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4篇
  16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1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形态(硝态氮、铵态氮以及酰胺态氮)对胡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有机肥基础上,追施硝态氮、铵态氮和酰胺态氮复混肥后,胡萝卜品质与不施氮肥对照比较均有所降低,其中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9%、7.8%、0.9%;胡萝卜素含量分别降低4.6%、8.5%、1.6%;VC含量分别降低3.2%、6.4%、-0.7%;胡萝卜产量与对照比较都有所增长,其中施用酰胺态氮复混肥产量最高,平均666.7m~2产量为3 919.7 kg,比对照增产36.79%;经济效益增加843.28元。本试验条件下种植胡萝卜,酰胺态氮复混肥作为追肥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92.
为研究不同磷素用量对玉米氮磷钾养分分配以及玉米产量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以鲁单818玉米为试验材料,设置0(P1)、20 (P2)、40 (P3)、60 (P4)、80 (P5)、100 kg/hm2(P6)共6个磷素处理水平,测定玉米各个器官氮磷钾累积含量、玉米产量以及磷肥利用率。结果表明,施用磷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养分累积量和玉米产量(P<0.05),其中100 kg/hm2磷肥处理的玉米氮、磷、钾含量较不施磷肥分别提高了37.95%、54.15%、48.12%,另外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穗长、行粒数、百粒质量、产量较不施磷肥处理分别提高12.15%、18.18%、22.22%、9.21%、21.68%;施用磷肥可以显著提高玉米各器官的氮磷钾含量,养分在玉米植株各器官中的分布规律:氮素含量表现为籽粒>叶叶>茎秆>根系,磷素含量表现为为籽粒>叶片>茎秆>根系,钾素含量表现为叶片>茎秆>籽粒>根系;磷肥利用率、磷肥农学效率、磷肥偏生产力、磷素吸收效率均随磷素用量的增加而下降,100 kg/h...  相似文献   
93.
随着葡萄产业的蓬勃发展,追求高产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化肥过量施用、施肥配比不合理等因素,葡萄园土壤质量退化、酸化、微生物活性降低等问题突出,导致葡萄根系分布浅、养分利用率降低,严重制约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本研究依托平度市大泽山葡萄主产区的3年生玫瑰香葡萄园,设置不同比例的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研究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对鲜食葡萄产量与品质及园区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习惯施肥(CF)相比,优化施肥(OF)表现出一定的增产、提质和改土潜力,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平均增加葡萄果粒重14.7%(10.1%~18.7%)、单穗重9.0%(6.7%~10.7%),增产11.5%(8.9%~14.0%);有机无机配施葡萄维生素C、总酚、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含量及固酸比、糖酸比等品质指标均增加,其中减施化肥20%+有机肥30 t/hm2处理各品质指标较CF依次显著增加8.8%、31.0%、14.0%、17.2%、36.4%和40.2%,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16.4%。同时,有机无机配施促进了葡萄园土壤质量的提升,尤其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  相似文献   
94.
基于始于2012年的不同耕作方式长期定位试验,分析冬小麦播前深翻(DT)、旋耕(ST)和免耕(NT)3种耕作方式对后茬免耕直播夏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生理指标(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子粒灌浆速率的影响,探析麦茬耕作方式对后茬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T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DT和NT处理(P<0.05),穗部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分别较NT与DT处理显著增加了7.94%~13.79%、10.34%~17.48%。ST处理叶面积和持绿性优于DT和NT处理。ST处理的子粒灌浆速率较DT与NT处理提高12.71%~18.96%、5.25%~8.71%,最终获得最大产量。因此,冬小麦-夏玉米1年两熟种植模式下,麦茬旋耕更利于免耕直播夏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建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