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我国棉花标准体系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了建国后我国棉花标准体系的主要发展阶段,分析了目前仍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标准体系建设的主要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2.
苜蓿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在陕西关中一带栽培较多。其茎叶和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前期采食嫩苗,中期牧草发展畜牧业,后期当做绿肥还田,改良土壤。在寒冷的季节,市场一般很少供应,为使城市居民在2—3月可吃到新鲜、嫩绿的苜蓿菜,我本人经过几年的亲自实践探索,利用覆盖地膜栽培苜蓿,可比大田提早20-30天采收,  相似文献   
33.
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高寒阴湿区豌豆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有5种,即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茄病镰刀菌致病性最强,拟丝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次之,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单隔镰刀菌、拟丝孢镰刀菌是中国豌豆病原菌上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34.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农业标准化作为解决质量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也越来越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相似文献   
35.
根据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1基因保守区序列,选择设计了3个靶向VP1的小干扰RNA序列(siR-NA):VP1-siRNA668、VP1-siRNA1034和VP1-siRNA2250,化学合成DNA序列,体外转录合成siRNA,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后接种IBDV,分析siRNA对病毒复制的影响。结果显示,病毒接种后72h,3个VP1-siRNA转染组未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CPE),病毒滴度分别为102.75,102.00,101.75 TCID50/0.1mL,而siRNACON转染和单纯IBDV接种对照组均出现明显CPE,病毒滴度均为106 TCID50/0.1mL;用荧光定量RT-PCR分析VP1基因水平,3个VP1-siRNA转染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73.10%,81.79%,90.28%。结果表明,本试验选择设计的3个siRNA具有明显抑制IBDV复制功能,其中2 250位点的siRNA抑制效果最明显,推测该区域是VP1基因的重要功能区,是新型抗IBDV药物与疫苗设计的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36.
对20株真菌菌株进行基本培养基的筛选、菌株的初筛与复筛,得到1株高产红色素菌株GG-6 j。其胞内色素OD值为0.53,胞外色素OD值为0.29,GG-6 j的综合胞内外OD值均高于其他菌株;且该菌株生长活力相对最强。以其为目标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合各项特征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镰刀菌属。理化性质研究表明,该菌株所产色素极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50℃下高温处理颜色不发生变化,提取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20 nm。  相似文献   
37.
选用8种药剂组成4种药剂组合,对马铃薯疮痂病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马铃薯的出苗没有影响,安全性好。以5%阿维菌素乳油50 mL+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00 g+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100 g拌种100 kg处理对马铃薯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67.30%,该条件下马铃薯商品薯率达80.39%,折合产量47 303.33 kg/hm~2,较清水拌种对照增产14 576.66 kg/hm~2,增产率44.54%。生产上可应用。  相似文献   
38.
炭疽病和黄萎病被称为马铃薯早死病,在甘肃省首次报道。为了掌握2种病害的病情发展规律,将分离鉴定的2种病原(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Verticillium dahliae)分别接种到不同品种的盆栽马铃薯上进行病情观察。结果表明,‘克新1号’接种马铃薯炭疽病菌的植株生育期约为77 d,比正常植株提前枯死23 d,接菌后55 d病情加剧。‘陇薯3号’,接种马铃薯黄萎病菌的植株生育期约为67 d,比正常植株提前43 d枯死,接菌后36 d病情开始急剧加重。同时,马铃薯黄萎病还对植株吸收水分以及植株生长高度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杨树具有早期速生、适应性强、分布广、种类和品种多、易杂交、易改良遗传性、易无性繁殖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集约栽培,是我国主要绿化树种之一.种植杨树不仅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很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生产过程中杨树草履蚧对杨树生长的影响较大.下面笔者对杨树草履蚧的形态特征、危害特点、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进行观察,摸索出一套实用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0.
总结了改进后适宜于陕西省红地球葡萄栽培的避雨设施、Y形架与三带整枝技术。通过对比4种搭建材料选出了性价比佳的全钢丝型材料,为红地球葡萄优质高效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