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刘晓航 《农业考古》2002,(4):145-146
去泸州旅游。东道主为了让我了解川南风土人情 ,特意安排我去全江县尧坝古镇一游 ,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尧坝乃川南古镇 ,与贵州的赤水接壤 ,自古为四川入黔必经通道。北宋皇年间便设有军事要塞———尧坝寨 ,明洪武年间始设场镇。 1916年时任滇军旅长兼泸州道尹的朱德参加蔡  相似文献   
12.
刘晓航 《农业考古》2003,(2):133-135
“一条石板路 ,千年磁器口”。在重庆 ,嘉陵江畔的磁器口是一个千年古镇 ,它原名白崖场 ,因明建文帝朱充玟在燕王朱棣 (即明成祖 )反叛 ,举兵攻陷南京后 ,率几名臣子由湖北逃入四川 ,最后削发为僧 ,在重庆磁器口马鞍山白崖寺隐居 ,白崖场从此便改名龙隐镇。清康熙年间 ,由于四川人口少 ,甭政府从沿海省份大量移民入川 ,其中按福建汀川连城镇孝感乡的江氏三兄弟将祖业烧瓷带入龙隐镇 ,他们在青草坡建窑造碗 ,其它镇民也效仿江氏兄弟烧窑 ,很快龙隐镇成了川东民间用瓷的生产地与出口地 ,于是人们便称龙隐镇为磁器口。在清代曾出现“白天里千人…  相似文献   
13.
五月初 ,笔者应邀出席了在安徽芜湖市举行的 2 0 0 1年中国 (芜湖 )国际茶叶博览交易会。经专家委员会的评审 ,“六安瓜片”被评为本届茶博会的茶王 ,5月 1日下午举行的“广夏杯”优质名茶拍卖会上 ,5 0克茶王“六安瓜片”经过多方角逐被拍卖出 4 6 0 0 0元的天价 ,令人咋舌。笔者亲自目睹这次拍卖会的全过程 ,为这次优质名茶拍卖会主槌的是皖江拍卖中心总经理袁善春。他连珠炮似的报价 ,抑扬顿挫的语调 ,一次次将拍卖场上的气氛推向高潮。茶王“六安瓜片”是第三号拍卖品 ,5 0克“齐山牌”六安瓜片盛放在透明的玻璃罐内。从 10 0 0元起开拍…  相似文献   
14.
就稻谷在产地集中处理、初加工的技术和工艺过程的可行性,长远发展前景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得出了稻谷在产地集中处理并加工成糙米,而以糙米方式储藏及流通的理论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刘晓航 《农业考古》2002,(2):192-192
岁末 ,我们因公驱车千里去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时值三九 ,可在冬日的太阳下 ,江汉平原暖气氤氲 ,一片嫩绿。车过宜昌 ,从西陵峡吹来的江风也是温馨的。往南折回 2 18国道 ,前面的路渐有了泥泞细雨。穿过贺家坪 ,雪花飘飘 ,待车爬上海拔 130 0米的野三关 ,茫茫苍苍的山峦一片银白 ,砭骨的寒气包裹着我们。午后 ,客车辗着冰雪 ,终于在一个叫板寮的地方停下。又饥又乏的我们涌进路边一家小饭店 ,撩开布门帘 ,一股燥热扑来 :堂屋里生着几大盆炭火 ,跳跃的火舌升起淡淡的青烟 ,我们身上抖落的雪花顿时化作一摊水。这是一对土家族夫妇经营的小…  相似文献   
16.
平生最痴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我的少儿时代是在极度贫穷中度过的,以白开水解渴,全然不知茶滋味。上个世纪70年代初我去皖南青弋江畔一个山村插队,  相似文献   
17.
平生最爱茶     
我平生无其他嗜好,惟痴茶。茶是得天地山水之浸孕的瑞草,是天人合一的精灵。焚一柱香,沏一壶茶,捧一卷书是我家居生活追求的极致,它使我健康,给了我一份好心情。  相似文献   
18.
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新疆哈密瓜采后贮藏中发病的果实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以及对冷藏中健康的果实进行潜伏侵染的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后确定新疆哈密瓜采后主要致腐病原真菌为:根霉属(Rhizopus);镰孢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青霉属(Penicillium)。  相似文献   
19.
刘晓航 《农业考古》2003,(2):320-321,325
地处鄂南的咸宁不仅是驰名中外的“桂花之乡” ,也是文明遐迩的茶乡。早在汉魏六朝时期已开始种茶。至唐武则天临朝称制时期 ,咸宁即有名茶“桃花绝品”传世。咸宁的茶叶种植 ,以柏墩为中心。据光绪八年(1882年 )《咸宁县志》云 :“咸宁马桥 ,柏墩地方植茶最广”。其中柏墩乡 (今改为桂花镇 )以砖茶加工著称 ,其早期的“箱红”至后期“长裕川”“生生生川”青砖茶。历时四百年 ,以柏墩为龙头自成一体的由淦水为起点的茶叶水运线路 ,成为纵贯南北的中俄茶叶之路的源头之一。至明代 ,咸宁所产茶叶经过茶农初加工制成红茶后 ,由川、陕省茶商收…  相似文献   
20.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正面临着自然村落逐渐消失、文化传承的主体缺位、文化承载的客体日渐衰退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两难境地。因此,重拾与保护农村的自然风貌、激发农民文化传承的主体自觉性、建立乡土文化振兴的长效机制就成为了优秀乡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