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牛运输热或称运输热肺也叫(犊)牛地方流行性肺炎,是在运输应激作用下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牛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发热、流鼻液、急性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02.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一直是养猪人最重视的生产环节之一.仔猪断奶意味着自身所处环境、 采食、 社群关系等都面临着一系列的突变,而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应激必将引起其体内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紊乱,常诱发疾病甚至死亡.本文结合养猪生产管理的实际,着重从仔猪断奶管理的相关环节,探讨提高仔猪成活率以及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3.
104.
对一例疑似肉牛运输热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山东省泰安市某肉牛养殖场从山东省菏泽市引进肉犊牛2天后,部分犊牛出现高热、流涎、呼吸困难等症状,并且死亡2头。为诊断该病例,并查明发病的原因,深入该牛场进行了细致的信息收集和样品采集,以进行综合诊断。[方法]对该病例的发病背景和临床症状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对病死犊牛进行了病理剖检,而后采集了病料样品以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细菌分离鉴定等实验室诊断,最终汇总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并实施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调查发现该牛场所购犊牛来自不同养殖场,几经倒手,运输前已处于应激状态;犊牛发病急、发病率高、病情重,符合重症运输热的一般症状;剖检病变主要是间质性及浆液性复合型肺炎,心、肝、脾、肾等实质器官发生急性变质性病变;病原学检测未检测到副流感病毒3型,但存在巴氏杆菌感染,据病变推测可能还存在其它病毒、细菌感染。按照运输热的治疗手段对病重牛进行了试验性治疗措施,即在提供良好饲养环境的同时,注射庆大霉素,全群氟苯尼考饮水,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该例犊牛急性、热性、致死性疾病为重症运输热,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能够很好地控制病情并治愈该病。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山东省山鸡和鹅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 AL)流行情况,从德州平原、潍坊临胸等地区无菌采集262份山鸡血清,701份泄殖腔棉拭子(山鸡棉拭子362份、大白鹅鸡棉拭子168份、郎德鹅棉拭子171份),利用IDEXX公司ELISA试剂盒进行了ALV—J、ALV—A/B抗体检测及p27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显示,262份山鸡血清中ALV-J只有2份抗体阳性,而ALV-A/B抗体阳性6份,但在362份棉拭子中p27抗原阳性率却高达26.5%。大白鹅和郎德鹅棉拭子p27抗原检测全为阴性。本研究以病原学和血清学方法开展ALV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了解了山东地区山鸡和鹅的ALV的感染状况。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6.
为了比较马立克氏病(MD)弱毒苗814鸡胚免疫与雏鸡免疫的免疫保护力。检查其鸡胚免疫的安全性,探索MD的免疫性质和免疫发生规律。本实验应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对18只龄鸡胚免疫鸡。1日龄雏鸡免疫鸡和非免疫对照鸡不同时期MD强毒攻击后的病理变化进行了检查。并对各组未攻毒鸡的胸腺、法氏囊、脾脏、盲肠扁桃体、肺脏和肝脏进行了动态观察。对各组淋巴器官的T、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进行了统计比较,实验结果表明:MD弱毒苗814鸡胚免疫与雏鸡免疫比较,能促进免疫器官的早期发育,提前获得免疫保护力,MD弱毒苗814鸡胚免疫不引起MD病变,是安全的:MD免疫以T淋巴细胞为主,同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山东省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流行与变异情况,对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泰安、济宁和淄博等地送检的临床病鸭样品进行了DTMUV病原学检测,并对阳性病料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及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从102份样品中,共检测到8份DTMUV阳性,阳性率检出率为7.8%,从阳性病料中分离到3株DTMUV分离株;3个分离株基因全长均为10 993 bp,彼此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2%~99.3%,与24个参考毒株的同源性为95.8%~99.9%,均属于中国株I型;与参考毒株相比,分离株的核衣壳蛋白C、囊膜蛋白E和非结构蛋白NS1的同源性相对较低,分别为86.1%~99.2%,95.0%~99.4%和92.3%~99.7%,同时存在数量不等的氨基酸突变位点,但关键的蛋白结构和潜在的糖基化位点无差异。结果表明,DTMUV在山东部分地区仍有流行,但流行毒株基因结构及致病特性与经典毒株相比无明显变化,但应持续关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8.
109.
<正>1病原学临床表现为腺胃炎的病例,其病原学非常复杂,因分离到的病原难以复制出临床典型病例,故真正病原尚未定论。我国学者朱国强等从江苏腺胃肿大的病鸡中分离到H95病毒,认为与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王玉东等从患腺胃肿大病鸡中分离到冠状病毒,认为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变异株。  相似文献   
110.
禽类呼吸道病是由于其本身特点(1.气管较长;2肺具有不可扩张且位置固定;3.禽类没有横隔;4.禽类的呼吸道非终止肺,在肺部还有开口;5.有9个气囊)以及细菌.病毒的感染和一些间接因子(如接种疫苗等)造成的。因此,虽然养禽工作者对鸡呼吸道病防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呼吸道疾病仍然发生比较严重。特别是农村个体养鸡户.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以及条件有限,导致呼吸道病反复发生引起生长缓慢,饲料转化率低下,加上投入大量的药物去治疗,从而给养鸡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对各种呼吸道疾病及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多发常见病进行介绍,并对其防治措施加以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