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以芥蓝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聚天冬氨酸(CK:0,T1:300倍,T2:500倍,T3:800倍,T4:1 000倍)溶液灌根对芥蓝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在芥蓝采收期,T1、T2和T3处理显著促进了芥蓝的生长,其中T2处理效果最好,株高、薹粗、全株生物质量及菜薹鲜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4.23%、13.60%、12.05%和16.67%。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芥蓝的品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都明显提高,其中以T3处理效果最好。研究结果表明,500、800倍液聚天冬氨酸溶液灌根可以提高芥蓝根系氮素的积累,促进芥蓝生长,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利用MSAP检测18个芥蓝齐口期DNA甲基化水平,分析了表观遗传多样性,探讨DNA甲基化模式对齐口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芥蓝齐口期平均为50d,叶片数平均为10片,齐口期和叶片数不相关(相关系数为0.296);变异系数分别为21%和18%;遗传距离分布在0~40,平均值为12.2276,在10.62处分为3类。MSAP分析表明,5对引物组合扩增得到432条多态性条带,201条片段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47%;Nei遗传距离分布在0.004~0.467,平均值为0.0958,表明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在0.04处分为3类。Mantel测验表明两种分析的遗传距离相关系数为-0.1366,显示齐口期、叶片数与DNA甲基化多态性没有相关性。DNA甲基化模式分析表明,非甲基化片段为110条,甲基化多态性片段为322条,分为3种带型,类型一为非甲基化带型(110条),类型二为甲基化带型(110条),类型三为半甲基化带型(152条),非甲基化片段和半甲基化片段在不同品种之间呈现多态性,甲基化片段在不同品种之间呈现多态性与单态性相差不大,显示MSAP多态性主要来源于非甲基化和半甲基化片段,芥蓝甲基化模式以半甲基化为主。本文推测DNA甲基化水平降低参与芥蓝齐口期调控,MSAP分析既可用于基因组结构研究,又可用于基因组水平上性状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苦瓜芽期耐冷性鉴定与评价方法,以期为苦瓜耐冷性材料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在低温条件下,对54份苦瓜材料进行发芽势、发芽率、种子活力指数、下胚轴长等指标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聚类分析进行科学综合评价.结果:发芽率和种子活力指数对苦瓜芽期耐冷性具有较高的载荷,其系数分别为0.865和0.959,可作为苦瓜芽期耐冷性鉴定的重要指标;单一指标不能可靠而准确地对苦瓜芽期耐冷性进行鉴定与评价;聚类分类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种类型,第1类为高度低温敏感型,第2类为低温敏感型,第3类为高度耐冷型,第4类为耐冷型.结论:该套方法适用于多数苦瓜资源芽期耐冷性的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24.
【目的】明确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氮磷钾施用效应及最高产量与最佳产量施肥量。【方法】采用“311-A”最优混合设计,研究氮、磷、钾组合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的产量效应,同时建立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模拟寻优。【结果】施用氮、磷、钾肥对桂蔬一号黑皮冬瓜均起到增产作用,其肥效表现为:钾肥>磷肥>氮肥;氮磷、钾磷间存在明显的正交互效应,氮钾间存在明显的负交互效应。利用计算机对产量与施肥量数学模型进行摸拟寻优,获得桂蔬一号黑皮冬瓜最高产量(90992.84 kg/ha)的施肥量为N 309.4 kg/ha、P2O5 183.8 kg/ha、K2O 450.0 kg/ha,收益为102061.2元/ha;最佳产量(90906.20 kg/ha)的施肥量为N 168.8 kg/ha、P2O5 183.8 kg/ha、K2O 412.5 kg/ha,收益为103209.6元/ha。【结论】在该试验条件下,钾素是桂蔬一号黑皮冬瓜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由于生产上存在各种变化因素对冬瓜产量的影响,栽培上应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以提高冬瓜产量和品质。生产75000~90000 kg/ha的冬瓜产量,氮、磷、钾优化施用配比应为1.00∶0.70~0.99∶0.86~0.92。  相似文献   
25.
[目的]综合鉴定及评价苦瓜的耐冷性,为苦瓜耐冷性资源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低温条件下测定17份苦瓜资源的发芽势、活力指数、冷害指数及花粉萌发率等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中的隶属函数进行耐冷性排序,结合两种方法的排序结果,进一步采用主成分值、隶属函数值与原始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综合鉴定及评价苦瓜资源的耐冷性.[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活力指数和冷害指数对苦瓜耐冷性具有较高载荷,其系数分别为0.795和0.923,可作为苦瓜耐冷性鉴定的重要指标;结合主成分值、隶属函数值排序,可将供试的17份苦瓜资源耐冷性聚类为高度低温敏感型、中度低温敏感型、低温敏感型、耐冷型、中度耐冷型和高度耐冷型6种类型.[结论]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模糊评价法建立的苦瓜耐冷性综合鉴定与评价体系适用于苦瓜资源耐冷性鉴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26.
广西苦瓜蔓枯病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正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葫芦科苦瓜属蔓生草本植物,既可作为蔬菜食用,也可以作为药材~([1-2]),还是我国"南菜北运"的重要瓜类蔬菜。随着苦瓜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特别是设施大棚栽培面积的扩大,苦瓜蔓枯病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近年来,广西部分设施大棚中苦瓜植株蔓枯病发病率超过8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蔓枯病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低温胁迫下苦瓜苗期生理变化与耐冷性评价的关系,筛选适宜苦瓜苗期耐冷性评价的取材时期,为提高苦瓜耐冷性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已知耐冷性存在差异的苦瓜材料MC108、MC45和MC6幼苗进行10℃低温胁迫,分别测定其叶片在胁迫0、2、4、6、8和10 d时的生理指标,绘图显示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合隶属函数值对各胁迫时期苦瓜耐冷性的评价结果,筛选适宜苦瓜苗期耐冷性评价的取材时期.[结果]耐冷性存在差异的苦瓜材料对冷害胁迫反应机制不同,与低温胁迫0 d(对照)相比,低温胁迫第10 d时冷敏材料MC6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降幅较大,脯氨酸(Pro)含量增加量更多;与MC45和MC6相比,低温胁迫0、2、4、6、8和10 d时耐冷材料MC108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幅相对较小.除丙二醛(MDA)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外,MC108、MC45和MC6的Pro、 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POD活性降低的共同时间点均为低温胁迫处理第10 d.结合隶属函数值对苦瓜耐冷性的评价结果判断,低温胁迫处理第10 d的叶片生理指标适宜作为其苗期耐冷性评价指标.[结论]苦瓜材料幼苗进行10℃低温胁迫处理第10 d是进行苗期耐冷性评价的适宜取材时期.  相似文献   
28.
<正>苦瓜是葫芦科苦瓜属植物,在亚洲热带地区、东非、加勒比海等地区均有种植,是药食兼用的重要蔬菜,也是广西南菜北运的主要蔬菜品种~([1,2])。据农业部门不完全统计,广西苦瓜的生产面积超过1.6万公顷,且逐年有增加的趋势。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作物栽培面积的扩大,病害的发生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9.
为了筛选出适合南宁市春季种植的结球甘蓝品种,引进5个甘蓝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蔬3号生育期短、商品性好、产量高、品质优,适合在南宁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苦瓜不同材料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并利用分子标记对突变植株进行筛选,建立一套苦瓜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的快速高效技术体系,为苦瓜遗传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3个苦瓜资源MC1、MC42、MC52干种子为材料,利用60Co-γ射线进行不同辐射剂量(0、600、700、800、900、1200、1500 Gy)处理,调查其发芽率、出苗率、成苗率,以确定适宜辐射剂量;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诱变植株M2代突变单株进行筛选,并根据雌花率、农艺性状、抗病性等指标对雌性系连续多代进行田间定向选育,培育苦瓜雌性系.[结果]与对照(0 Gy)相比,经600~1500 Gy辐射处理后,不同苦瓜材料干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及成苗率整体呈下降变化趋势;MC1、MC42和MC52干种子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900、700和600 Gy,适宜苦瓜的辐射剂量为600~700 Gy,成苗率为确定辐照剂量的可靠敏感性测定指标.在M2代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18571个单株进行筛选,获得突变单株508株,其中纯雌单株116株,雌花率≥50%的强雌性单株162株;对获得的突变单株连续进行3代田间定向筛选,成功筛选获得8个综合性状优良的突变雌性系,其中MC1-M52株、MC42-M53株、MC52-M53株,均存在多个位点的DNA变异.[结论]选择适合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射诱变,结合“直接PCR试剂盒+SRAP分子标记”对苦瓜M2代进行高通量突变单株筛选,并连续进行田间多代定向筛选,是创新苦瓜种质的高效便捷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