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3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安徽沿江棉区棉花区域大配方效果验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项研究以安徽省沿江棉区的棉花为研究对象,采用“大配方、小调整”策略,研究区域大配方、小调整和缓释配方的应用效果,为棉花简化、节本、高效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从产量上来比较,望江县以大配方处理最优,略优于小调整,东至县则以小调整优于大配方;从效益上分析,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处理最高,小调整次之,随后是大配方处理。因此,大配方小调整更高产,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更高效。  相似文献   
52.
分别在不同温度(22、27、32℃)以及不同摄食水平(饥饿、1%、2%、饱食)条件下对日本鳗鲡的ETS活性(AETS)和耗氧率(R)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饱食状态下,鳗鲡的耗氧率、ETS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R/AETS值基本恒定,保持在0.38左右;同时,在27℃温度下,随着摄食水平(LR)的增高,鳗鲡的耗氧率、ETS活性也随之增高,并且R/AETS值也呈现出相应增高的趋势,其具体关系如下:R/AETS=0.046 3 LR+0.249 5(r2=0.823 2)。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臭氧对离体华支睾虫囊蚴的杀灭作用,为探索一种既能杀灭寄生虫囊蚴又能保持肉品生鲜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采自广西横县横州镇上淇铺岭村河流的麦穗鱼和银飘鱼进行华支睾虫囊蚴压片镜检,以囊蚴阳性鱼为试材,采用人工胃液消化法从感染鱼中获取囊蚴;然后将囊蚴按50个/组分为若干组置于蒸馏水中,比较臭氧通入方式、时间及初始浓度对离体囊蚴的影响.[结果]在蒸馏水中通入臭氧均为10 min时,先通臭氧再放入囊蚴的囊蚴死亡率显著低于先放囊蚴后通臭氧.在先放囊蚴后通臭氧的处理方式下,随着臭氧通入时间延长,囊蚴死亡率明显提高;通臭氧10 min,囊蚴死亡率高于70.00%,且剩余未脱囊囊蚴中的后尾蚴已基本丧失活动力;当通臭氧20 min,囊蚴死亡率达到100.00%,后尾蚴全部停止活动.在密闭条件下,蒸馏水中臭氧初始浓度越高,囊蚴死亡率越高.华支睾虫囊蚴在臭氧水中的活动表现为:臭氧通入前期,后尾蚴活动剧烈欲冲破囊壁;随着时间延长,部分后尾蚴冲破囊壁脱囊而出,最后后尾蚴活动减慢直至死亡.[结论]臭氧处理对于杀灭离体华支睾虫囊蚴效果显著,其效果和程度与臭氧的处理方式、接触时间、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丁益群  雷思佳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472-1474,1478
鱼类生物能量学是研究能量在鱼体内转换的学科。介绍了鱼类能量收支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能量收支模型以及各种生态因子对鱼类能量收支的影响,并对鳗鲡生物能量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当前鳗鲡养殖业的现状,对鱼类生物能量学在鳗鲡养殖方面的应用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目的]为快速提高中低产田肥力和农田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管理模式(农民习惯耕作栽培与高产栽培管理模式)和养分管理模式(传统养分管理模式和高效养分管理模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在高产高效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农民习惯管理模式。经过5季作物的试验,高产高效管理模式的农田有机质含量提高了2.72~3.01 g/kg,土壤全氮含量升高了0.12~0.16 g/kg,速效磷(O lsen-P)含量增加了5.2 mg/kg,速效钾含量升高了37.8 mg/kg。[结论]综合考虑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高产高效管理模式是中低产农田作物产量提高和耕地地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6.
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模拟自然条件下的慢性应激,研究皮质醇对黄颡鱼咸鱼吞噬细胞呼吸暴发和血清补体旁路溶血活性(ACH50)的影响。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皮质醇混饲投喂可使血清皮质醇浓度持续显著升高,各周对照组血清皮质醇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证明采用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可模拟自然慢性应激情况下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持续显著升高。从第2周开始头肾吞噬细胞的呼吸暴发功能显著下降(P〈0.05),证明皮质醇对头肾吞噬细胞的杀菌能力产生显著抑制作用。10mg/kg剂量组,ACH50在投喂第2、第5、第6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0mg/kg剂量组,ACH50从第2周开始一直都极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证明皮质醇显著抑制血清补体旁路溶血活性,且血清皮质醇浓度越高其抑制作用越强。  相似文献   
57.
对《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报批稿)》中以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面积或整治规模为潜力判别标准提出异议。以神木县为例,从质量、数量、经济、人为四方面选取指标测算其农用地整治潜力;借助SPSS软件,按照新增耕地系数、新增耕地面积、整治规模和综合潜力分别进行潜力分级。结果表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报批稿)》中的潜力判别标准并不能全面反映评价单元的整治潜力水平,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8.
皮质醇对黄颡鱼腹腔炎性吞噬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炎症是免疫系统对感染的重要应答.以皮质醇混饲投喂的方法,模拟自然发生的应急反应,研究了应激激素皮质醇对黄颡鱼腹腔渗出炎症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腹腔注射液体石蜡后诱导的黄颡鱼腹腔渗出炎症细胞主要包括嗜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和嗜酸性颗粒细胞(EGC).注射后2d,腹腔渗出细胞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占嗜中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总数的61.5%±1.1%);注射后6d、10d则以巨噬细胞为主(在嗜中粒细胞、巨噬细胞和EGC分类计数中分别占77.8%±2.8%和82.3%±1.1%);注射后6d出现EGC,随后数量逐渐增加.炎症过程中腹腔渗出嗜中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对福尔马林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F-SA)的吞噬率和硝基四氮唑蓝(NBT)反应阳性细胞率逐渐上升.皮质醇混饲投喂使腹腔渗出巨噬细胞比例和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在注射液体石蜡后6d时显著下降,而EGC比例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59.
皮质醇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Percoll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经含0.1%牛血清的L-15培养液中培养,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超微结构和吞噬作用;采用硝基四氮唑蓝(NBT)与多孔酶标仪检测细胞在佛波豆蔻酸乙酯(PMA)刺激下产生的呼吸爆发,并观察外源皮质醇对黄颡鱼体内外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尾黄颡鱼可分离出1.2-1.6 mL浓度为1×10^7cells/mL的高纯度头肾巨噬细胞;培养3-18 h后,贴壁纯化的头肾巨噬细胞达到95%-98%;分离培养的头肾巨噬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对福尔马林灭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F-SA)的吞噬率达95%以上。PMA刺激分离的头肾巨噬细胞产生显著的呼吸爆发活动。在较高浓度和较长作用时间情况下,外源皮质醇对黄颡鱼体内外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均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0.
长江流域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棉区是中国三大主要产棉区之一。近年来,受劳动力成本上升,棉花用工繁多、比较效益下降,以及生产中机械化、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影响,当地棉花种植面积急剧萎缩。为改变现状,从棉花品种、轻简化机械化管理技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长江流域棉花轻简高效种植技术措施及研究方向,为长江流域棉花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