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3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高原根茎型优质草种“青海扁茎早熟禾”的驯化选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青海湖地区野生采集的扁茎早熟禾为材料,以适应性强、抗寒、耐旱、饲用价值较高、生产性能好为驯化选育目标,经多年混和选择,驯化选育而成青海扁茎早熟禾(Poa pratensis L. var. ancepsGaud. cv. Qinghai)。选育的青海扁茎早熟禾根茎发达、抗寒、耐旱、适应性强、饲用价值较高;与野生栽培扁茎早熟禾相比,具有产量高、成熟早、青绿期长、种子脱落少等优点;青海扁茎早熟禾适宜在青藏高原海拔2000~4200 m,年降水量400 mm的高寒地区旱作种植,且能安全越冬,青海扁茎早熟禾营养丰富、草质柔软,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开花期平均风干草产量达4484.8 kg/hm2,成熟期平均种子产量达422.1 kg/hm2。  相似文献   
72.
为明确不同燕麦品种(系)间抗倒伏能力差异及其原因,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区对选育的I-D品系及父本(青海甜燕麦)、母本(青海444),以抗倒伏较强的林纳和抗倒伏较弱的青引1号燕麦为对照,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开展了表型性状、器官鲜重和茎秆力学特征等指标与抗倒伏性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找出影响燕麦倒伏的主要性状,探明燕麦抗倒伏评价的主要指标,为今后抗倒伏型燕麦品种选育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5个燕麦品种(系)乳熟期抗倒性强弱依次为林纳I-D品系青海甜燕麦青海444青引1号。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指数、表观倒伏率与穗长、穗位高、株高、重心高度、各器官鲜重、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秆壁厚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秆力学特性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燕麦第二茎节对抗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第三茎节。茎粗、秆壁厚、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折断弯矩、弯曲力矩和弯曲性能可作为燕麦抗倒性评价指标。株高对燕麦品种倒伏性的影响大于穗部特征,秆壁厚和茎粗对燕麦的抗倒性影响最大,穿刺强度最能反映燕麦品种抗倒伏能力,提高茎秆厚度和折断性能是提高燕麦抗倒伏能力的重要途径。选育的I-D品系燕麦株高适中,茎粗、秆壁厚、节间长及茎秆力学特性等方面优于亲本,其抗倒性显著优于亲本。  相似文献   
73.
西北羊茅是青藏高原高寒区天然草地中的常见草种,具有适口性好、叶量丰富、产草量稳定及抗逆性强等特性。因此国内学者针对西北羊茅开展了驯化选育、种子萌发、抗逆性及丰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相关研究,为西北羊茅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了进一步挖掘西北羊茅的品系(种)优势,对当前西北羊茅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及总结,为西北羊茅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4.
75.
当前,乡站工作严重滞后(特别是电价过高,加重了农民负担的问题),是整个农电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的“瓶颈”现象。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把守好农电工作的这块前沿阵地,一年多来,我们望江县供电局企业管理协会在局党组的支持下,以麦元站为对象,对乡站建设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试验,并召开了乡站建设专题研讨会,取得了共识,现将我们通过调研而形成的关于乡站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建议阐述如下:一、乡站建设必须以深化改革为契机,全面实行转轨建制。我们说乡站工作严重滞后,其滞后的具体表现为管理混乱,呈现出“王高一低”的态势,即线报高…  相似文献   
76.
对晋南旱垣区实施了麦田覆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在蓄水保墒、促进小麦生长、增加产量等方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7.
荠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一般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据考证,荠菜作为蔬菜食用已有3000多年了。近来,不少地区将荠菜作为蔬菜来进行人工栽培,如上海在20世纪初就开始荠菜栽培,后来,南京、杭州等地也对荠菜进行人工栽培。但荠菜在冬季露地生长缓慢,产量低,采收费工,而利用大棚栽培,则生长快、产量高、品质好,采收较省工。故人工栽培荠菜近年来一般均采用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78.
为明确燕麦(Avena sativa)种质资源营养器官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而为燕麦育种和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国内外收集的590份燕麦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对其从地上器官质量性状、茎部性状、叶部性状和分蘖性状的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其营养器官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水平。结果表明:590份燕麦种质资源质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以茎节绒毛最高(1.026),苗期株型最低(0.162);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以第三茎节茎粗最高(2.09),旗叶叶面积最低(1.87);变异系数以无效分蘖数(54.92%)最大,茎节数最小(12.20%);茎部性状和倒二叶长、倒二叶叶面积是影响燕麦种子和饲草产量的重要因子。590份燕麦资源可分为4大类群,其中类群Ⅲ可作为饲草型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类群IV可作为抗倒伏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9.
【目的】了解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格局对燕麦品种、施肥措施和混播水平的响应机制,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建植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包括 4 个燕麦品种,分别为青燕 1 号、林纳、青海 444、青海甜燕麦;4 种施肥措施,分别为不施任何肥料 (CK0)、尿素 75 kg/hm2 + 磷酸二铵 150 kg/hm2 (NP)、有机肥 1500 kg/hm2 (OM) 和尿素 37.5 kg/hm2 + 磷酸二铵 75 kg/hm2 + 有机肥 750 kg/hm2 (NP + OM);4 个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分别为 0、45、60、75 kg/hm2,在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对各处理燕麦和箭筈豌豆各器官生物量进行了测定。 【结果】燕麦人工草地地上生物量以青燕 1 号 (85.57%)、尿素 + 磷酸二铵 + 有机肥处理 (84.91%) 和 0 kg/hm2 混播水平 (85.81%) 时分配比例最高;地下生物量以林纳 (18.04%)、不施肥 (16.02%) 和 30 kg/hm2 混播水平 (16.29%) 时分配比例最高。茎、叶、穗和根生物量分配比例分别为 44%~48%、19%~24%、17%~22% 和 14%~18%。茎、叶、穗和地下生物量分配随季节分别呈增加、先降后增、增加和下降的变化趋势;在各因素影响下,燕麦生长前期以叶生长为主,中、后期以茎生长为主,而箭筈豌豆在生长前期以根生长为主,中、后期以叶生长为主。燕麦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处于优势地位,地上生物量分配始终高于地下,表现为异速生长关系。茎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在生长前期和后期分别受施肥措施和品种的影响;叶生物量分配在整个生育期受混播水平的影响;燕麦穗生物量分配主要受品种和混播水平的影响。 【结论】品种、施肥措施和箭筈豌豆混播水平均对高寒地区燕麦人工草地生物量分配具有显著影响,选用青燕 1 号品种,单播,配施尿素 37.5 kg/hm2、磷酸二铵 75 kg/hm2、有机肥 750 kg/hm2 时地上生物量分配最高;选用林纳,并混播 30 kg/hm2 的箭筈豌豆,采用不施肥措施时地下生物量分配最高。  相似文献   
80.
CAWS600型自动气象站故障个例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CAWS 600型自动站资料与人工定时相对湿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相对湿度数据出现了误差过大与数据跃变的现象。分析了数据异常的原因,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提出建议,为各级气象台站自动站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