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魔芋,别名药翦,属多年生天南星科草本植物。魔芋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大量提供葡甘露聚糖的经济作物,在食品、医药、工业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随着魔芋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魔芋病害的发生也不断加剧,尤其以软腐病最为严重,可导致魔芋产量损失30%~50%,甚至80%以上或者绝收,因此如何防治魔芋软腐病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2.
根据PC板温室内太阳辐射、通风、对流和作物蒸腾作用引起的质热交换物理过程,基于物质和能量守恒,建立了与温室内外气象参数、土壤蒸发、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品质相关的温度与湿度预测模型,并根据所建模型及仿真结果对温室环境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3.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花生红衣多酚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花生红衣多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优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5min,超声功率492W,料液比90.5:1,乙醇体积分数55.8%。采用该工艺条件,花生红衣多酚的提取率为7.88%。通过响应面法得到一个能较好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74.
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和酿酒酵母混合菌株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多肽饲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曲霉分泌蛋白酶降解基料中的蛋白质,使其分解成小肽;利用米曲霉将淀粉和纤维素降解为简单糖类物质;利用酿酒酵母分解糖类,产生醇香味,增加多肽饲料的适口性。以高温豆粕为原料,研究了发酵培养基组成、接种菌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豆粕中多肽得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豆麸比为8:1(m:m),加蜜量为2%,混菌菌种比(枯草芽孢杆菌、米曲霉、酿酒酵母)为5:1:1(V:V:V),加水量为120%,接种量为25%,发酵温度为34℃,发酵时间为96 h。最终发酵物中多肽得率达54.89%,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21.47%(干基)。  相似文献   
75.
不同亚麻品种萌发期抗旱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萌发期是亚麻生长周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此期的干旱对亚麻生长及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试验选用5个亚麻品种:坝亚3号、坝亚7号、坝亚9号、坝亚11号、坝亚12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萌发期生理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进行测定,通过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坝亚7号抗旱性>坝亚12号>坝亚11号>坝亚9号>坝亚3号.  相似文献   
76.
响应面法优化芽孢杆菌NBIN-863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7.
78.
新疆金博种业中心是在农五师“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要求、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供种、统一销售”的指导思想和利用兵团集约优势发展新型种业企业的方针下.根据农五师“培植一个龙头、形成一个拳头”的指导思想.迅速整合农五师地区种业育、繁、推等科研和产业要素成立的.已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79.
植物寄生线虫是植物的一类重要病原物,全世界每年因线虫造成的损失大约1500亿美元。本文就目前全球杀线剂的市场需求、国外杀线剂农药登记情况、我国杀线剂农药登记情况与生产企业分布情况及杀线剂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能够为杀线剂产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0.
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发现石油类污染物给人类带来危害以来,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这种污染进行了研究,以了解其产生污染的特征、规律和机理等,为治理污染及修复已被污染的土壤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对石油类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和建立数学模型所设计的实验研究,概述了对此类研究实验的历史、已取得的成果、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和实验研究进展,指出了现有实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