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1.
棉花育苗移栽机械化生产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械化生产是作物轻简化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棉花育苗移栽如何适应机械化发展要求,已成为棉花栽培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此,简述了棉花育苗移栽的作用,回顾了当前使用比较典型的棉花育苗技术,并综合阐述了国内外作物机械化移栽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对机械化移栽的棉苗素质和棉田以及移栽机研究和应用进行了重点分析,指出了棉花育苗机械化移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棉花育苗移栽机械化未来发展的方向及研究重点。以期为中国棉花生产轻简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棉花雄性不育研究利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棉花雄性不育系选育、不育性遗传基础、雄性败育过程细胞学观察、不育系生理生化特性及不育系在生产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对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20世纪20年代起,中国开始了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综述了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棉花种质资源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近期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展望,并提出了今后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栽培因子对抗虫杂交棉生育期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提高杂交棉产量和品质,采用二次回归最优混合设计(311设计),研究了播期、栽培密度、施氮量三个栽培因子与抗虫杂交棉农杂62早熟性及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栽培因子对群体总果节量、成铃率、总铃数、单铃重、霜前皮棉产量及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处理群体总果节量变幅为(224.1~328.5)×104个/hm2,单株铃数变幅为23.57~52.94个,全株平均单铃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早播使全株平均单铃重降低,密度对单铃重无显著影响,缺氮和早播导致霜前花比例显著增高.经模拟寻优,供试品种农杂62在湖南棉区4月17~18日播种、每公顷栽培2.25×104株、施氮量为262.5kg/hm2时,最高皮棉产量可达2238.6kg/hm2.  相似文献   
15.
施钾量对杂交棉产量和品质及钾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施钾量对杂交棉金102、湘杂棉8号、泗阳328的产量和品质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K2O)量为135~270 kg/hm2,可增加皮棉产量39.13%~57.48%,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成铃数、单铃重、衣分分别提高14.24%~40.29%、3.59%~15.51%、0.16%~4.89%;纤维长度、比强度随施钾量增加而增加,对麦克隆值无显著影响。施钾量由135 kg/hm2增加至270 kg/hm2时,钾肥偏生产力(PFPk)降低45.93%~48.01%,钾肥农学效率(AEk)降低37.1%~42.9%。金102的钾肥农学效率(AEk)最高,施钾增产效果最好;泗阳328耐低钾胁迫能力最强,不施钾肥时,皮棉产量分别较湘杂棉8号、金102高5.54%、11.19%。  相似文献   
16.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棉花水浮育苗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棉花育苗技术,主要特点为:1)以多孔聚乙烯泡沫育苗盘为载体,以混配基质为支撑,以营养液水体为苗床进行漂浮育苗,使优良棉种出苗率达到90%以上,育成的棉苗根系发达,生活力强,生长整齐一致,少或无病,无杂草。2)具有省工,节本,移栽简易,取苗运苗方便和裸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5%以上等优点。每个工日可移栽0.27~0.33hm2,比营养钵育苗移栽效率提高5~8倍。3)既适应于农户分散育苗,又可进行工厂化集中育苗。该技术2003年首次在棉花大田生产上进行比较试验,比营养钵(块)育苗移栽棉缓苗期缩短6~9天,生育期提早3~5天,每公顷…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不同世代产量优势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杂62,H16,H64的F1,F2,F3为材料,比较了杂种后代的产量优势.结果表明,F1平均皮棉总产量为l296.30kg/hm^2,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214.38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19.8l%;F2平均皮棉产量为1168.65kg/hm^2,比对照增产86.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8.01%;F3平均皮棉产量为1117.65kg/hm^2,比对照增产35.73kg/hm^2,平均竞争优势为3.30%.F1竞争优势最大,其次为F2,f3,F2,f3的衰退率与竞争优势一致,其平均优势衰退率分别下降了12.59%和17.62%.在试验材料中,农杂62的产量最高,F1竞争优势大,而其F2,F3衰退率也最大;H16的产量最低,F1竞争优势最小,而其F2,F3衰退率也最小.在产量构成主要因素中,成铃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86962,其次是铃重和衣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73410和O.54273;F1,F2,F3成铃数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080,0.84119,0.13814,表明杂种的结铃优势强.  相似文献   
18.
湖南冬播亚麻生长发育特性及其苗期耐低温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亚麻(numusitatissimumL)枞形期能耐短期-10℃的低温,在南方冬季种植可安全越冬;亚麻南移冬种全生育期长达150天以上,较东北地区延长约70天,亚麻茎高、茎粗、茎重和花果重增长的高峰期集中于开花期。  相似文献   
19.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综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情况,简述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外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棉花雄性不育系在杂交制种中的利用,并对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棉花矮化植株具有强抗倒伏和高产的特点,对棉花育种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棉花矮化性状的研究集中在突变体的收集、创造及表型和遗传特点、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上,矮化基因的发掘研究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棉花矮化育种的意义,矮化性状与激素的关系,对国内外激素相关的棉花矮化性状的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了详细地总结,并探讨了棉花矮化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棉花矮化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