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7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本文以珍稀濒危植物鄂尔多斯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为研究对象,利用其有限的分布以及荒漠植被群落结构比较简单的特点,在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支持下,首次界定了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并对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近几年来的景观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鄂尔多斯半日花不同分布区域群落动态,论述了鄂尔多斯半日花的生存现状.得到的结论如下:(1)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面积为1 123.771km2,生于海拔1 100m~1 600m范围内;(2)鄂尔多斯半日花分布区面积逐渐减小、斑块趋于破碎化.  相似文献   
32.
本文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流动沙地上黄柳活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通过对设置3年后的不同类型的活沙障进行测定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沙障设置3年后,沙地趋于固定,障内植物种类明显增多;设置黄柳活沙障的区域内下垫面粗糙度显著增大,风速明显减弱,其顺序为:4 m×4 m黄柳网格沙障〉6 m×6 m黄柳网格沙障〉间距4 m的黄柳带状沙障〉间距6 m的黄柳带状沙障〉流沙,而且黄柳网格沙障降低风速的能力较带状沙障强;当旷野平均风速为7.86 m/s时,只有流沙和间距6 m的黄柳带状沙障起沙,其他几类活沙障内均不起沙。  相似文献   
33.
对蒙古莸种子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干热处理。结果表明,60℃和75℃各时间段、85℃下4~12 h以及95℃下4~8 h的干热处理,对蒙古莸种子活力无明显影响;直至95℃处理12~24 h开始,各发芽指标才逐渐开始下降,而经过105℃处理8 h后,蒙古莸种子发芽率仍然保持在46.67%左右,说明蒙古莸种子在干燥的环境中具有极强的高温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34.
35.
刘果厚 《内蒙古林业》1993,(2):12-14,35
继1982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办公室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将我国354种植物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之后,国家环保局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又提出了第二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81种,其中分布在内蒙古的有20种,加上第一批分布于我区的24种,现在我区共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44种。为了更好地宣传和保护这些植物资源,现将第二批保护植物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6.
应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全面调查锡林浩特市露地越冬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种。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市共有树种67种,其中常绿树种8种,落叶树种59种。总结了锡林浩特市园林绿化树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锡林浩特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规划与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7.
以蒙古莸种子为对象,研究人工加速老化对其发芽的影响.将蒙古莸种子分别置于40 ℃和45 ℃,100%相对湿度下进行人工加速老化,老化处理时间为0(ck)、12、24、36、48、60、72h.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温度的升高和老化时间的延长,蒙古莸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老化处理的温度、时间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蒙古莸种子活力造成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38.
树干液流是SPAC水分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整个林分的蒸腾耗水量,对树干液流的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测定树干液流的几种原理技术,简述了不同方法适用测量树种的范围,并对不同树种树干液流的时空变化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整合分析。综述认为:树干液流日变化曲线主要呈单峰型、多峰型及宽峰型,启动时间基本都在日出前后;树木液流速率季节变化呈现夏季春秋季冬季;单木树干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性;液流变化主要受前期环境因子的影响,太阳辐射是主要影响因子。今后,应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进一步探究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及环境对液流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量化和揭示林分的蒸腾耗水特征。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毛乌素沙地天然沙蒿、沙柳和锦鸡儿这3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阻沙效益进行分析,为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防治及生态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标杆风蚀沙埋程度,分析各植物群落的风蚀量与阻沙量,从而对其阻沙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植被盖度越大,各植物群落的防风阻沙效果越明显;(2)地形条件相似,风速相同的情况下,3种植物群落在风蚀季节的临界防风蚀盖度不同。沙蒿群落的临界防风蚀盖度最小,约为60%,沙柳群落与锦鸡儿群落的临界防风蚀盖度相对较大,均大于60%,但锦鸡儿群落相对沙柳群落的临界防风蚀盖度小;(3)相同盖度下,3种植物群落的风蚀量与阻沙量之和大小顺序为:沙柳锦鸡儿沙蒿。[结论]在毛乌素沙地固定、半固定沙地上,沙蒿群落的防风阻沙效益突出,可作为主要固沙植物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