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31篇
  10篇
综合类   12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不同初始浓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机制,以石油降解菌剂和腐熟鸡粪为调理剂,研究了初始浓度分别为5 000(T1)、10 000(T2)和50 000 mg/kg(T3)的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特征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堆腐化修复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常数分别为0.012、0.094和0.050 d-1,半衰期分别为6.79、7.37和13.86 d。整个堆腐过程石油烃类污染物平均降解速率分别为112.08、230.05和887.93 mg/(kg·d)。3个处理的孔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和碳源利用率(除芳香烃类化合物外)随堆腐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在堆腐中、后期达到最大,T3处理显著高于T1、T2处理。多聚物类和糖类代谢群是堆腐体系中的优势菌群。主成分分析表明3个处理的微生物群落差异显著(除第9天外),起分异作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和羧酸类。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和均一度指数随堆腐进程的推进逐渐升高并在堆腐后期达到最大,与T1处理相比,T3处理分别高了0.21%和17.64%,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微生物群落优势度指数在中期达到最大,T1处理分别比T2、T3处理高2.12%和9.44%,3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堆肥结束时3个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seed germination index,SGI)分别比堆腐初期提高了18.26%、20.42%和36.41%。该研究结果为黄土高原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堆腐化修复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2.
梅花鹿种公鹿的饲养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是梅花鹿的主要驯养和产茸基地,近几年随着林业和畜牧产业的发展,鹿茸出口额剧增。船营区梅花鹿驯养业也在不断发展扩大,梅  相似文献   
23.
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过程中林下植被生态位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生态位理论,以黄土半干旱区6个不同密度林分林下草本层植被为研究对象,以林分密度作为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对林下植被进行生态位计测和分析,揭示林内资源环境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林下植被的生态位宽度值普遍较小,其中阿尔泰紫婉、铁杆蒿等生态位宽度较大,这与无林地相似,同时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并不普遍,重叠度普遍不大,各种对间对资源的共享趋势不明显,生态位发生分离,显示了林下植被状况差。  相似文献   
24.
1994西南禽病会议讨论了多种新、老禽病刘晨译自《PoultryDigest》July1994,22~27王文才校1994年第43届西部禽病会议召开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来自世界各地的250多位家禽研究者、兽医和企业界代表出席了大会。会议讨...  相似文献   
25.
实验观察了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接种鸡新城疫疫苗的适宜日龄和不同免疫程序组合的效果。从实验鸡只的血凝抑制抗体的测定,表明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与不接种对照没有明显差别。只有在15日龄时接种,才可看到血凝抑制抗体的明显增长,对强毒攻击有免疫力。实验表明肉用仔鸡全期饲养(80天)时,一次免疫所产生的抗体不能为鸡只提供足够的保护。经过再次接种的鸡只,不论饮水或气溶胶方法,才能有较好的免疫力。在再次接种时,气溶胶方法比饮水法效果更好。实验认为肉用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两周龄时宜用饮水法作首次免疫,隔30天以气溶胶或饮水法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26.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以下简称VE),据文献报道,VE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生育酚及生育三烯酚两类,每类又分别有αβ、γ及δ四种,以α-生育酚的活性最强。天然的α-生育酚为D型,而人工合成的是混合型的dl-α-生育酚,其活性较天然的为差。VE不仅是禽畜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物质,而且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饲料内添加一定剂量的VE,能保护其中许多营养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A、D、胡萝  相似文献   
27.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病,以气管罗音、咳嗽和打喷嚏为其特征.在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IB主要侵害雏鸡的呼吸器官和蛋鸡的生殖系统.但是,自1962年Winterfield和Hitcher在美国首次分离出两株致鸡肾脏病变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以来,许多国家(包括中国)都相继报道了肾病变型IB的感染,临床兽医多称之为“肾型传支”(Nephropathogenic InfectiousBronchitis).近几年来,此病在我国的发生和流行甚为严重.1993年,仅上海地区养鸡业,特别是肉鸡和乌骨鸡因该病蒙受的经济损失相当惨重,并不亚于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值得引起养鸡业主、兽医工作者和研究部门的重视.本文略谈其诊疗和防制.  相似文献   
28.
以不同玉米杂交种与单倍体诱导系为材料,对从杂交种中诱导双生苗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农大108、高油5598、郑单958与CAUHOI-1的杂交当代籽粒中,双生苗的平均频率为0.15%,显著低于单倍体的平均诱导频率3.38%,而在自交籽粒中没有发现双生苗。利用45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母本分别与两个诱导率不同的诱导系(CAUHOI01和CAU79)进一步杂交,在杂交籽粒中发现26对双生苗,其中有23对来自于CAUHOI-1的杂交后代。本研究结果表明双生苗诱导与单倍体诱导一样,不仅与诱导系有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母本基因型影响,而二者诱导能力表现趋势不一致。对双生苗类型的观察结果表明,双生苗主要为二倍体-二倍体类型,少数为单倍体-单倍体类型,没有发现单倍体-二倍体类型。SSR分析表明每个双生苗两个体间基因型一致,但部分双生单苗田间生长存在着差异。双生苗的发生与单倍体诱导机理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微型月季栽培地域广,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肥料在微型月季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试验采用不同氮(N)、磷(P)、钾(K)配比的花多多水溶性肥料,按照不同施肥方案处理,对微型月季‘阳光之星’各项形态指标、花发育状况、叶绿素、病虫害发生率及总N、P、K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种施肥方案中,F2(多种肥料模式)处理条件下‘,阳光之星’的分枝数、冠幅、花蕾数、开花率、花径、抗病虫害及总P、K含量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提高,观赏品质最佳,可作为微型月季生产中的最优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30.
武香优华占是武汉大学用不育系武香A与恢复系华占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该组合具有米质优(整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直链淀粉4项指标达国标1级,其余指标达国标2级)、抗性好(中抗稻瘟病)、耐高低温、高产(较对照Q优6号增产显著)、株型形态好、株高适中、叶色淡绿、穗层整齐、长穗型且穗粒着粒较密、后期熟色好、丰产性较好、早熟、适应性广等特点。201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阐述了武香优华占父、母本的性状,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介绍了其制种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