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7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定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的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品系及后代分离群体为研究材料,利用不同草甘膦浓度滤纸平板进行种子发芽,观察抗性材料和非抗性材料幼胚抗性反应表型,并通过PCR和苗期草甘膦处理进行抗性验证。结果表明,利用0.5~1 g/L的草甘膦溶液处理的抗性材料胚根根毛生长正常,而非抗性材料胚根生长迟缓且光滑无根毛;利用该浓度的处理BC1和F2抗性分离群体,幼胚根毛有无性状分离比符合1:1和3:1,幼胚个体的基因组PCR扩增结果与根毛有无呈共分离。通过观察在该浓度草甘膦发芽处理后的幼胚根毛有无,可有效区分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的抗性和非抗性材料。本研究建立的鉴定方法不仅能够对抗草甘膦油菜材料进行快速、准确鉴定,而且能保证材料成活,对抗草甘膦转基因油菜育种和种子纯度鉴定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2.
在设施大棚内连续种植青椒、大白菜、白萝卜,研究猪粪有机肥施用对铜、锌在土壤、植株体内迁移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氮量施用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表层土壤(0~20 cm)中的铜、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与试验前相比,连续3茬化肥(CF)处理铜含量降低了16.41%,猪粪有机肥和化肥各施用50%(HOF)处理铜含量增加了9.33%,全量有机肥(OF)处理铜含量增加了23.76%,为51.20 mg/kg;而CF处理锌含量降低了40.58%,HOF处理增加了11.35%,OF处理增加了34.12%,达到164.30 mg/kg。在深层土壤(20~40 cm)中所有处理的铜、锌含量均无明显增加,说明铜、锌并未向下层土壤迁移;同时在作物果实中铜、锌含量与CK相比无明显差异,且未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因此,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易造成表层土壤中铜、锌的少量积累,猪粪有机肥施用量越多则铜、锌积累量越大,而通过有机无机配施或者化肥与有机肥轮换施用既能减缓土壤中铜、锌的过多积累,又能维持土壤中铜、锌的营养平衡,有利于保持土壤健康和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43.
1.试剂的保存①酶的保存粉状的酶应储藏在冷冻室(约-18℃),使用时用提取试剂溶解,溶解后的酶液分成2~4小瓶.暂时不用的储存在冷冻室内,用时解冻;用后的酶液储存在冷藏室(0~5℃)内,在1周内用完.酶液反复解冻最多不超过两次,否则会影响酶活性.②底物和显色剂保存固体及溶解后的底物均应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内(0~5℃).③提取试剂的保存固体及溶解后的提取试剂只需在常温下保存.  相似文献   
44.
钾肥在豫北潮土区夏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初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河南高产潮土区夏玉米施钾效果及适宜的施用量。结果表明,增施钾肥能明显降低穗位、增加株高﹑穗长、百粒重等增加玉米抗逆性、促进玉米产量构成性状,玉米产量随着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高钾处理增产幅度变缓,经济效益低。150kg/hm2的施钾量在高肥力潮土上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5.
山东省曲阜市按照“古朴、典雅、大气、现代、人本”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突出文化特色,体现名城神韵,形成了城乡生态环境清新优美、绿树浓郁、花木竞秀的生态景观。  相似文献   
46.
山东省曲阜市加快推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采取多项措施对孔府、孔庙、孔林等文物景区和森林公园、林区古树名木进行复壮保护,实现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多次邀请林业专家给古树把脉会诊,提高古树根部的吸收能力,把建设"美丽曲阜"保护古树名木和森林资源的重任落到实处,为打造"森林城市"添  相似文献   
47.
一种分层收集自然水体释放气体装置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分层收集自然水体释放气体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连续原位收集水柱剖面特定水层释放的气体,结果可靠,组装与拆卸方便快捷,应用性广,尤其适用于野外自然水体水柱分层释放气体的时空动态研究,特别是水体氮气和氧化亚氮气体释放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利用改进的漂浮箱法,通过直接测定水体释放的N2O、N2,在模拟实验中研究种养及未种养漂浮植物凤眼莲条件下富营养化水体硝化、反硝化脱氮释放N2、N2O特征及其对消减水体氮的贡献。结果表明,种养或未种养凤眼莲的富营养化水体硝化、反硝化脱氮的产物以N2为主,硝化、反硝化脱氮释放N2O而脱除的氮仅占水体TN损失量的0.01%+0.003%。在实验设定的水体富营养化条件下(NH4^+ —N浓度6.0~7.2mg·L^-1、NO3^- -N浓度0.81~5.14mg·L^-1、TN浓度为8.9~12.07mg·L^-1),种养凤眼莲的富营养化水体(无底泥)以向大气界面累积释放N2形式损失的氮量(N2-N量,以N计)为(1609.1±303.4)-(2265.2±262.6)mg,占水体氮损失量的63.2%-17.0%,凤眼莲吸收的N仅占水体TN损失量的(23.7±3.1)%~(28.7±4.8)%,并不是净化水体氮的唯一途径。未种养凤眼莲的富营养化水体(无底泥)向大气界面累积释放N2形式损失的氮占整个水体N损失量的(40.7±8.6)%-(43.6±0.8)%,是富营养化水体自净脱氮的主要途径。施加底泥进一步促进了水体通过反硝化脱氮释放N2而损失的氮量。凤眼莲与底泥对促进反硝化脱氮过程具有良好的交互作用(P〈0.01)。种养凤眼莲的富营养化水体向大气界面释放N2的浓度显著(P〈0.05)高于相应处理下未种养凤眼莲的对照水体,说明凤眼莲可能对水体反硝化脱氮过程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9.
通过分析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力学学习的现状,提出了农业院校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为改变农业院校"力学难学"的现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针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治理这一问题,采用自主研发的自然水体原位收集装置对微生物和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过程中气体N_2O、N_2及O2释放的特征进行野外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和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期间水体氧化亚氮(N_2O)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0.68、5.91μmol·m~(-2)·h~(-1),与对照比,降幅分别为16.37%和53.86%;氮气(N_2)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49、0.87 mmol·m~(-2)·h~(-1),降幅分别为5.70%和67.54%;氧气(O_2)释放速率均值分别为1.14、0.69 mmol·m~(-2)·h~(-1),降幅分别为14.93%和72.06%;微生物菌剂及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期间,目测水体透明度转好,藻类含量降低,水体溶氧由超饱和状态(17.17 mg·L~(-1))降至正常水体溶氧水平(9.49 mg·L~(-1)),降幅达到50%,可能是水体氧气释放速率降低的原因。因此,微生物-植物联合净化能显著降低水体N_2O、N_2及O_2的释放速率,推测是由于微生物和水生植物对水体养分的同化作用产生营养竞争,抑制了微生物反硝化作用产生N_2O、N_2并抑制藻类生长产生O_2及增加水体溶氧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