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应用血清抗体间接ELISA方法对福建省8个地市的23个猪场采集的378份血清进行Hps抗体检测;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病例的病料,用脱纤马血TSA平板对Hps进行分离与鉴定;用琼扩试验对分离株进行血清型鉴定;根据GenBank登录的HS0165株的ompP5基因序列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断并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23个猪场的Hps场阳性率为100%,猪群阳性率为36.78%;从疑似感染Hps的猪只中共分离到52株Hps,分别为血清2型、4型、5型、13型和未定型,其中血清13型Hps分离最多;3株Hps分离株的外膜蛋白P5基因(ompP5)序列与GenBank中提交序列的同源性达到了93%以上。  相似文献   
52.
美国玉米科研生产实践对黑龙江玉米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最多的国家,在玉米的生产、科研及推广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的先进和科学,学习借鉴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对指导中国玉米生产,特别是黑龙江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美国中部大平原Iowa和Nebraska玉米的种植、科研和推广等方面的考察与交流,归纳出美国玉米生产情况是:美国玉米耕作与栽培体系更科学,农艺农机结合更紧密,应用综合抗性强的转基因玉米品种和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等,同时,全面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和提升。从中得出对我国农业及玉米种植的启示是:农机与农艺结合要切合实际,加大保护性耕作推广力度和中低产田改造,培肥地力增加土壤有机质,开展精准农业研究并运用于实践指导生产,加强转基因技术、节水增效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黑龙江土地规模经营,加强农民培训以提高素质,加强对玉米增产潜力和实际产量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相似文献   
53.
棉花杂交制种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富民产业。棉花杂交制种过程中,父本晚发或花(粉)不足的情况时常发生,致使制种成铃数减少,产量、效益下降。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了解影响花粉数量的因素,适时采取相应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4.
研究不同气温对杂交成铃的影响,从中找出杂交成铃的关键时期,进而提出相应的生产对策,以利在今后的棉花制种中充分利用温度(热)资源,趋利避害,以取得杂交制种更高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55.
棉花杂交种已成为棉花大田用种的重要部分,杂交种生产已成为一种新的产业,而父本不足对杂交种生产的产量影响较大。分析了杂交制种中父本不足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6.
自1997年以来,河南省周口、商丘等地棉花杂交种生产已有近10年历史。近年来制种规模不断扩大,而单产不稳,产量也差异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是棉田晚发所致。早发,对提高杂交种质量和产量非常重要。由于棉花生长前期光热条件好,所以形成的种子各项指标均能满足用种要求。而绝大多数年份后期光温条件相对变差,生产的种子健子率、发芽率难以保证,实验表明前期授粉形成的种子,健子率、发芽率明显高于后期。同时,前期杂交的成铃率也明显高于后期。据2005年授粉期观察记录:7月31日前授粉成铃率为80.2%,8月1日至20日授粉成铃率为57.4%,前期是后期的1.4…  相似文献   
57.
随着集约化养鸡业的不断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影响养鸡业经济效益的主要疫病之一.生产中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大肠杆菌成为耐药菌株,使药物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再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造成的动物性产品药物残留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繁多,但对于特定地区感染鸡群的主要菌株的血清型一般不会很多,这就为采用主要血清型致病性菌株研究制成菌苗进行免疫预防提供了可行的办法.本试验的目的是应用3种不同佐剂的大肠杆菌多价灭活疫苗免疫雏鸡后,在不同时间测定鸡体内抗体的变化规律,并在一定的时间利用与菌苗同血清型的致病性菌株进行攻毒试验,以确定不同疫苗的免疫保护期、抗体变化规律和免疫保护效果,为免疫预防该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纯度是杂交种发挥优势的基础。当前棉花杂交制种仍以人工去雄杂交为主要方式,只有保证母本棉株上成铃全部为杂交铃,才能产出高纯度的种子。然而近年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假性杂交铃的形成(混入)总是阻碍着杂交种子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9.
从疑似发生猪链球菌病患猪的肺脏和淋巴结中分离到1株细菌。该细菌经形态学观察、培养特性、溶血试验、生化试验和动物试验鉴定为偏向厌氧型链球菌。该菌株对小白鼠存在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和先锋V高度敏感,对菌必治、呋喃妥因、磺胺类药中敏,对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恩诺沙星等药物不敏感。  相似文献   
60.
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中和单抗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两个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中和性单抗——FM20和FM29的混合物( 灭囊灵),对人工感染发病和自然发病鸡群进行被动免疫治疗和免疫保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感染发病鸡分别注射20 μg·ml-1和40 μg·ml-1的灭囊灵,在 24 h 后,对照组全为阳性鸡,试验组全部阳性鸡均转为阴性鸡,转阴率达100%,以40 μg·ml -1作肌肉注射,被动免疫保护期达8 d以上;对野外自然发病鸡群肌注40 μg·ml- 1,治愈率达90%以上.初步应用结果表明,这些单抗(灭囊灵)在被动免疫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