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4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70篇
  43篇
综合类   419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81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金丝桃素是从贯叶连翘中提取的一种极具抗病毒活性成分。为了研究金丝桃素粉剂对腔上囊的治疗效果,对20日龄雏鸡人工感染传染性囊病病毒(IBDV BC-6/85)后,以不同的剂量连续4d口服金丝桃素粉剂。通过观察腔上囊和肌肉的出血情况,以及病原分离,评价该药物对鸡传染性囊病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以667.9mg/kg体重的金丝桃素粉剂连续口服给药4d,能有效的治疗传染性囊病,效果优于对照药物高免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102.
上接2012年第5期(总159期)疾病诊疗栏目4药物种类4.1抗生素应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是较为有效的方法,治疗时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从现行基层条件看,多数地方无法确定病原种类,因此,通常采用广谱抗生素,首选药物为青霉素和链霉素。用抗生素治疗时一般应连用3~4d,临床症状消退后应再用1~  相似文献   
103.
乳房炎是奶牛饲养业最常见、最多发的一种疾病,也是危害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乳房炎的防治仍是饲养者和科学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重点和研究热点。由于乳房炎病因复杂,同时因乳腺本身生理特性及其治疗存在的难以克服的不利因素,实现奶牛乳房炎的有效治疗较为困难,为此,加强乳房炎的科学治疗是决定乳房炎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4.
猪热应激是指受高温天气影响引起猪体的异常反应。由于猪先天性地缺乏汗腺,对热反应比较敏感,对热的反应只有通过呼吸和排尿以及不停地饮水来降低和调节体内的余热。因此,在炎热的夏季猪只发生热应激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05.
兔葡萄球菌病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皮肤和粘膜外伤等途径感染而引起的,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因此是家兔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在体表部位形成脓肿,严重时可引起内脏器官脓毒败血症而死  相似文献   
106.
用微波辅助法和纤维素酶法提取茎直黄芪中有效成分苦马豆素,对两种方法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茎直黄芪中有效成分苦马豆素提取率分别为39.41 mg/kg和92.64 mg/kg,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7.
采用有限体积流固耦合计算方法、非线性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和局部应变法研究大面积比铣槽喷管三维再生冷却槽道在循环工作条件下的热结构变形与低周疲劳寿命,并对比分析了冷却剂质量流量与入口温度对铣槽喷管疲劳使用寿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铣槽喷管热结构响应呈现复杂的三维效应,应变较大位置主要分布在与肋连接的内衬区域,喷管中部的残余应变量最大;冷却槽道低周疲劳寿命分布和热结构响应基本一致,最小寿命位于喷管中部与肋相连的内衬区域燃气侧;随冷却剂质量流量增加,铣槽喷管低周疲劳寿命不断提高;随冷却剂入口温度增加喷管尾部低周疲劳寿命值不断降低,而喷管中前部的低周疲劳寿命值却不断提高,当冷却剂入口温度为280K左右时,本文的铣槽喷管总体使用寿命达到最大。   相似文献   
108.
搞好国有林场的林业分类经营,提高商品林经济效益,对生态公益林实施有效的经营和保护成为国有林场当前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9.
马彦华  祁云宽  刘宇  王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50-8252
根据调查结果,抚仙湖水污染特征主要以面源污染为主,面源入湖污染物TP、TN、COD Cr的入湖贡献率分别为76.3%、80.4%、94.7%。因此,保护抚仙湖控制面源污染是关键。而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只有在湖盆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实现循环型农业经济,从源头控制大量有机物、TN、TP等污染物入湖,才能有效保护抚仙湖水质。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