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4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NaCl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及茎组织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盆栽实验对3个向日葵品种康地5号、2603、KWS203进行中性盐(NaCl)胁迫处理,研究NaCl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其茎组织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中性盐对康地5号伤害较轻,而对2603和KWS203伤害比较严重,2603和KWS203之间的受伤害程度差异不显著。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3个向日葵品种出苗时间均有所延迟,出苗率下降;幼苗相对苗高和叶片数也受到明显影响,当NaCl浓度为0.2mol/L时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影响最严重。茎的解剖结构观察表明,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康地5号薄壁细胞和皮层细胞层数明显增多,另外2个向日葵品种也有增加;它们的皮层厚角组织层数也均有增加;茎细胞中粗针晶明显增多,提高了耐盐性。  相似文献   
22.
孙长霞  杨黎芳  刘海学  李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91-15992,15994
[目的]分析天津野生猪毛菜、萹蓄、艾草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其药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湿法处理猪毛菜、萹蓄、艾草,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Ca、Mg、Fe、Cu、Zn、K、Pb、Na和Mn的含量。[结果]3种野生中药材中Ca的含量为6 440.49~9 364.01μg/g;Cu的含量为13.19~31.14μg/g;Mg的含量为5 156.66~10 423.99μg/g;Mn的含量为63.71~108.03μg/g;K的含量为18 262.22~24 836.81μg/g;Na的含量为109.92~6 329.75μg/g;Zn的含量为67.07~90.94μg/g;Fe的含量为969.32~2 147.52μg/g;3种野生中药材中均检出含有一定量的Pb。3种中药材中,萹蓄中各种无机元素含量均较低,艾草中无机元素含量较高。[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操作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23.
为了探究优质食味与氨基酸含量及代谢的关系,选用3对近等基因系为材料,以优质食味品种‘津稻102’为参照,分析了代谢盛期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津稻102’游离氨基酸含量最低(0.158%),谷氨酸(0.210%)、天冬氨酸(0.014%)、精氨酸(0.006%)含量也较低。表现为谷草转移酶活性低。代谢水平低,可能是优质食味品种产量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SC-TN1与‘农林29’之间的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苯丙氨酸含量差异较大。来自‘小站95’的3个近等基因系4-4、2-41、2-42之间总氨基酸有差异,谷氨酸有差异。来自于‘日本晴’的组2-41、组2-42与‘日本晴’在氨基酸总量、天冬氨酸、谷氨酸有较大差异,暗示它们的食味有一定差别。决定稻米食味的主要因素是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与食味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4.
安祖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分化的正交试验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激素处理及不同外植体对安祖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设计中,外植体是诱导安祖花愈伤组织的主要因素;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mg/L NAA+2.0mg/L 6-BA;愈伤组织不定芽诱导的主要因素是6-BA;不定芽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0.5mg/L 2,4-D+1.0mg/L 6-BA。  相似文献   
25.
为明确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本研究通过对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复合污染下的玉米幼苗的生长、生理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加权隶属函数法结合D值聚类分析,对玉米的抗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对磺胺类抗生素复合污染的抗性不同。丙二醛与可溶性糖,株高与鲜重、干重、POD活性,鲜重与POD活性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溶性蛋白与POD活性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株高与根长,根长与鲜重、干重,鲜重与干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AT活性、鲜重和干重3个指标在不同玉米品种间的变异较大。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不同玉米品种的D值进行计算,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玉米品种分为3类,得到4个低抗品种,7个中抗品种和1个高抗品种。综合评价抗性较高的前3个玉米品种为‘郑单958’、‘伟科702’和‘天塔619’,可作为后续抗性研究的供试材料。  相似文献   
26.
为探明不同黄瓜品种(含品系)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差异,以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作为试验材料,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8种矿质元素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多元统计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不同黄瓜品种叶片中均具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其含量分布为K>Ca>Mg>Na>Fe>Zn>Mn>Cu;K和Na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18-津绿60,Ca和Mg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津早圆润,Fe和M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S312,Zn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20-津绿80,Cu元素含量最高的品种为WGP91。不同黄瓜品种叶片的矿质元素比例也存在差异,其中K∶Na和Fe∶Mn差异较大,而Ca∶Mg和Zn∶Cu差异较小。20个黄瓜品种可聚类成四类:第一类K、Na、Mn、Cu、Zn、Fe含量较高,但Ca、Mg含量较低;第二类Ca、Mg含量较高,但K含量较低;第三类K含量较高,但Ca含量较低;第四类K、Ca、Mg含量较高,但品种S29的Mg含量偏低。相关分析表明,Mg和Ca、Na和K、Mn与Fe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品种S312、津早圆润和20-津绿60矿质元素含量综合得分排前3...  相似文献   
27.
为探究不同肥料对小麦籽粒代谢物的影响,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与多元统计学的方法,对不同施肥条件下(常规施肥CK、缓控释肥一次性基施E、有机肥缓控释肥配施A、缓控释肥B、专家系统推荐施肥NE)的中信麦99籽粒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小麦籽粒中共检测到代谢物47种,主要为有机酸类、氨基酸类、糖类及其衍生物、酯类和其他有机物。与CK相比,B、E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有机酸类代谢物积累的效果较优,B、A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糖类代谢物积累的效果较优,B、NE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氨基酸类代谢物积累的效果较优;B、NE处理对促进小麦籽粒中总代谢物含量积累的效果最优,E处理效果次之,A处理效果最差。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籽粒代谢物中糖类和氨基酸类代谢物影响较大,通过富集20种差异代谢物,得到3条显著变化的代谢途径,分别为氨酰基-tRNA的生物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异喹啉生物碱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28.
为探究向日葵对重金属胁迫在生理及蛋白结构上的响应机制,试验以‘2603’‘HA89’‘HA300’3种向日葵品种的三叶一心期幼苗为材料,设置5组不同质量浓度梯度铅胁迫(0、200、400、600、800 mg·L-1),测定幼苗对6种矿质元素(Mg、Cu、Ca、Zn、Fe、K)吸收的变化及向日葵幼苗蛋白二级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铅胁迫浓度的增加,品种‘2603’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增加、蛋白二级结构中无序结构增加,结构趋于松散,品种‘HA89’对矿质元素吸收受到抑制、蛋白二级结构中有序结构增加,结构趋于稳定,同时向日葵幼苗在铅胁迫下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蛋白二级结构的稳定性存在负相关关系,最显著为Ca元素与α-螺旋相关性为 -0.9、与β-转角相关性为0.95,这表明向日葵幼苗对铅胁迫的抵御机制在生理及蛋白结构上具有一致性。此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向日葵抗重金属胁迫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后续挖掘向日葵对重金属的防御机制研究及探明植物抗重金属胁迫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以有机生菜为试材,采用甲醇∶甲酸∶水=15∶1∶4作为提取剂,经过超声、离心、氮吹,DiKMA ProElut PXA固相萃取柱分离纯化后得到植物激素提取液,在38℃恒温水浴中氮吹浓缩干燥,甲醇作为复溶液进行复溶,得到植物激素待测液.采用ACQU-ITY UPLC BEN反相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对5种植物激素进行分离,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0 mL·min-1,柱温为40℃;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外标法测定植物激素回收率.建立了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叶菜类蔬菜中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水杨酸、茉莉酸5种植物内源激素含量的方法,并优化了生菜基质中激素的前处理方法、质谱色谱条件等.结果 表明:生菜在低、中、高浓度加标时,5种激素的加标回收率为60.15%~107.73%,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6%,检出限为0.30~0.52 μg·kg-1,定量限为0.68~1.56μg·kg-1.该方法快速灵敏,可适用于其它叶菜类植物中赤霉素、生长素、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含量的检测,以期为叶菜类植物叶片中多种内源激素的同时检测提供了一个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0.
刘海学  王罡  季静  宋英今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1):2208-2213
【目的】建立向日葵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向日葵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了向日葵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向日葵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均较易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能力则较弱;不同基因型向日葵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子叶节>下胚轴>子叶>真叶;诱导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适宜6-BA浓度为1.2~1.8 mg•L-1, 下胚轴为1.8 mg•L-1,子叶为0.6 mg•L-1,真叶却未见到诱导出不定芽;MS + 0.03 mg•L-1 IAA + 1.2~1.5 mg•L-1 6-BA培养基可用于向日葵子叶、子叶节和下胚轴再生体系;不同基因型向日葵诱导不定芽的能力差别较大,其中,基因型PR29再生能力较强。【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向日葵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途径,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