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22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211篇
  147篇
综合类   838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660篇
园艺   157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70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为研究离心泵不同空化状态下噪声特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空化的发展对水动力噪声的影响,首先以一台超低比转数离心泵为研究对象,搭建闭式试验台,基于泵产品测试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建立了离心泵空化噪声的试验测试系统,实现了泵性能参数和内场噪声信号的同步采集。其次,分别应用不同空化模型对模型泵空化性能曲线进行预测,并与试验值进行对比,选择合适的空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空化过程划分为未空化阶段、空化初生阶段、特征空化阶段及严重空化阶段,结合声学边界元法将流场信息转化为声场信息,并通过比较各空化阶段噪声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发现模拟信号与实际信号吻合度较高,充分验证了预测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基于流声耦合法研究空化对内部声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针对超低比转数离心泵空化,Zwart模型比Kunz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内场噪声信号随空化的发展变化规律比较复杂。在中低频段,由于空化对动静干涉的抑制作用,使得叶频及其倍频特征值离散分量声压级随空化的发展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轴频分量呈现增大趋势;而高频宽频噪声随空化系数的降低呈现先缓慢减小、然后急剧上升的规律,逐渐将高频特征值分量淹没在宽频带中,高频段声压级的增高造成总声压级的升高。  相似文献   
62.
为合理利用绿豆种质资源,本研究以55份绿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对其10个农艺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8.57%~47.19%,其中单株粒重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变异系数最小。将10个农艺性状简化为结荚数因子、高度因子、粒数因子、粒重因子和生育期因子5个独立的主因子,该5个主因子可以反映原始信息的86.340%。经综合得分排序,评选出10份性状优良的绿豆种质资源。聚类分析将55份种质资源的10个数量性状分为3大类,类群I、类群II、类群III分别包括22份、7份、26份材料。结合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认为,在黑龙江绿豆生产中,‘安绿8号’、‘佳木斯黄绿豆’、‘冀绿1号’可作为品种选育的改良亲本,也可大面积种植利用。  相似文献   
63.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体重及繁殖力等,探究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2℃条件下仅能短暂存活,在17~32℃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发育,其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条件下世代历期和幼虫期分别为(58.73±1.46)d和(21.79±1.03)d,37℃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2.57±0.84)d和(11.12±0.31)d。成虫寿命在17~27℃范围内差异不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7℃下成虫寿命仅为27℃下的1/4左右,且在该温度下成虫无法正常羽化,雌成虫不产卵。17~32℃下雌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期则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延长,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7℃下最高,为(565.50±143.40)粒。说明温度升高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幼虫取食量增大,对作物的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64.
描述了甜高粱的生物学特性,对河北省甜高粱的育种和产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对于河北省发展甜高粱产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了对从广东地区若干个屠宰场采集的164份疑似猪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猪肺脏组织进行猪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hyopneumoniae,MHp)的分离鉴定,并了解其主要抗原蛋白基因的遗传变异特点,试验先对采集的肺脏组织进行16S rRNA基因PCR检测,阳性样本进行病原的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双重PCR鉴定、分离株主要抗原蛋白膜蛋白P46全基因与黏附蛋白P97基因R1R2区序列分析及效价的测定。结果表明:164份临床样本经16S rRNA鉴定后102份为MHp阳性,阳性率为62.2%;阳性样本接种江苏二号(KM2)液体培养基生长良好,颜色呈规律性变黄,在固体培养基上均能呈现特异性菌落形态;各代次分离菌株经16S rRNA双重PCR鉴定均能获得3个大小约1 000 bp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与国内外MHp各参考株核苷酸相似性为96.42%~98.21%,说明3株分离株均属于MHp,且可稳定遗传,分别命名为JM-24、JM-39、JM-44,分离株生长效价可达1×105.67 CCU/mL;3株分离株主要抗原蛋白P46全基因和P97基因R1R...  相似文献   
66.
土壤熏蒸是目前防治土传病、虫、草害有效且快速的方法,但随着作物的种植,一些病原物可能会再次繁殖,导致病害持续发展,并且土壤经熏蒸处理后,会导致土壤微环境处于一种失衡状态,而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减少作物根部疾病、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并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将熏蒸剂与改良剂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修复或改良土壤,使受熏蒸剂影响的微生物群落得到恢复或有益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增加,防止土壤病原菌再次侵染,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本文简单概述了常用熏蒸剂和土壤改良剂的分类信息,重点综述了土壤改良剂与熏蒸剂联合使用,对熏蒸后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作物生长方面的影响,可为土传病害的防治、熏蒸剂与土壤改良剂的联合使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土壤熏蒸对土壤氮循环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熏蒸凭借高效、广谱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正因为其具有广谱性,熏蒸剂在杀死土壤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影响着驱动土壤中各种元素循环、转化的非靶标微生物。土壤氮循环是连接大气、土壤和水体的重要枢纽,而与氮循环有关的关键过程主要由微生物所驱动,因此,土壤熏蒸势必会影响氮循环中的物质转化。已有研究表明,熏蒸剂可显著改变一些与土壤氮循环相关的功能基因及功能微生物的种类及丰度,其中一些熏蒸剂在进行熏蒸处理后,短期内均能提高土壤中氮的矿化速率,增加土壤中的氮素累积矿化量,而固氮、硝化和反硝化过程均受到抑制,可提高对氮素的利用率。本文就常用的几种熏蒸剂在进行土壤熏蒸后,对土壤中氮循环中的固氮、矿化、硝化和反硝化等反应中的各个关键过程和功能微生物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可为研究土壤熏蒸的环境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氟苯尼考(florfenicol, FFC)是新型动物广谱抗菌剂,抗菌效果好,广泛应用于牛、羊、猪、水产及禽类等动物细菌性疾病的防制。本试验旨在研究FFC和氟苯尼考纳米晶(florfenicol nanocrystal, FFC-NC)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采用交叉试验法,鸡用药后,在不同时间点翅下静脉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血浆中FFC含量。结果显示,此试验所建立的HPLC色谱图基线平稳,血浆峰与FFC峰完全分离。回收率和精密度均符合测定要求,重复性好,适用于鸡血浆FFC含量测定。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与FFC组相比,FFC-NC组的达峰时间tmax为(0.875±0.137) h,峰时缩短,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峰浓度Cmax分别为(23.957±2.338) mg/(L·h)和(8.249±0.713) mg/L,FFC-NC组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是FFC组的3.6倍。结果表明,FFC-NC的药动学特征较FFC均...  相似文献   
69.
EMS诱导小麦TcLr19感叶锈病突变体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利用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进行抗病基因功能和机制研究,用EMS处理小麦抗叶锈病近等基因系Tc Lr19的种子,对获得的M2、M3植株进行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叶锈性鉴定。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EMS溶液处理种子共获得367个M1单株,处理浓度为1.0%时,接近半致死剂量,且M2表型突变频率最高,适宜突变筛选。在2 359个M2突变群体中,共筛选到表型突变体38个,表型突变频率1.61%;筛选出感叶锈病突变体53个,感病突变频率2.25%。在459个M3感病突变群体中,共鉴定出146个感病突变体,其中M36-2、M333-8、M333-9、M333-11、M344-4、M396-8这6个M3感病突变材料,遗传稳定率较高,达70%以上。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试验中还利用Lr19的分子标记对突变体进行分子辅助筛选。结果表明,EMS诱变是获得小麦感叶锈病突变体的有效手段,不仅为小麦抗叶锈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材料,还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  相似文献   
70.
我国热风干燥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热风干燥技术的工作原理,介绍近年来我国热风干燥技术在农副产品(木材、食品、粮食、药材、种子)等加工领域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分析目前热风干燥技术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