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VA 菌根对果树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A 菌根参与果树生长发育的各个生理过程,进而产生对果树矿质营养、水分状况、抗病性、内源激素平衡状况、生长和产量等综合效应.栽植前对果树接种 VA 菌根即对苗木实行菌根化,是 VA 菌根在果树上应用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2.
中国牡丹主栽培区根围土壤中的丛枝菌根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牡丹主栽培区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栽培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e,AM)真菌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分离鉴定出AM真菌35种:Acaulospora属12种,Archaespora属1种,Glomus属17种,Gigaspora属2种,Scutellospora属3种。其中Glomus lacteum和Scutellospora arenicola为国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43.
AM真菌是土壤共生真菌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真菌,有研究表明其对植物次生代谢有影响,现以"京欣1号"西瓜品种为试材,以不同连作年限土壤为试验土壤,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接种AM真菌对不同年限连作西瓜根内和根围土壤中酚酸类和黄酮类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够有效的提高根系内总酚的含量,增强西瓜根系抗病能力,减少土壤中酚酸类物质的积累,不论连作年限的长短,接种AM真菌对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的积累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根系内总黄酮的含量变化与总酚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AM真菌有效的提高了根系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连作土壤中黄酮物质的含量,且连作年限不同,对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影响效果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44.
农药污染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6~2008年从山东寿光、诸城和莱阳等农药施用不同年限的保护地采集土壤,以分离鉴定丛枝菌根(AM)真菌,评价农药污染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状况。本调查共分离出AM真菌5属16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分离频度最高,其次为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和幼套球囊霉(Glomusetunicatum)为优势种。一定范围内土壤pH值和速效磷含量影响AM真菌孢子密度和种丰度。随着农药施用年限的增加,AM真菌多样性减少。  相似文献   
45.
AM 真菌对花生与甘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研究了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 Berch及混合菌种[Glomus mosseae Nicolson&Gedermann+Sclerocystis smuosa(Gerd.Bakshi)Almeida & Schenck]对花生与甘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AM真菌能显著促进花生植株生长健壮,增加单株果数,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21.3%.接种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甘薯植株高度和茎叶质量均低于对照,未增加植株生长量和产量;混合菌种处理则提高甘薯的生长量和增加单株薯块数,其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为对照的1.6和1.4倍,表明大田应用时不同作物应采用不同AM真菌.  相似文献   
46.
棉花VA菌根的研究始于本世纪30年代(Butler,1939)。最近20年来进展较快。棉花VA菌根应用前景是光明的。 一、主要进展 1.棉花VA菌根的发育 侵染棉花的VA菌根真菌(VAMF)主要是球孢囊霉(Glomus)属和巨孢囊霉(Gigaspora)属。我们最近看到硬球孢囊霉(Sclerocystis)属也能侵染陆地棉形成菌根,在室内营养钵条件下S.sinuosa在陆地棉品种“李台8号”50天苗期的侵染率可达31.5%;Gl.mosseae为45.6%,Gl.versi-  相似文献   
47.
为了筛选适于黄瓜耐低温的最佳丛枝菌根(AM)真菌和PGPR 组合菌剂,研究了不同AM 真菌、PGPR 组合菌剂对
低温胁迫下黄瓜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单接种AM 真菌或是单接种PGPR 的处理,其黄瓜生长量
及SOD、POD 和CAT 活性均高于不接种对照,而MDA 含量则显著低于不接种对照。AM 真菌接种处理中以接种地表球囊霉
(Glomus versiforme)处理的黄瓜生长量较大、防御酶活性较高、细胞膜受伤害较小;PGPR 接种处理中以接种多粘类芽孢
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的处理黄瓜生长量较大、防御酶活性较高、细胞膜伤害较小。AM 真菌和PGPR 双接种处理中,
以地表球囊霉+ 多粘类芽孢杆菌处理生长量最大、防御酶活性最高、细胞膜伤害最轻。可以考虑在今后温室黄瓜种植中添加
该组合菌剂促进黄瓜生长,提高植株耐冷性。  相似文献   
48.
山东果树泡囊—丛枝(VA)菌根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本省境内16个县市14种果树菌根的着生情况和分布特点作了调查。发现均有VA菌根分布且具普遍性。根际土中VA菌根真菌孢子的数量分布无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土壤类型对根系侵染率、孢子量及真菌组成有重要影响。对树盤覆草的果树上VA菌根的发育状况作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49.
当今果树生产特点莱阳农学院园艺系刘润进,孙桂英近20年来,随着生物学技术及果树科学的迅猛发展,当今果树生产与科研发生了许多世界性的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四大水果”排列名次发生变动1985年以前世界“四大水果”的排名一直为葡萄、柑桔、...  相似文献   
50.
AM真菌对连作西瓜生长及其枯萎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抗枯萎病西瓜品种“京欣1号”为试材,在温室栽培条件下,针对3种不同连作年限(3、7、12 a)的土壤,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对连作西瓜生长和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能显著提高西瓜根系菌根侵染率,且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AM真菌侵染率逐渐降低;同时接种AM真菌均能提高不同连作年限处理西瓜植株的生物量,其中对连作3a的处理增加效果最显著;虽然AM真菌不能防止连作西瓜枯萎病害的发生,但对其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并且连作年限越短,AM真菌的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