、gC蛋白、gE蛋白、gG蛋白等常被作为靶抗原进行检测试剂盒的研发,从IBRV的基因组结构、结构蛋白特点、选用的IBRV毒株、靶抗原的表达方式、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建立、不同方法的符合率等方面综合论述了IBRV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原快速、精准、便捷的检测诊断试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3.
介绍了我国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关于稻谷、糙米和大米质量安全相关标准的概况,并将我国与CAC稻谷、糙米和大米的农药残留、真菌毒素、污染物限量标准以及质量指标进行比对分析,找出标准间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标准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提升稻谷、糙米和大米国际贸易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1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验证探讨黄芪-丹参药对治疗糖尿病溃疡(Diabetic Ulcer)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平台(TCMSP)和Uniprot数据库对人类已验证的黄芪-丹参药物作用靶点及有效成分进行筛选;通过检索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和人类孟德尔遗传研究平台(OMIM)获取糖尿病溃疡的疾病靶点;筛选药物与疾病交叉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图;利用STRING平台搭建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利用微生信平台进行KEGG通路分析和GO功能富集分析。基于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次研究包括46个化合物和152个关键作用靶点。通过拓扑分析得出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奈酚和木犀草素等治疗糖尿病溃疡可能与AKT1、TP53、TNF、IL6和VEGFA等蛋白密切相关,并通过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和IL-17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主要作用。分子对接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验证了黄芪-丹参药对具有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效果,并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215.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大黄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基因及其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出黄芪-大黄药对有效组分及相应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得到糖尿病肾病靶点,使用Cytoscape3.7.0软件构建“药对-有效组分-交集靶点”网络图,将交集靶点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利用Cytoscape3.7.0软件筛选关键靶点。在Metascape数据库分别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在线作图网站微生信将结果可视化,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 筛选得到黄芪-大黄药对中活性成分23种,对应潜在作用靶点354个,药对治疗糖尿病肾病可能与槲皮素、山奈酚、7-O-甲基异丙醇胺、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等有效成分有关,其发挥重要作用的交集靶点可能为AKT1、TP53、TNF等。KEGG富集表明主要与糖尿病并发症中的衰老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有关。分子对接表明其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初步揭示了黄芪-大黄药对多种成分、多个靶点和多条通路相互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为糖尿病肾病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