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31.
选择不同的混播草坪,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6:2:2、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细弱翦股颖=5:4:1,以草地早熟禾单播为对照,对这3种供试草坪进行充分和限制灌水试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的混播草坪其蒸散量不同,且与单播草地早熟禾的蒸散量差异显著(P0.01);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各供试草坪的蒸散量均表现为:草地早熟禾:紫羊茅:细弱剪股颖=5:4:1草地早熟禾:高羊茅:多年生黑麦草=6:2:2单播草地早熟禾,2种混播草坪在保证其较高观赏价值和稳定性的前提下耗水量要比单播草地早熟禾多。  相似文献   
32.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模式下比玉米、大豆轮作小麦模式会显著提高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而后2种模式在产量上差异不显著。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改善小麦旗叶叶色值、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在孕穗期的蒸腾速率;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小麦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说明此种轮作模式有利于改善后茬作物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其产量。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苜草净(咪唑乙烟酸5%)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山东省半岛地区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苜草净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以及多种营养价值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苜草净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紫花苜蓿株高的降低,但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其抑制作用较弱;在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生物量(P<0.05);苜草净对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与施用苜草净时期的时间顺序呈负相关的趋势,而出苗期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播前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P<0.05);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营养价值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P<0.05)。在雨养苜蓿区,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有利于紫花苜蓿生物量、粗蛋白产量以及饲用价值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34.
内渠床开设床内毛渠,使低床纵流顺向漫灌变为横流逆向漫灌,在没有降低土地利用率的情况下,取得了明显的省水效果,同时改善了漫灌质量。  相似文献   
35.
粮饲通用型玉米产量高品质优良,在生产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探讨其适宜种植密度,以4个粮饲通用型玉米品种登海605、登海圣丰168、青农118和天泰366为试验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4.5×104、6.75×104、9×104和11.25×104株/hm2)对粮饲通用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的鲜草和干草产量呈增加的趋势。种植密度对中洗涤纤维影响不显著,对酸性洗涤纤维、粗蛋白、淀粉和粗脂肪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变化趋势不一致。综合生物产量和粗饲料分级指数,在黄淮海地区天泰366和登海605推荐种植密度分别为9×104株/hm2和11.25×104株/hm2,青农118和登海圣丰168推荐种植密度为9×104~11.25×104株/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