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2篇
  9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为筛选安全高效、经济适用的青稞根腐病防治药剂,选取12种常用低毒药剂,对青稞品种藏青2000采用拌种或浸种处理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合不同处理物候期、倒伏率、发病率、农艺性状及产量等指标,并基于千粒重、产量及根腐病发生率进行Topsis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均能有效降低根腐病发生率,其中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2.40 kg/hm2拌种处理综合评价最优,施用后青稞未发生倒伏,根腐病发生率为5.00%,适宜于根腐病发病严重区域推广使用。1亿活芽孢/g的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和50%吲唑磺菌胺水分散粒剂拌种处理的青稞根腐病发病率均为6.67%,折合产量分别5 900、5 190 kg/hm2。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微囊粒剂拌种处理的增产率最高,为8.19%,更适宜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2.
试验以青稞新育品种‘黄青2号’不同生长期的土壤为材料,对比测定不同施肥处理、不同土层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研究了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都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铵态氮含量在抽穗期最高,硝态氮含量在苗期最高,分别为2.75 mg/kg和22.64 mg/kg。0~20 cm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为1.76 mg/kg和11.82 mg/kg,分别是20~40 cm的1.76倍和2.00倍,说明物质的转化、吸收和运输主要在上层土壤中进行。土壤中铵态氮达到一定浓度时,硝态氮含量与铵态氮浓度没有相关性,而与硝酸酶活性有关。不同施肥处理下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有所差异,3种缓释肥料处理下土壤中铵态氮、硝态氮有效利用率更高。  相似文献   
33.
在甘南州农科所进行的青稞新品种 (系 )阿青 4号、北青 4号、北青 6号、91凡 2 1、890 0 3(黄 ) A、91- 84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 ,阿青 4号、北青 4号、91- 84的折合产量分别为 6 0 4 4 .4 4、5 96 6 .6 7、5 816 .6 7kg/ hm2 ,分别较对照品种康青 3号增产 6 .0 4 %、4 .6 8%、2 .0 5 % ;其中北青 4号为中熟品种 ,株高适中 ,综合农艺性状好 ,可在甘南州海拔 2 2 0 0~ 30 0 0 m的高寒阴湿区大面积示范种植 ,阿青 4号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高 ,由于植株较矮 ,可在高水肥区单种或间、套种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对不同种衣剂的防效及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适乐时1.5 ml/kg种子拌种处理对青稞条纹病、黑穗病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效高达100%,并且可以显著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20%左右,同时对青稞安全,能够显著提高出苗率,促进营养生长。敌萎丹1 ml/kg种子拌种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35.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m,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2400~3200m的高寒阴湿区,气候寒冷湿润,无霜期短,自然条件差。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优异种性成为甘南州高海拔地区种植的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67万hm^2左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州各类农作物之首,是甘南州第一大粮食作物,是广大藏族同胞的主要食粮,  相似文献   
36.
春油菜新品种甘南 4号是甘南州农科所以“82 C- 1”作母本 ,“新城黑菜籽”作父本杂交 ,经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为白菜型 ,具有含油率高、芥酸含量低、稳产、适应性强、抗寒、抗病等优良特性。在 1997- 1998年的甘南州油菜联合区域试验中 ,折合平均产量 1792 .2 kg/ hm2 ,比对照品种清油 14增产 19.4 %。该品种生育期 10 5 d左右 ,属中早熟品种 ,适宜在甘南州海拔 2 6 0 0~ 32 0 0 m的高寒阴湿区种植  相似文献   
37.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品种来源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原代号9640,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以甘青1号为母本,90-19-14-1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通过系统选育而成。2003年参加品鉴试验,2004年参加品比试验,2005—2007年参加甘南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07—2011年进行甘南州青稞生产试验示范,2009—2011年参加第3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第3轮国家青稞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同年9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38.
正甘青6号是是甘肃省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的品系91-84为母本,以株型紧凑、茎秆弹性强、耐寒、耐旱、综合农艺性状好的品系90-118-3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青稞新品种。该品种于2015年6月通过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品种编号为国品鉴杂2015007号。1生物学特征特性甘青6号幼苗直立,苗期生长旺盛,叶深绿。  相似文献   
39.
甘南州青稞生产与发展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稞是甘南州的优势作物也是主要的粮食作物,本文通过分析甘南州青稞生产及发展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青稞生产与发展思路是:加大宣传力度,为青稞生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国家支持青稞生产的政策,完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设立青稞专项育种科研支持基金,加大青稞新品种研发力度;建立青稞新品种繁育体系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加快引进和育成青稞新品种推广力度;建立信息服务网络;加强青裸产品开发力度,促进甘南州青稞的生产。  相似文献   
40.
为了将宽幅匀播技术与“3414”肥效试验相结合,应用于甘南高寒阴湿区青稞种植与示范推广中,推动该地区青稞种植产业发展。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以青稞甘青9号为指示品种,在宽幅匀播条件下研究了“3414”肥效试验对青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并建立了青稞产量与氮、磷、钾施量之间的肥效回归方程,以提高肥效,促进甘南高寒阴湿区青稞生产优质高产。结果表明,宽幅匀播条件下,甘青9号最佳产量为6 640.32 kg/hm2时,施肥量为N 36.34 kg/hm2、P2O5 55.86 kg/hm2、K2O 7.09 kg/hm2;最大产量为6 834.09 kg/hm2时,施肥量为N 80.66 kg/hm2、P2O5 62.31 kg/hm2、K2O 16.58 kg/hm2。肥效回归方程中施肥量与青稞产量拟合度显著,可应用于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