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6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ROC22和云蔗05–51为试验材料,在防雨棚内进行土柱栽培试验,以田间持水量的85%为对照,研究轻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70%)和重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50%)对甘蔗根系生长及产量、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产量与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相比,干旱胁迫下的株高和产量均降低,轻度干旱胁迫下甘蔗的根总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均高于对照;重度干旱胁迫处理,ROC22的根系较发达,根总长、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和抗旱系数均高于云蔗05–51。  相似文献   
12.
羊传染性胸膜炎是羊群高发传染性疾病,一旦羊感染此病,极易出现大范围羊群死亡现象,因此必须加强传染性胸膜肺炎防治工作。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相应的防控方案,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投影寻踪分类法对40份从法国和菲律宾引进的甘蔗种质进行综合评价。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质间茎径、单茎质量、蔗糖分等主要工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介于5.68%~51.55%,变异广泛。对各种质的株高、茎径、有效茎、单茎质量、锤度、甘蔗蔗糖分、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和纤维分等9个主要工农艺性状指标进行投影方向和投影值大小分析,结果表明:投影方向以甘蔗蔗糖分的最高,其后依次为锤度、蔗汁蔗糖分、简纯度、单茎质量和茎径等,株高和有效茎的较低;40份种质投影值大小各异,根据投影值大小,结合聚类分析将40份种质划分为5个类群,各类群投影值介于0.00~2.50,其中,第Ⅳ类群的5份种质资源(FR97–127、FR97–53、VMC95–29、VMC96–169和VMC97–30)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供甘蔗杂交利用。综合来看,投影寻踪分类法可作为大量甘蔗种质资源评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最新研究进展,本研究以“独脚金内酯”为关键词,检索了2000—2020年NCBI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综述了近20年来独脚金内酯的生物合成通路和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进展,并对独脚金内酯在非生物胁迫作用中的功能以及与其他激素的相互作用进行概括。结果表明:1)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的通路是保存的,并可能与其他通路有交互作用;2)独脚金内酯的功能是多样的,在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多个阶段发挥作用;3)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相关基因不仅是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还可以与其他激素互作参与调控作用。在独脚金内酯生物合成及其调控作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的基础上,今后着重的研究方向可能是在产量形成机制、形态建成以及激素的调控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南蔗糖产业与甘蔗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全国蔗糖生产状况和云南蔗糖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综述了云南甘蔗品种现状及甘蔗品种更新换代情况。  相似文献   
16.
甘蔗家系经济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综合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7个甘蔗家系为研究对象,对各家系的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丛重、锤重6个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参数分析,采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法对该家系群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家系在株高、茎径、锤度、丛有效茎、丛重和锤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6个性状的遗传力都较高(0.68~0.97);株高的遗传变异系数(14.25%)最大,锤度(4.12%)最小;通过综合选择指数、优良度和遗传增益评价出2个优良家系,粤糖00-236×赣蔗75-65和云蔗94-375×CP72-2086。  相似文献   
17.
以ROC22心叶为外植体,研究了取材部位、培养基蔗糖含量等因素对甘蔗胚性愈伤发生的影响,重点探讨了不同植物激素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作用,建立了无需继代、直接诱导高质量甘蔗胚性愈伤发生的体系。结果表明:顶端生长点以上5~6 cm区段最内层3片心叶为最适外植体;MS+2,4-D 3.0 mg/L+Dicamba 1.0 mg/L+6-BA 0.1 mg/L+DA-6 6.0 mg/L+CSN 4.0 mg/L+蔗糖40 g/L为最佳培养基;经28 d暗培养,心叶无需继代即可分化成为胚性愈伤,诱导率可达42.67%。所得胚性愈伤质量高、分化强,可用于甘蔗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甘蔗优良品种材料对花叶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筛选出的强致病性花叶病病毒分离物(SrMV-HH1)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2份优良育种材料、10个已鉴评甘蔗品种共32份优良品种材料,采用甘蔗生长期切茎接种法进行抗花叶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1级免疫材料11份(34.38%),2级高抗材料1份(3.13%),3级中抗材料6份(18.75%),4级感病材料4份(12.5%),5级高感材料10份(31.25%)。  相似文献   
19.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蔗汁中铁和锌含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要:建立一种准确、简单易行且适合大批量检测甘蔗蔗汁中铁(Fe)和锌(Zn)含量的方法,是筛选、培育和改良甘蔗新品种富铁和富锌的关键。试验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法,经改进消化处理条件,形成了一种湿化-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甘蔗蔗汁Fe和Zn含量,主要用于甘蔗杂交育种中Fe和Zn含量的检测,用以开展"富铁甘蔗"和"富锌甘蔗"品种选育,旨在为甘蔗品质育种提供检测技术支撑。用体积比为7∶2的混合酸(硝酸∶高氯酸)作为消解剂、同时通过控制消化温度等条件来消解处理甘蔗汁样,然后进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8 g/kg和0.042 g/kg,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93%和4.41%,加标回收率在98.8%~104.0%;此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回收率高,适合于甘蔗汁中Fe和Zn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利用系谱图和SSR标记,研究27个云南自育优良甘蔗品种的遗传关系.品种血缘组成分析表明,27个品种的血缘共包含24个种质,细胞质源主要来自热带种斑扎马新黑潭;早期自育品种由于反复使用少数骨干亲本,如Co419、CP49-50,使得血缘组成整体相似;近期品种加大了对新优良亲本的使用,所含种质数逐渐增多.SSR标记分析表明,27对SSR引物共获得408个标记,多态条带比例平均为93.24%,位点的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9411,表明云南自育优良品种在27个位点上多样性十分丰富.品种的分子聚类与血缘聚类大体上相似,但YZ99-601、YZ65-55与同一组合的其他品种差异较大,需作进一步鉴定,而经钴60辐射诱变品种YF82-682、YF84-FB5与其他品种亲缘关系较远,说明辐射导致品种基因组发生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