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23篇
  3篇
综合类   67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舍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2008-2009连续2 a采用裂区设计田间试验,对穗长、穗粗等8个性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结果表明:1)组合间除穗行数超亲优势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个性状的中亲优势与超亲优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2)除粒...  相似文献   
42.
玉米抗倒伏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杂优类群的4个玉米自交系为父本,5个含热带血缘的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组配成20个杂交组合,采用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对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入土次生根条数、倒伏率等8个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的8个性状方面,父母本各自之间配合力效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基因型差异,父本×母本互作效...  相似文献   
43.
以2个茎秆强度不同的自交系82 -3和W1为基础材料,通过杂交与自交,对双亲、F1及F2等不同群体株高、穗位高、茎秆强度等植株性状进行田间调查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双亲及其杂交后代各性状差异明显,与W1相比,亲本82 -3表现株矮、穗位低,但根系差,茎秆强度也低;杂种F1除穗位节的节间强度表现负向杂种优势外,其它性状均...  相似文献   
44.
缺氮条件下玉米自交系叶绿素含量与光合效率的变化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在低氮胁迫条件下,对25个玉米自交系穗三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玉米自交系穗三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呈现相似的规律性,光合速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自交系间降低的幅度存在较大差异。穗位叶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可作为氮素利用效率的次级选择指标,以穗位叶叶绿素含量降低的百分率为指标,将供试材料分成4类,其中许178、辽5114等自交系叶绿素含量降低幅度较小,具有较高的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5.
行道树银杏立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作用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不同健康程度的行道树银杏作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行道树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及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健康银杏树与衰弱银杏树立地(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三者的变化趋势一致,且表现出明显的根际效应。健康银杏树立地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作用强度均高于衰弱树。  相似文献   
46.
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杂交种制种产量是降低玉米种子生产成本,加速杂交种推广的一条有效途径。本研究拟通过对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为玉米制种产量的提高和玉米育种提供理论基础。试验以优良玉米自交系琼68和K12组配的一套F2:4家系为基础材料,构建了包含134个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通过1年2点的田间试验,对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散粉期与吐丝期、吐丝周期、花丝活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同时吐丝期与吐丝周期、花丝活力,以及吐丝周期和花丝活力也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散粉周期与散粉期和吐丝期呈负相关关系。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2个环境中定位了22个玉米制种花期相关性状的QTL:散粉期5个、吐丝期4个、散粉至吐丝间隔期5个、散粉周期4个、吐丝周期2个、花丝活力2个。结果发现多数QTL存在环境表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47.
以10个不同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照G 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制成90个杂交组合,分别在河南浚县、郑州、南阳3个地点进行田间试验,对F2当代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点和基因型各自之间玉米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地点×基因型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子粒蛋白质含量随纬度而变化,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在所有杂交组合中,E 28×8085,E 28×Mo 17,E 28×K 12,8085×K 12,8085×昌7-2等组合子粒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20 g.kg-1,尤其8085×昌7-2最高(129.6 g.kg-1),而丹340×郑58,许178×郑58,昌7-2×郑58等组合的较低,仅105 g.kg-1左右;正反交效应对F2当代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高蛋白品种必须与适宜的环境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8.
在低氮和正常施肥条件下,对50个玉米自交系的穗长、穗粗、穗粒重等8个性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自交系的穗部性状分别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缺氮条件下,自交系的穗重、穗粒重等产量性状,对氮缺乏的反应较敏感,变异范围大;以氮胁迫情况下穗粒重的变化率为指标,把自交系分为氮素高效利用型、氮素利用迟钝型、氮素敏感型和氮素高度敏感型4类,其中Q 3、许178等13个自交系为氮素高效利用基因型;沈137、济533等32个自交系为氮素利用迟钝基因型;凤可1、沈99-718等4个自交系为氮素利用敏感基因型;而综3自交系为氮素高度敏感基因型.  相似文献   
49.
在施氮和不施氮两种条件下,对农大108 F2∶4家系秸秆主要品质性状中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氮肥处理之间以及不同家系之间各营养成分含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秸秆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降低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两种氮水平条件下,不同家系之间秸秆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异性分离均符合正态分布,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双向超亲分离;不同基因型的玉米对氮素的敏感性各异。相关分析表明,无论在施氮或不施氮条件下,CP与CF以及ADF与NDF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r=0.42和0.95),而CP与ADF、NDF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平均r= -0.58和-0.62)。  相似文献   
50.
通过盆栽试验,在施氮和不施氮条件下,对6种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在拔节、开花、灌浆和成熟等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物产量、体内氮素含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率等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施氮条件下,开花期之后的生物产量、氮素含量和氮素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而氮素吸收率仅灌浆期不施氮处理显著高于施氮处理;不同遗传背景材料对低氮胁迫反应不同,除农大108杂种优势表现明显外,许178开花期和灌浆期的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和氮吸收率等均居前列,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自交系,而其他材料波动较大。拔节后随生育时期推进,植株氮素含量稳中有降,而生物产量、氮积累量和氮吸收率呈递增态势,其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R0.98),增幅因材料而异,开花后变异系数约为拔节期3倍,尤其不施氮处理施氮处理,农大108、许178和L2增幅较大,证明其在低氮胁迫条件下更能显示其氮高效利用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