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6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广西200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发生实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2005年农作物重大病虫总体为中等偏重程度发生,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为1552·8万hm2,防治面积为1 462·6万hm2,占发生面积的94·2%,经防治后挽回损失757·0万t,实际损失118·5万t。水稻病虫为偏重局部大发生,与上年持平,发生面积577·4万hm2,防治面积618·9万hm2,占发生面积的107·2%,经防治后挽回稻谷损失193·5万t,实际损失26·5万t。主要病虫是:稻瘟病、稻纹枯病、稻细菌性条斑病、稻飞虱、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等。玉米病虫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面积67·1万hm2,防治面积55·4万hm2,经防治后挽回损失13·2万t,实际损失2…  相似文献   
132.
啮齿动物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不仅可以使种子逃避被其他捕食者捕食,避开在母株周围的存活竞争,而且得到传播的植物种子可能会建成幼苗,扩大植物种群的分布,实现植物群落的更新。啮齿动物对种子的选择不仅受其自身形态和行为特征的影响,也与种子的形态特征和同域分布的其他动物类群的取食竞争密切相关。啮齿动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为贮食传播,其对植物种子的贮藏分为集中贮藏和分散贮藏,其中分散贮藏对植物种子传播距离远、种子萌发或幼苗建成率高,是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啮齿动物对种子的传播作用还能促进退化生境的恢复,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近年来的主要文献,并结合课题组开展相关研究,重点介绍了啮齿动物在植物种子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几种常用的种子追踪研究方法,以期为同类试验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3.
刘建文  刘宁  姜婷 《现代园艺》2023,(10):51-5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绿色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趋势。当前发展绿色农业需要依托绿色植保技术的支撑,而绿色农药是绿色植保技术的一种重要类型,在确保绿色农业的高产优质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农药绿色营销和绿色植保技术为研究内容,为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34.
传统的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有许多弊端,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嘉兰种子中秋水仙碱的闪氏提取工艺。在减少试验仪器及人为操作带来的误差影响下,选用乙醇作为溶剂设计正交试验,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倍数、溶剂浓度等4个参数作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设计3个水平。通过测定闪式提取前和提取后嘉兰种子中秋水仙碱的含量,并以秋水仙碱的提取转移率作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考察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溶剂倍数、溶剂浓度4个因素对闪氏提取的影响,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验证试验确定工艺的稳定性与可行性。结果显示,4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次数、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溶剂倍数,闪氏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3次,溶剂为70%乙醇,提取时间为10 min,溶剂倍数为10倍量。经3次重复试验得秋水仙碱提取转移率均值为95.36%,RSD为1.03%。采用本工艺提取嘉兰种子中的秋水仙碱,具有操作简便、无需加热、节约能耗等优点,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有利于环保,工艺稳定可行且具有较高的提取转移率,可为嘉兰种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